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與生活

Albert Zhou MBA、CFP 資深保險理財顧問 416-834-9204 www.azfinancial.ca
正文

加華人創業成敗之關鍵:誠信和價值取向

(2009-03-24 15:31:02) 下一個

加華人創業成敗之關鍵:誠信和價值取向

加華人創業成敗之關鍵:誠信和價值取向  416-834-9204

自主創業,即自己給自己做老板,是加拿大華人移民生活的顯著特色之一。有很多的創業成功者,也有很多創業中途失敗者。特別是在目 前經濟不斷走低,下崗失業者日眾的情形下,政府及社會各界也鼓勵自主創業。自主創業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對移民而言,切莫受到誤導而走入誤區。目前華人移民自主創業,在超市,培訓學校,地產經紀,金融保險幾個領域中已經形成了板塊規模和效應,那麽這幾塊的現狀及個中滋味又是怎樣呢?真實的生意場加拿大的華人超市蓬勃發展也就是近五、六年的事。早在八、九年以前,多倫多的華人超市寥寥無幾,而且裏麵的物品品種少,質量差,價格高,遠遠不能 滿足華人的需要。那個時期來的一些移民直到現在最深刻的記憶首先是飲食方麵的不適應。特別是北方來的移民提及那一時期的生活,往往是一句歎息:那時可真難 哪,想買一棵蔥,一袋大醬,根本就買不到。因為這種巨大的消費需求潛力,早期幾個有膽識有市場眼光的福建人在多倫多按大陸人消費習慣建立了第一家華人超 市。然而隨著華人超市的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反而是這幾位先行者首先被擠出了市場,或轉手,或破產,已不知蹤跡。華人超市因為門檻較高,一個中等規模超市的首次投入約需百多萬加元,有效地阻擋了一大批欲從此業者,所以整體板塊的線條顯得簡單,整個多倫多的華 人超市屈指可數。然而就是這麽幾家線條簡單屈指可數的華人超市,也滿是如刀光劍影般的激烈競爭。這種競爭之激烈到何種程度,從不斷有超市轉手倒閉,不斷有 人退出即可窺見一斑。競爭的手段商家不想透露,但可以想象也不外乎降低運營成本,打價格戰。運營成本的降低也極少有商家以管理見長,以管理來降低成本,大 多數業主隻是靠降低員工工資,延長員工工作時間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移民中口頭流傳的幾大打工雷區,即:超市餐館車衣廠,超市赫列其首,可見其工作的艱 辛及管理的水平。香港人經營的香港風格的超市賺錢了,馬上就有香港人跟進;福建人經營的大陸風格的超市賺錢了,馬上就有更多的福建人跟進,中國人習慣盲從,一窩蜂往獨木橋上擁擠的特性,在移民加拿大後展現的更為充分。不斷地有人跟進,又不斷地有人退出,以價格取勝,有人挺得住,有人挺不住。因為想自己做老板,又限於語言、技能及文化背景的關係,隻能做華人生意,而華人的市場容量又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擁擠、競爭激烈是必然的。價值的偏位在華人的觀念中,師者,聖也;師者所以為師,傳道、授業、解惑之能使然。中國人共同的感受,在中國國內辦學校是最難的,不但是出於師道的要求,也限於極高 的幾近苛刻的門檻。反而是中國人到了語言與文化都陌生的加拿大,招生辦學、解惑授業竟然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自然也有成功者,但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失敗 者。幾年前中國國內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來加拿大留學,所以針對留學生的課程補習學校,在多倫多如雨後春筍,幾日之間冒出百多家。短短的幾年時間過去了,這 百多家補習學校今又何在?幾乎消失殆盡。這是搶食與貿然進入的必然結果。目前多倫多華人辦學最活躍的還是職業培訓學校。有少數幾家學校經營得法,運行有序,滿足了新移民對重新學習技能的需要,也基本發揮了解惑授業的師 者職能。也有少數學校違規操作,攪亂市場,被政府勒令整改或是關閉,甚至影響了華人培訓學校的整體形象。這隻是兩種極端現象,更多的培訓學校是在慘淡經 營,依靠各種手段招徠有數的幾位學員,根本維持不了學校的正常運作,這類學校的培訓質量是不能保證的,最後遭受損失的還是學習者。甚至有的學校不守誠信,弄虛作假,騙人騙己,這類培訓學校基本上喪失了一個師者的莊重,僅僅是把學校當成了完全的生意場,卻也是一個違背商道,破 壞規則,以欺騙手段而終使自身陷入惡性循環的生意場。培訓學校自然也是一門生意,既是生意,就得按做生意的規則辦事,違背了規則,受害的是自己。把師者的 莊嚴當成了生意,已有所不妥,卻又不按生意的規則辦事,則有違天道,難以為繼甚至最終破產就是很自然的。不是市場打敗了你,是你自己打敗了自己。這類的培 訓學校,這類的師者,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市場的淘汰據權威人士介紹,目前中國移民在多倫多從事地產經紀職業的約有2000人。從業者如此之眾,大概與投入低又容易入門有關,三兩千元的投入加上幾次 考試,就可以入門。中國人雖然有英語之礙,但考試對中國技術移民而言仍然是強項。華人地產經紀也幾乎完全做華人的生意,而各個階段想買房賣房的華人總是有限的,僧多粥少,競爭尤烈。眾所認同的是華人地產經紀行業的二八定律,即隻有20%的人能堅持下來,而80%的人將被淘汰。目前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二八定律已經變成 一九定律。而房地產經紀從業者的一個突出的感受是心酸,所遭遇的精神折磨是經常的,難以忍受而又必須忍受。這種感受也影響了一些地產經紀對職業操守 的堅持,既然是一種職業,收益是最大原則,甚至不擇手段,能做一單是一單,造成了目前華界內地產經紀與買家賣家的互相矛盾的心態。這種心態使生意的成交量 下降,地產經紀的收益下降。這或許是二八定律抑或一九定律一個很重要的緣由。“令人心痛的”的投資行業  

