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盧克索掠影(上)

(2010-12-17 17:59:43) 下一個
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

盧克索(Luxor),埃及古城,位於開羅以南700多公裏處的尼羅河畔,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遺址在此而著稱,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的旅遊勝地。它建於底比斯的南半部遺址上。底比斯是古埃及中王朝和新王朝時代的都城,距今已有四千年的曆史。在第十八代王朝(約公元前1584-1341年)時,底比斯處於鼎盛時期,城跨尼羅河兩岸,史籍有“一百個城門的底比斯”的描述。底比斯城毀於公元前88年。由於曆經兵亂,多已破環湮沒。現在保存較完好的是盧克索幾個著名的神廟,其中尤以卡爾納克神廟最完整,規模最大。卡爾納克神廟修建於4000多年前,完成於新王朝的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 II)和拉姆西斯三世(Ramesses III)時代。經過曆代修繕擴建,占地達33公頃。隨著千年歲月的流逝,盧克索大多數宏偉的建築已經破敗湮沒,當年被視為太陽升起的東方——尼羅河東岸“活人城”的宮殿群,如今隻剩下卡爾納克和盧克索兩座神廟,而河西——太陽歸宿之處的“死人城”,祭祀亡靈的神廟所剩無幾,大多數的陵墓已被偷盜一空。盡管如此,這裏劫後餘生的許多古跡,仍使盧克索以“埃及曆史博物館”的美譽而名揚天下。





我們首遊覽“會唱歌和說話的門農巨像(Colossi of Memnon)”。盧克索城尼羅河兩岸的丘陵地帶,是古埃及時期埋葬國王和大臣們的地方,已經發掘出來的古墓有數百座,最著名的是集中法老王陵墓的國王穀和集中王後陵墓的王後穀。在赴國王穀和王後穀的途中,有兩尊孤獨地守候在沙漠中的石像——門農巨像。人們認為這兩座石像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門農的雕像,就給石像取名為門農巨像。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門農巨像原來是“阿蒙荷太普三世(Amenhotep III)三世”法老葬祭神殿前的雕像,但到了托勒密王朝時代,後世的法老拆了阿蒙荷太普三世神殿,將它的石塊作為自己建築物的石料來源。現在阿蒙荷太普三世神殿本身已無蹤影,唯有巨像獨存。門農巨像高20米,風化嚴重,麵部已無法辨識。羅馬統治時期,一場大地震使雕像出現了裂縫。每當起風時,巨像便會發出像有人在唱歌一樣的聲音,十分神奇。當地人因之稱之為“會唱歌和說話的門農巨像”。到了公元200年,一位羅馬皇帝好心下令修補已經破敗不堪的石像,但自此以後,石像便再也不會“唱歌和說話”了,這個“會唱歌和說話”的名字卻永久保留下來。石像為什麽會唱歌,後來歌聲又為什麽會消失,直到現在仍然說法不一,成了一個無法揭開的謎團。新的考證證明,這兩尊石像實際是阿蒙荷太普三世巨像,是阿蒙荷太普三世的經典造型:他端坐在王座上,雙手扶膝,頭裹布巾,額頭上和王座上刻有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姓名。
1 會唱歌和說話的門農巨像。
DSC04475

