年終大排行:誰的薪酬在漲 ZT
(2007-12-24 11:40:56)
下一個
年終大排行:誰的薪酬在漲
小劉是一家股份製銀行的部門經理,臨近春節之際,他打算帶上全家一起去歐洲旅遊,這個計劃應該說是他給自己的獎勵。因為,節前他不但升了職,而且還分到了數目不小的年終獎。仔細盤點這一年,小劉的薪水跟最近的股市大盤一樣,可謂“漲”勢喜人。
到底有多少像小劉一樣的人,一年賺錢賺得盆滿缽滿?且看太和顧問最近的一次薪酬調查(見表一)。
房地產:增幅最緩
房地產行業薪酬總體相對穩定增長,但是增幅低於金融、高科技行業。上海地區薪酬水平最高,但是增幅最緩,北京、深圳薪酬水平緊跟其後,其中大型房地產集團公司由於近兩年持續往二級城市發展,因此薪酬繼續穩步增高,但是一些中小型地產企業受到資源積壓,薪酬水平與大型的地產公司差距越來越大。
地產開發行業的下遊是建築設計與施工、物業管理、地產經紀。從薪酬水平來看建築行業仍然屬於勞動密集行業,高薪酬主要集中在行業技術人員和高層管理者。而整體水平依然明顯低於地產開發行業。地產經紀和物業管理行業近兩年薪酬水平持續走高,伴隨著地產開發趨於飽和,作為經營性行業地產經紀和物業管理的薪酬增長將被看好。
與往年相比,2006年房地產行業薪酬結構逐漸向合理化靠近,隨著職位等級的增加變動收入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大。市場中高管人員的薪酬水平差距非常大。
2006年,受到宏觀調控的影響,整個行業的增長幅度相比於前兩年明顯漸緩,尤其是上海地區,薪酬在某一時期甚至出現負增長,從而反映出前幾年上海房地產的泡沫式發展的不合理。
分析人員認為,2007年地產行業的薪酬增長主要會體現在二級城市上,由於一類城市的資源越來越少,更多的大型地產企業會往二級城市發展,因此2007年像大連、青島、天津、西安、蘇州、杭州、成都、海南等更多地區的房地產將迅速升溫,從而也將帶動眾多二級城市的地產行業薪酬增長。同時,很多中小型的地產企業由於沒有其他地區的資源和宏觀調控的影響,正麵臨著被吞並或倒閉,同時由於2006年金融行業的複蘇,一類城市地產行業的增長幅度會相比於前幾年略有下降。
牛市帶動下投行經理最賺錢
股市、匯市的走強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增長,也帶動了中國金融業收益的增加。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各領域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行業整體狀況的好轉,使行業中各公司薪酬水平也水漲船高。2006年金融行業整體薪酬水平相對於2005年以年度現金收入總額口徑計算增長了10.4%。
不難發現,諸如投資銀行、國際業務、固定收益、經紀業務、證券投資在內的與業務結合緊密的崗位薪酬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作為企業經營合規、內審類的崗位也在排名中占據了三席(稽核經理、首席法律顧問/法務經理、財務經理)。
除排名靠前的經理人薪酬排名外,太和顧問還注意到隨著企業各類業務量的增加,2006年度證券信息化4年來首次出現投資增長,由此在信息安全、電算、交易領域內的相關從業人員有可能成為行業人員流動重點,反映在薪酬福利水平上也會出現“水漲船高”的趨勢。
專業技術類薪酬平均水平高於職能管理類崗位的薪酬水平,平均差距在4.7%左右,但低端崗位差距不大甚至職能管理類崗位薪酬水平還略高,兩類崗位的主要差距在高端崗位上。太和顧問認為隨著大盤走勢的進一步明確,兩類崗位序列間的差距還有可能進一步加大。
而在專業技術類部門薪酬對比中,傳統的經紀業務與金融投資在大盤上揚的過程中成為各券商薪酬給付的重點,而作為2004年、2005年度薪酬給付重點的研究開發類部門的薪酬定位在2006年有所下降。
高科技行業:薪酬增長的同時整體離職率也在增長
受國家宏觀經濟和產業布局影響,高科技行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2006年度高科技行業薪酬增長率約為9.3%,去除物價影響,實際增長率約為7.5%。
薪酬增長的同時,高科技行業整體離職率增長也呈現加速趨勢。2006年度高科技行業整體離職率為18.8%,較上年增長了2.6個百分點,其計算群體主要覆蓋主動離職人群。
縱觀高科技各細分領域,均呈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通訊產品領域獨領風騷;互聯網行業經曆了前段時間的低穀後,重新找到了新的發展模式,並迅速發力,行業從業人員薪酬也隨著水漲船高;雖然自中國移動出台二次確認的新規以來,SP對自己的前途命運一片渺茫,甚至不少公司進行了降薪甚至大規模的裁員,但SP領域薪酬依然處於高科技行業高位;2006年對軟件與係統集成行業可謂是順風順水的一年,行業飛速發展,從業人員薪酬漲幅也位居高科技行業前位;而IC領域薪酬明顯與其他領域還有一定差距。
醫藥行業:薪酬增速趨緩但仍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2006年醫藥行業薪酬增長率為9.2%,去除物價影響,實際增長約為8%左右,較2005年的整體增長率8.8%有小幅上漲,但薪酬增長率上漲的速度明顯趨緩;而且從比較中發現,醫藥企業中高層員工(主要是部門經理含以上層級)薪酬增長的幅度普遍高於低層員工(主要是部門經理以下層級),具體的增長率指標見表三。
隨著行業內企業的兩極分化,不同企業的薪酬兩極分化將更加明顯。由於我國醫藥行業受國家控製較嚴格,所以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變化受政策的導向性比較明顯。2006年整個醫藥行業受包括“反商業賄賂風暴”、取消“一藥多名”、加強農村衛生建設及國家加大對醫藥研發的支持等多種政策組合影響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同時,醫藥行業的不同企業間的薪酬差距也正在隨著這些企業業績和效益的差距不斷擴大而增大。這些變化可以從不同醫藥企業各層級間的薪酬差異範圍進行分析,如表四所示,兩年間不同企業的高管層的薪酬差異增加了近14%,而經營管理層增加了7%,執行層增加了9%,醫藥企業間的薪酬差距明顯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