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拋儲打壓 棉價考驗13000元關口

(2009-05-28 18:05:46) 下一個
拋儲打壓 棉價考驗13000元關口  

  國家拋儲棉花(13060,-35.00,-0.27%)的消息從在市場傳開到真正實施,已經讓棉花期貨市場連跌一周左右。昨日國內棉花期價繼續走弱,一度逼近13000元/噸關口,這也是4月9日以來最低點。分析師稱,拋售的利空影響仍處於消化過程之中,後市不排除繼續試探13000元/噸支撐有效性的可能。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於5月21日發出通知,為滿足紡織用棉需要,穩定棉花市場,有關部門研究決定,輪出部分國家儲備棉和出庫銷售部分臨時收儲的棉花。本批輪出2003年度儲備棉31.3萬噸,2004年度儲備棉21萬噸,出庫銷售2008年度臨時收儲的棉花數量暫定100萬噸,合計152.3萬噸,將通過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儲備棉競賣交易係統公開競賣。其中2003~2004年度儲備棉競賣底價為12500元/噸(淨重),2008年度臨時收儲的棉花競賣底價為12900元/噸(淨重)。

  此消息直接讓棉花期貨價格出現大跌。5月21日當天,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棉花期貨主力0909合約下跌140元/噸,跌幅1.04%。接下來其連跌的步伐並未止住,昨日,該合約以13010元/噸的低位低開,價格在一度拉升後再次回落並觸及此價位,但在此得到支撐並展開反彈,最終以13060元/噸收盤,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5元/噸,跌幅0.27%。

  國家拋儲雖然打壓了棉價,但其本身的成交情況並不理想。從連續四個交易日拋儲情況看,國家計劃拋售34666噸棉花,實際成交量占計劃拋售量的44.95%,流拍數量超過55%。並且,每日競拍成交數量呈遞減趨勢。

  對此,首創期貨分析師董雙偉表示,這種情形與國家正式實施拋儲前市場熱炒資源短缺形成了對比,這提示了國內棉花市場數據的失真性,以及企業心理不夠成熟。同時,實際成交量低的原因也與相關規則有關,如隻準紡織企業參與,庫點捆綁拍賣。從長遠看,這些情況並不利於行業的發展。

  “目前鄭州期棉已經沒有太多炒作價值,後市將更多處於震蕩下探的過程,底部將取決於投機性多頭的平倉力度,以及接下來現貨的拋儲價格走勢。”董雙偉說。

  北京中期分析師張向軍亦表示,由於國內棉花供應較前期緩和,棉價出現回調,但目前看不至出現深幅下跌的局麵,因為政策導向及供需關係都不構成重大利空,端午節過後棉花期貨價格走勢或許會轉為弱勢整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