2 巨像近影。巨像雙腿右側,有一尊小小的雕像,其雙腿依稀可辨,上身則風化嚴重,殘破不堪了。據史籍,這個雕像是阿蒙荷太普三世母親的雕像。
DSC04478





哈塞普蘇女王神廟(Temple of Queen Hatshepsut),亦稱“代爾·埃爾-巴哈裏(Deir El-Bahari)”,意思是“至聖的陵墓”。哈塞普蘇是是埃及曆史唯一的女法老王,也是有史以來世界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埃及曆史上隻有兩位女王,另一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克莉奧佩特拉七世(Cleopatr ⅤII),但她不是法老王。克莉奧佩特拉為我們留下的是豔麗淒美的故事和傳說,哈塞普蘇卻是埃及曆史上一位有作為的明君,她在盧克索留下了宏偉和華麗的哈塞普蘇神廟,在卡爾納克神廟留下了埃及同時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方尖碑,在開羅的孟菲斯露天博物館留下了哈塞普蘇獅身人麵像。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的女兒和圖特摩斯二世(Thutmose II)的皇後。圖特摩斯二世死後,其子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嬪妃所生,是哈塞普蘇的侄子)年紀尚幼,哈塞普蘇以太後身份處理朝政,之後通過權術,取得神權方麵支持,自立為女法老王。接著她開始女扮男裝,下令所有人用男性代名詞稱呼她。就治績而言,哈塞普蘇精心治國,做的相當好,使當時埃及處於民生富足的狀態,領土也擴張了,而且她注重貿易,不斷派出遠征(探險)隊開發新的貿易道路,且通過和現在的索馬裏地區的貿易往來,獲取香料,可謂內政外交碩果累累。她修複了許多古建築和寺廟,並首開先河不建金字塔。哈塞普蘇將自己的神廟建在底比斯衛城的最北端、帝王穀和帝後穀的中間峭壁上,以一種宏偉、壯麗和優雅的效果顯示其統治的長治久安。神廟分為三層,刻有許多富含深義的浮雕。哈塞普蘇執政時的功績也被描繪在葬祭殿的壁畫上。作為女法老王,哈采普蘇特有的強硬政治手腕,與其養子、後來的圖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爭權。在她去世20年後,對她仇恨有加的圖特摩斯三世采取了報複行動,下令將神廟中有她形象的地方統統用錘子砸掉,但未竟全功,雖然破壞了大部分,仍有漏網之魚幸存。三千五百年曆盡滄桑,天災人禍使哈塞普蘇女王神廟破敗不堪。現有的陵廟規模大都是後來修複的。
3 前往哈塞普蘇女王神廟途中,路邊其它神廟的遺跡。巴士內攝得。
DSC04479

4 建造在山腳下的哈塞普蘇女王神廟。居然將大山的一側鑿成了巨大的懸崖,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神廟的陵墓部分在山體的岩石中鑿出,神廟的露天部分為層級建築,有三層,每層之間以斜坡相連,又用柱廊彼此隔開。哈塞普蘇女王神廟工程巨大,神廟宏偉,三千五百年前的工程啊,不知克服了多少艱難險阻。所以當地導遊一直說他們的祖宗聰明呢。
DSC04483

5 在神廟第一層斜坡的台階上看神廟前的廣場。這個廣場可不小,氣勢恢宏,大手筆啊!三千五百年前是銅器時代,用原始工具在山腳下平出這麽大一塊地來,就已經是了不起的事了。而且還在沒有炸藥的情況下將山體鑿成懸崖,真是不可想象,不可想象!
DSC04495

6 哈塞普蘇女王神廟廟前的一株古樹的遺跡。這株古樹是當年哈塞普蘇女王派出的遠征(探險)隊從異國他鄉帶回來種在哈塞普蘇女王神廟裏的。哈塞普蘇女王神廟的彩色壁畫描述了女王的這一事跡。
DSC04488

7 哈塞普蘇女王神廟廟前的一尊“何露斯(Horus,鷹神)”石雕。何露斯神雕像的鷹頭部分呈隼形,雙眼分別代表太陽和月亮,是勇敢、年少和有為的象征,這正是哈塞普蘇女王為了達到統治目的所要樹立的形象。
DSC04497

8 哈塞普蘇女王神廟近影。我們可以看到劫後餘生的九尊哈塞普蘇女王巨像。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石頭巨像不是那麽容易毀滅的,要毀滅它也是很費時費事的。哈塞普蘇女王在位僅僅22年,卻蓋出了這麽雄偉的神廟,雕刻了那麽多的巨像,圖特摩斯三世在位33年,用了十餘年時間破壞哈塞普蘇女王神廟的哈塞普蘇巨像,依然未竟全功;砸掉石像比建造石像容易得多,他居然做不好。在這方麵,這位嬸娘比侄兒可強沒影了。其實圖特摩斯三世也是位英主,他特能打仗,大大擴展了埃及的疆域,被埃及學者譽為“埃及的拿破侖”,晚年他也蓋了不少寺廟。
DSC04489

9 哈塞普蘇女王巨像緊靠柱身,氣勢恢宏。女王的雕像展現女王的一貫裝束:女扮男裝,戴禮義胡須、身著男裝、束胸寬衣、手執權杖、威嚴無比。她的胡子是假的,裝上去的。
DSC04498

10 哈索爾崇拜廳前的方形石柱上的哈索爾(Hathor)神頭像。哈索爾神,古埃及女神,她是愛神、富裕之神、舞蹈之神、音樂之神。
DSC04515

11 哈塞普蘇女王神廟浮雕,導遊說是描述哈塞普蘇在發展貿易方麵的豐功偉績,但有些資料說這是讚頌哈索爾神的浮雕。在古埃及神話中,哈索爾神也是牛神。此處哈索爾神以牛的形態出現。
DSC04519

