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民幣升值 紡織業不能承受之痛

(2010-03-22 19:31:05) 下一個
人民幣升值 紡織業不能承受之痛
相關專題: 人民幣
紡織行業剛剛呈現恢複回暖局勢,尚處於有諸多困難和壓力需要應對的關鍵時期,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繼續堅定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重要立場,確保實體經濟不受到較大衝擊,維持紡織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真正夯實紡織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的經濟基礎。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0年將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3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進出口銀行年會上發表貿易政策講話,再度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然而中美貿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卻並非匯率問題,美國借匯率不斷敲打中國,背後有著太多的政治利益。中國當前經濟的發展階段、龐大的就業群體等都需要保持匯率的穩定。就我國紡織行業來說,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對於維護我國紡織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鞏固行業國際市場份額,穩定社會就業形勢等方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人民幣升值 直接衝擊行業效益

人民幣的升值對我國紡織行業的發展不利影響較多。

首先,由於我國紡織出口采用直接標價法,在產品價格既定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將使紡織企業收益折合成人民幣後下降,從而給平均利潤率本來就不高的紡織企業帶來巨大經營壓力,甚至可能直接導致部分紡織企業虧損甚至破產。而且人民幣的升值壓力還給紡織企業的產品報價、訂單的承接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不敢接單將直接降低行業的開工率。同時,紡織出口的曆史數據也表明,自2005年7月我國匯改以來,紡織出口額折算成人民幣之後,同比增速均小於美元計價下增長水平。按照人民幣兌美元年平均匯率計算,2008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為9.41%,而2008年的紡織出口增速由7.98%(美元計)降為-1.31%(人民幣計),從正轉負尤為明顯;2009年增速變化則是從-9.65%(美元計)降為-11.22%(人民幣計)。

其次,人民幣的升值削弱了紡織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在人民幣升值情況下,我國紡織產品國際市場相對價格隨之上升,與外商簽單愈加困難,出口銷售收入下降,導致部分出口企業轉向內銷,從而加劇國內紡織企業的競爭。同時,價格上升,也導致訂單的流失。目前已出現不少外商訂單流向越南、柬埔寨、印度等競爭對手國。

與此同時,越南央行宣布自2010年2月11日越南盾再度貶值3.4%,這是繼2009年11月越南盾貶值5.4%後的第二次貶值。2010年2月人民幣兌越南盾平均匯率較上年同期升值了6.63%。越南盾的貶值在削弱我國對越南紡織出口價格競爭力的同時,亦增強了越南在歐美日發達經濟體市場上同我國產品的競爭力。據越南計劃投資部的數據,2010年1月越南紡織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長3.9%,且越南紡織成衣協會調查也顯示,當前越南許多成衣製造企業的訂單呈現量多額大的特點,出口前景看好。

而除了競爭對手國貨幣出現貶值外,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亦出現貨幣貶值勢頭,同樣製約了我國紡織企業的出口。在歐元區方麵,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以及歐元區的低利率預期,使得歐元貶值趨勢明顯;日本2009年的實際GDP同比下降5.0%,降幅較2008年(-1.2%)增大了3.8個百分點,經濟的下滑使得日本政府將繼續采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則同樣增加了日元的貶值預期。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顯示,2010年1月,歐元與日元的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分別為102.4、97.53,同比分別下降了0.98%、10.09%。另據中國海關統計,2010年1月我國對歐盟、日本兩大經濟體的紡織服裝出口額分別占我國對全球出口總額的23.58%和10.02%,較上年同期則分別下降了1.13個百分點和2.87個百分點。

保出口穩就業 紡織行業責任重大

人民幣的升值導致我國紡織出口規模的縮減,出口收入的下降,最終則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與社會就業的穩定。2009年全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為1713.3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65%,但較2009年我國貨物出口總額同比增速(-16.0%)高出了6.35個百分點,紡織服裝出口在我國出口總額中的占比為14.26%。當前國際經濟還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甚至存在二次探底的風險。而2010年內,投資受製於貨幣政策的收緊及財政壓力,對經濟的拉動有可能低於上年,保證出口的順利恢複意義重大。而紡織工業作為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其產品出口一直是我國貨物出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對紡織出口的增長顯得尤為重要。此外,紡織行業作為重要的民生產業,肩負著解決社會就業的重任。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年1~11月,52963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用工人數為1084.24萬人,再考慮到數十萬家規模以下紡織企業,全行業吸納就業人數超過2000萬人,且其中80%為農民工。同時,紡織工業年消化農業提供的棉、毛、麻、絲天然纖維近1000萬噸,惠及1億農民。

形勢依然嚴峻 行業難以承受升值壓力

2009年,紡織行業在國家一係列宏觀經濟政策支持以及行業加快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內生驅動力作用下,逐步走出穀底,呈現企穩回升、發展逐漸向好的局麵。但回升的基礎卻並不牢固。2009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331.49億元,同比增長25.39%,行業利潤率為4.04%,同比上升了0.48個百分點。雖然行業總體效益指標改善明顯,但從行業的利潤來源構成上看,絕大多數利潤是由少數企業創造的,多數企業處於微利或虧損邊緣。5.3萬家規模以上企業中32.17%的優勢企業創造了行業利潤額的92.55%,平均利潤率達8.22%;其餘67.83%的企業僅創造了利潤額的7.45%,平均利潤率僅0.55%,且這些企業的就業人數達到689萬。而從全行業來看,更多規模以下企業情況則更加不樂觀。

同時,紡織纖維原料價格不斷上漲,2010年2月國內328棉花均價已漲至14904元/噸,同比上升了32.92%;紡織企業用工成本亦增長明顯,2010年一季度,紡織大省江蘇、福建分別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增幅分別為12%、24.5%。2010年紡織成本壓力明顯加大,人民幣再升值,無疑是雪上加霜,很有可能使得紡織行業來之不易的回升向好形勢遭到逆轉。

所以,在紡織行業剛剛呈現恢複回暖,尚有諸多困難和壓力需要應對的關鍵時期,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繼續堅定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重要立場,緩解紡織行業麵臨的各種壓力,確保實體經濟不受到較大衝擊,維持紡織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鞏固我在國際市場份額,穩定社會就業,真正夯實紡織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的經濟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