 

 

 

在楊和唐事件曝光以來,我們能夠聽到不同的聲音,其中也能感受到那些受損客戶的傷心與絕望,也能感受到那些從事保險經紀或投資顧問的群體對楊和唐先生所為的氣憤。

 

希望那些保險經紀或理財顧問們 (包括我自己)能真正把心思放在對保險產品和基金產品的把握上,把精力放在準確把握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客戶財務需求預期,從而幫助客戶進行適當的符合市場發展和客戶需求的投資或保險,而不是隻考慮自身的利益或傭金,而忽視甚至根本就不考慮客戶的利益。這不僅是對客戶負責任的行為,而且更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行為。

 

也希望我們那些投資專家切記:保本第一,利潤第二, 風險一定要控製好。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

 

一個並沒有真正懂得 “保險”內涵的人怎麽會是一個稱職的 “保險經紀”?在就揚事件發表評論時,讀到一個網友的評論:“說保險經紀都是騙子….. ”但就算楊鈞是個騙子,我們也絕對不能把其他不同於楊鈞先生行為的保險經紀或理財顧問全部打殺,全盤否定,我們更不能認為保險經紀或理財顧問是騙子。正如某網友在針對楊鈞事件中提到的,沒有保險經紀給我們賣那些保單我們在遭遇突發性意外(如車禍、傷殘)及重大疾病時,遇到的是可能是債台高築或入不敷出,帶給自己家庭的可能是意料不到的災難。同時,我們作為客戶(我也是其中之一)的確還需要那麽一點反思的精神,反思於我們不切實際的貪婪,反思於我們偏信於某些保險經紀或理財顧問的投資水平個個都能超越那些基金管理團隊的投資交易水平?

 

2004年的時候我的一個客戶問我,“揚能給15%的回報,可以在他那投資嗎?”我說,高回報一定會與高風險並存。前些日子我的這位客戶給我打電話說,看來你是對的……又在唐公開表演的時候,我跟朋友聊天說:一定是唐的資金鏈出了問題,才出此下策,如果真的有他說的那麽好,用現有的資金去投資足已….這不才不到一個多月的時間問題已經暴露得一覽無餘 …..

 

其實華人自主創業過程所遭遇的成功或者失敗,起決定因素的並不完全是市場,而是創業者的誠信及價值取向。同樣的市場條件下,同樣的操作模式,仍 然有人成功,仍然有人失敗,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堅持誠信及正確的價值取向,用誠信來做生意,用規範的手段謀取利益,是華人移民在進入加拿大這樣一個完善的 市場體係內必須先補上學足的一課。 何為誠信?誠信到底是什麽?從道德範疇來講,誠信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  堅持誠信及正確的價值取向,用誠信來做生意這一點從我自己從事保險理財這一行業的經曆來看,真的很重要; 要用誠信來做生意,讓口碑為你開路,生意才會長久;那種欺騙性的行為,遲早會被人們識破而被淘汰……做人也是這樣,誠信會讓人活得輕鬆;如果不誠信,整天為自己的謊言而去自圓其說,當然會覺得很累……願大家每天活得輕鬆快樂,在自己的實踐和摸索中找到創業成功的真諦。 

 

 Albert Zhou, MBA, CFP

資深保險理財顧問 (8年)

zhouwanmao@hotmail.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