12 陵墓的一個入口。陵墓上方便是懸崖峭壁。
DSC04500

13 陵墓一角。院牆上有許多浮雕。陵墓的一小段牆上有五個神龕,原本有五個哈塞普蘇石像,拜圖特摩斯三世所賜,三個已經像去龕空,兩個石像被斷了頭。
DSC04501

14 陵墓一角。山石痕跡,見證了當年劈山工程之浩大。
DSC04510

15 壁畫:哈塞普蘇和鷹神何露斯。三千五百年前著上去的色彩,到如今依然如此鮮豔。
DSC04514

16 壁畫:豺頭神阿努比斯。它專司熏香防腐,在埃及陵墓的石雕和壁畫中常常出現。
DSC04513

17 壁畫:下方是哈塞普蘇的軍隊,一說是她的衛隊。
DSC04516





盧克索古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羅河東岸的卡爾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Karnak Temple)位於盧克索城北4公裏處。卡爾納克神廟是世界上殘存的最偉大的古代神廟群,是法老王們獻給太陽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廟宇建築群,規模宏大,全部用巨石修建。卡爾納克神廟是古埃及帝國遺留下來的最壯觀的神廟,因其浩大的規模而聞名世界,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達30多公頃。整個建築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餘座。我們參觀的卡爾納克神廟,其實是阿蒙神廟(The Amun Temple of Karnak)。卡爾納克神廟共有三部分——供奉太陽神阿蒙(Amun)的阿蒙神廟,供奉阿蒙妻子戰爭女神穆特(Mut)的神廟,以及阿蒙父親孟修(Monthu)神廟。阿蒙神廟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陽神阿蒙,始建於三千多年前的十七王朝,在此後的一千三百多年不斷增修擴建,共有十座巍峨的門樓、三座雄偉的大殿。它的石柱大廳最為著名,內有134根要6個人才能環抱的巨柱,每根高21米,中間的兩排柱子最為粗大,重達12噸。這些石柱曆經三千多年無一傾倒,令人讚歎。廟內的柱壁和牆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鮮豔的彩繪,它們記載著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和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此外,廟內還有聞名遐邇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後妃們的塑像。
人們習慣上將阿蒙神廟稱為卡爾納克神廟,將穆特神廟稱為盧克索神廟。
三、四十歲以上的中國人,大都看過電影《尼羅河慘案》吧。卡爾納克神廟便是《尼羅河慘案》的外景拍攝地。
18 前往卡納克神廟途中所見,其它神廟遺址。
DSC04525

19 在卡爾納克神廟廟前廣場遙望卡納克神廟入口城牆。
DSC04530

20 古城牆高32米,厚15米。
DSC04540

21 哈塞普蘇女王立滴石碑,石碑後麵是著名的公羊大道。公羊大道後麵便是卡納克神廟入口處。
DSC04534

22 公羊大道兩側的獅身羊麵像(其中一側)。羊麵代表太陽神阿蒙,獅身代表王權。
DSC04536

23 每隻獅身羊麵像頭下都站立著一個小小的法老,接受著神的庇佑。
DSC04538

24 神廟主門前。
DSC04541

25 塞提二世(Seti II)神廟。
DSC04543

26 進了大門,便是斯芬克斯神道。
DSC04544

27 碩果僅存的巨型莎草紙柱,旁邊的一根已損毀,隻留下了它的基座。莎草紙是埃及古代法老禦用的紙張,比中國的造紙術早數千年。把神廟的柱子做成莎草紙卷的樣子,代表了法老的無上權威。埃及的法老大多聲稱自己是神明的後裔,既是人,也是神。
DSC04545

28 阿蒙神廟庭院。
DSC04547

29 拉美西斯二世立像。法老雕像的規矩是:建石像時法老在世,石像雙腳一前一後站立;建石像時法老已去世,石像雙腳並立。這個雕像是拉美西斯二世在世時建造的。
DSC04548

30 8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立像。他的腳上站立的是他的愛妻納菲爾塔莉(Nefertari)皇後。這個雕像是拉美西斯二世去世後建造的。
DSC04549

31 經過兩道大門(這是第二道),就到了石柱大廳。
DSC04551

32 阿蒙神廟的石柱大廳(如圖)最為著名,內有134根要6個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21米,其上足可容納50個人站立,其中最高的12根高23米,周長15米,頂上據說能站百來個人。這些石柱曆經三千多年無一傾倒,令不讚歎。廟內的柱壁和牆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鮮豔的彩繪,它們記載著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和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此外,廟內還有聞名遐邇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後妃們的塑像。
DSC04555

33 莎草紙神柱。
DSC04552

34 石柱柱壁和牆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鮮豔的彩繪,它們記載著古埃及的神話傳說和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
DSC04554

35 殘存的巨柱石梁顯示著昔日殿堂的巍峨。
DSC0455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