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是當今世界偉大的工程業績之一。 1513年,西班牙航海家巴爾博亞(Balboa)艱苦跋涉,橫越巴拿馬地峽,發現了太平洋。從那時起,人們就夢想通過此地峽修建一條溝通兩大洋的水道。1524年,西班牙有人提出在巴拿馬開鑿運河,並提出了具體路線,當時的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下令進行可行性研究。1814年,西班牙終於決定開鑿巴拿馬運河,但風起雲湧的拉美獨立戰爭爆發,打亂了整個計劃,此事便被擱置。直到1879年,建造蘇伊士運河的法國人斐迪南·德·雷賽布組織了巴拿馬洋際運河環球公司,精心設計,於1880年1月1日動工開鑿巴拿馬運河。但他忽略了氣候和地形的差異對於開鑿運河的影響。巴拿馬地區屬於熱帶叢林氣候,天氣潮濕悶熱,多暴雨洪水,不利工程進行;當地又有瘧疾、黃熱病等熱帶傳染疾病肆虐,奪走許多築河工人的健康與生命。法國人幹了20年,可惜多種疾病、財政困難以及工程技術問題致使法國人知難而退,壯誌未酬。當時的美國總統希歐多爾·羅斯福認為修築該運河對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意義都很重大,決定接過這個項目,在1903年和當時巴拿馬地區的主權國家哥倫比亞政府簽定條約,取得在巴拿馬開鑿運河的權力,但哥倫比亞議會不批準此條約。眼見夢想即將告吹,訛不到便搶,美國政府於是策動巴拿馬獨立。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宣布獨立,很快,美國和巴拿馬簽署了一項不平等條約,規定美國以一次償付1000萬美元和9年後付給年租25萬美元的代價,取得永久使用巴拿巴運河區(約14.74萬公頃)的權利。除了這一權利之外,美國還得到修建鐵路和設防駐軍的權利。1904年,美國以4000萬美元收購了法國運河公司的全部的權利和財產,開始修建巴拿馬運河。美國的首要工作即是派遣昆蟲學家前往巴拿馬撲滅當地的蚊子。1906年,美國重新開挖運河。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第一艘船舶駛過運河。
巴拿馬運河的正式通航,大大地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比繞合恩角縮短了一萬四千八百公裏,使亞洲到歐洲之間的航程縮短六千至八千公裏。巴拿馬運河開通後,迅速促進了世界海運業的發展。目前,巴拿馬運河是世界是最繁忙的運河之一,每年有一萬五千多艘船隻從這裏通過,承擔了全世界5%的貿易貨運。因此,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同樣具有世界戰略意義,巴拿馬運河亦同時與蘇伊士運河享有“世界橋梁”的美譽。但美國把運河區變成名副其實的“殖民飛地”,在運河區任命總督,施行美國法律,並設立“美國南方司令部”,駐有上萬名美軍,使運河區成為“國中之國”。對巴拿馬共和國來說,運河的開鑿通航卻使國家喪失了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帶來的是羞辱和不平等。為了奪回運河的管理權,巴拿馬人民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的要求越來越高漲。1977年,美國終於和巴拿馬政府簽定了巴拿馬運河條約,承認了巴拿馬對運河區的主權,規定美國在1999年12月31日以前逐步將主權歸還巴拿馬,美國駐紮在運河區16個基地的軍隊將全部撤走。1999年底,巴拿馬運河回歸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位於美洲大陸中部,縱貫巴拿馬地峽,從南至北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它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達黎加,北臨加勒比海。巴拿馬運河是一條船閘式運河。運河全長81.3公裏,最窄處為152米,最寬處為304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從運河中線分別向兩側延伸16.09公裏,所包括的地區為巴拿馬運河區,總麵積為1432平方公裏。
1 巴拿馬運河入口。照片中可見,巴拿馬運河有兩條水道,可以同時通行兩條輪船。我沒參觀過長江三峽大壩,從資料上看,巴拿馬運河和三峽大壩的通航原理是一樣的。整個巴拿馬運河的水位高出兩大洋26米,設有6座船閘,入口三座,出口三座。每個船位通過閘門的開開合合,水位的升升降降使船舶前進;船舶進入第一道閘門後,此道閘門隨之關閉,然後注水,使船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後開啟第二道閘門,用同樣的方法使船上升,最後開啟第三道閘門,船舶便駛可入伽特恩湖(Gatun Lake)。用同樣的方法,不是注水而是放水,船舶便駛入太平洋或大西洋的加勒比灣。這樣一個巨大的係統工程源自近百年前,真不可不稱其為奇跡。所以有現代人將巴拿馬運河列為現代人工七大奇跡之一。船舶通過巴拿馬運河一般需要九個小時。許多資料介紹巴拿馬運河“可以通航七萬六千噸級的輪船”。我們乘坐的郵輪為九萬二千噸,照樣通航。
2 郵輪慢慢駛向第二道閘口。
3 郵輪到達第二道閘口,此時第一道閘口已經關閉,在照片左下方可以清楚地看到正在向這段通道中泵水。當這段通道中的水量達到設計量、水麵與下一段通道的水麵齊平時,便會停止向這段通道泵水,然後打開第二道閘門,郵輪駛向下一段通道。郵輪在通道中行駛的時候,我們所在的高度、哪怕是遊客可以活動的最低樓層的寬度,也比運河通道的寬度大得多,看著怪嚇人的,覺得船身離通道的水泥壁的間隙十分小,總怕郵輪磕碰上通道的水泥壁。後來才發現,原來郵輪左右各有一輛軌道牽引車在牽引郵輪的運行方向,以保證幾萬噸的大船準確無誤地沿中線通過運河通道(對大船而言,船隻與運河通道的水泥壁之間的間隙也就幾十公分)。照片左側陰影中的車輛便是一輛軌道牽引車。
4 第二道閘口打開,郵輪駛入下一通道。
5 不懂為什麽,各個閘口的結構各不相同。這個通道的第三道閘口是雙水閘結構。
6 在我們郵輪旁邊,一直有各類船舶在同向或逆向行進,有油輪、貨輪、遊艇等等等等。這是艘油輪。
7 居高臨下地拍攝這艘油輪的甲板,這套管道輸送(油泵)係統可夠複雜。
8 在我們前麵的這艘貨輪,剛剛駛離第三道閘口。
9 在我們旁邊快速駛行的小小的遊艇(相對我們這艘大郵輪而言)。
10 巴拿馬運河區太平洋入口處風光。
11 森特納裏奧大橋。巴拿馬運河上的著名大型橋梁,全長一千米,橋高八十米,由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築師林同炎設計。
12 巴拿馬運河區管理處一瞥。
13 巴拿馬運河區風光。
14 巴拿馬運河區風光。
15 巴拿馬運河區風光。
16 巴拿馬運河區風光。
17 巴拿馬運河區風光。
18 巴拿馬運河區(伽特恩湖)風光。
19 跟著前麵兩艘大船,我們進入巴拿馬運河大西洋側的加勒比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