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花了多少錢?相當於一個寶鋼!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根據最近解秘的資料,為了這枚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
結合早前公布的模糊資料,中國在截止80年代初的整個核計劃上(第一代核武器的發展研製與工業體係建設),投資相當於一個寶鋼規模的鋼鐵廠――據此估計是300億人民幣。
1955年1月15日,中國啟動代號為02的核武器研製計劃。如果以此計算,十年間平均每年的原子彈發展費用是2.8億。
如果是596工程,即中國首枚原子彈研製工程,並於59年作為計算起點,每年的費用是4.7億。如果極端計算,62年正式啟動第一枚原子彈試驗計劃開始,三年間平均每年是9.3億元。
根據沈誌華的《援助與限製:蘇聯與中國的核武器研製(1949-1960)》一文的說明,"按當時價格統計,1947-1949年蘇聯研製核武器的開支為145億盧布,而在1951-1955年期間,僅用於原子工業和火箭技術的科研和試驗設計單位的計劃開支就有648億盧布";
"中國在三年恢複時期XX總投資僅62.99億元,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部工業投資實際完成額也隻有250.26億元,按1961年的匯率計算,分別約合22.5億和56.4億盧布,遠遠低於蘇聯研製核武器的經費。"
由此可見,中國第一枚原子彈雖然僅僅消耗了28億人民幣,卻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完成的,如果估計這28億人民幣的代價,需要做一個必要分析。
根據彭德懷1957年發表的《軍事建設概況》一文的解密:
"一九五六年我國軍費的開支是六十一億一千六百萬元,占國家總支出的百分之二十。在這裏邊,用於吃、穿、訓練、裝備修理、辦公雜支、工程建築、動員複員的費用,占去了大部分,而用於裝備購置費用的隻占一小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想迅速提高軍隊的裝備質量,是很困難的。一九五七年度的軍費預算是五十五億二千三百萬元,較一九五六年度減少將近六億元。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前兩年中,還要準備進一步減少。"
提供一些比較數據:
1.三年朝鮮戰爭總費用62億元人民幣,其中蘇聯提供的裝備費用是幣30億。(《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的資料是100億美元,錯得離譜。)
2.一九五九年國家預算中,國防費58億元;債務支出11億元;對外援助支出6億元;其他支出2.7億元。
3.大躍進較普遍的估計損失為1200億。
4.償還蘇聯債務總額是59億,每年10億。
5.1956年,周恩來宣布無償贈送越南8億人民幣。
6.中國免除了朝鮮戰爭中對朝鮮援助的14.5億盧布(折算)債務,54-57年援助16億盧布。
中國的核計劃在58年全麵展開,到了62年,經過是否下馬的討論以後,轉入決戰階段。中國的原子能工業建設目標是小而全,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以前基本完成了工業體係的建設。
第一枚原子彈動員了20個部(院)和20個省市自治區的900多家工廠、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參與人數達數十萬人。根據另外的資料,從鈾勘探到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按1957年的價格計算,約107億元人民幣,按1981年的價格計算,約128.6億元人民幣。如果這份資料可靠的話(孤證),每年耗資10.7億元。
毛澤東對來訪的蒙哥馬利元帥說過:"我們用很少的一點錢搞試驗。我們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這句話含義應該是核試驗的費用很少,核工業建設應該不屬於核試驗範疇以內。在軍事係統內的投資屬於國防開支的一部分,而周邊建設,如用於鐵路等的建設屬於國家基礎投資,按正常估計不在核計劃費用計算之列。
同樣,中國科學院等非軍事係統的原子能單位應該也不在核計劃開支中被計算,但是核工廠等直接隸屬於軍事係統。
總體來說,雖然核計劃項目龐大,主要費用在國防開支中列出,一些基礎建設則是XX的投資。中國當時的原子能計劃絕大部分在軍事係統內進行的,這對評估提供了便利。
可以認為除了核計劃的直接開支以外,XX在三年恢複時期每年的基礎投資隻有21億人民幣,不可能給與核計劃更多的周邊資金。
另一個證據是:當年核計劃的科學家與建設者們依然吃不飽,以至於要國務院與軍隊特調糧食供應。在軍事體係以外,XX能夠給與核計劃的可調用資源沒有通常想象中的那麽多。
但是不管是按照哪一種估計,原子彈試驗是軍費開支的沉重負擔,為此擠占了其他裝備的費用是明顯的,海軍甚至為此砍掉必須的裝備計劃,並包括下馬核潛艇計劃,以便集中力量完成596。
根據以上資料綜合估算,中國的爆炸第一枚原子彈直接耗資28億;
建設核工業體係與配套開支(如鈾開采等)在數十億人民幣,最多達到80億的規模;
除此以外,包括核武裝等其他開支,如核潛艇、導彈核武器開發等,總額是建設一個寶鋼的代價。這是一個雖然沉重,卻是可以承受的代價,而不是真的"當掉褲子"了。最大的估計是:為了核計劃,中國在十年間等於又打了兩場朝鮮戰爭,然而卻不再有數十萬生命的犧牲,並讓中華民族永免外敵的大規模侵略。
來源:《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