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理是立國立民之本

(2012-06-18 02:15:07) 下一個
博文仲 於檀香山, 2012-06-16

最近中國時局之混亂實在是令人擔憂,也令國人開始了新的思考。 於是‘中國向哪離去’的問題又一次浮出水麵? 自四月胡溫倒薄以來,眾多海內外有識之士紛紛提筆疾書,範圍涉及了政治, 經濟,文化,宗教等等眾多方麵。一個經曆了經濟飛速發展,國人執政信心大增了一個時期之後,怎磨突然間變的如此混亂呢? 下麵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她的政治, 經濟, 文化,法製,軍事,外交,國土和人民的現實狀況, 或許從中可以看出我們應作的選擇和出路。

先來看政治.  政治無非說的是治國之綱領,也就是一國之‘意識形態’和與之配套的執政製度。 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1。意思是說‘以仁德治理國家,就象北極星高舉,眾星都圍繞著一樣’。 這是孔子總結中國夏商周早期曆史,並經曆春秋亂象之後的思想結晶。 孔子並為此遊曆春秋各國以求明君實踐他的這一‘仁德’之政。雖然孔子周遊列國,凡十四年,“幹七十餘君”,終無所遇。如果說孔子一生淒遑奔波未果,但其弟子孟子卻在齊國魯國執政史上有了實踐,並且在其身後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孔子被推崇為天下人頂禮膜拜的“聖人”,每個朝代的皇帝都要親自帶領文武百官隆重地祭祀孔聖人。當曆代皇帝封禪泰山或出巡山東時,也要經過曲阜親臨孔廟拜謁,並經常派官員到曲阜致祭,以示尊崇。孔子開創的儒學自漢朝以來一直是官方的正統學說,受到提倡和保護(除秦始皇因為他自己的暴政引起天下孺子們的抨擊,進行過一次“焚書坑儒”外)。 可見‘以德治國’從孔子春秋時代之始, 得到後代的肯定,被中國各個朝代所推舉和應用。

然而中國曆史告訴我們,單單高舉‘仁德’的大旗並不能解除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 首要的原因是,‘旗子’沒變,但人心是會變壞的;就是人的罪性和詭詐。 到了每個朝代的中後期,上層和執政‘階級’都變的日趨‘腐敗’,‘為政以德’皆是有名無實了。所以華夏兩三千年裏,朝代更替反來複去,宮庭內訌,戰爭頻繁,百姓倍受煎熬,生活疾苦。 到了近代,儒家思想在西方的炮艦政策麵前更是顯得無能為力了。一向以‘唯我華夏神州’為世界之中心的泱泱大國,從上到下都變的崇洋媚外了,那曾經的‘泰然自若’和老大心態不複存在了。原本可以安幫定國的上上策一下子變的不被人看中了。

自五四(1919)以來,以追求‘科學’代替了學習‘四書五經’,以學習‘馬列’代替了尊‘封建禮教’;以學習‘民主選舉共和’代替了尊神明講仁德。‘明明之中有神靈’的‘神州故國’之傳統和觀念被當作‘封建思想’盡都被拋棄。然而,我們所學之‘科學’ ‘馬列’ ‘民主選舉共和’皆是西方社會文明之成果或產物,其中被國人擁為治國之道或作為‘真理’大肆吹捧。然而其不知此等皆為文明之產物,非文明之根源。我們經過辛亥革命一百年來的探索和追求,我們看到‘曆史動車又追尾了’2。我們今天所談論的依然是如何走向民主,選舉,共和3。 今天,‘中國的科學’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就是不能解決人心貪婪且腐敗。‘仁德之政’再一次顯得如此的重要,如此的美麗和高尚。 然而我們去哪裏巡找她呢?

‘不識廬山真麵目, 隻原身在此山中’這是蘇東坡著名的詩句。其實這句詩詞告訴人們‘當局者易迷’ 的事實;可以說中國人走迷了,從鴉片戰爭到今天,我們仍然在尋找,尋找一條‘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道路。 好幾位美國作家4-6 在寫他們的[Sun Yat-sen]傳記時, 都看到‘中國人在尋找’, 為國家和民族尋找一條道路。不是嗎,今天我們仍然走在這條 ‘尋找’ 的道路上。然而‘瞎子領瞎子’不是會掉進陷阱嗎,或者原地打轉轉嗎? 當前中國國家政治生活之混亂狀況,不又一次預示我們沒有走出‘曆史死循環’嗎2。 半個世紀以前,我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我們追求科學和技術進步,今天真正是在經濟上‘超英趕美’了。但我們的社會和人民生活卻是‘幹的好不如嫁的好,幹的好不如有個好爸爸’。國家幹部貪腐盛行,人民怨聲載道。一個國家走到這個地步,不能不說是一種施政失敗。聖經箴言上說‘人的生命和力量,不在於家道富足’;‘世上之大不幸,莫過於使愚頑人富足,愚昧者掌權’。可見‘錢或經濟’不是立國立民之本(至多算是謀求生存之手段)。當今中國的貧富懸殊,執政不公不平, 勢必造成再次動亂。當初孫中山所暢導的‘三民主義 - 民族,民生, 民權’, 其實質是講中國各民族之自由和生活幸福,個人的生存生活之權利, 和人民參政議政執政的權利。‘三民主義’其實質是對人生的至深理解,是孫文及其他愛國誌士們在略享了基督的博愛,又有美國民主政治的熏陶後,對民族出路的設想。這樣的設想,在當時的中國,實在是超前。無奈, 國人在當時是無法理解和實踐的。但是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再說國人不懂 “三民主義 – 民生, 民權, 民主:人民生活之幸福, 生存之權利,和參政議政執政之權利”, 那無非是說中國封建社會還沒有結束

今天,如果中國要‘走出曆史死循環’,如果中國大陸和台灣,要尊孫中山為國父,就必須承認他的道德和價值觀 (行公義,好憐憫),還有他人格的魅力 - 就是基督信仰的精“人生來平等和自由,有仁愛,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的性情。” 這樣的道德和價值觀,不可能認可或縱容搞陰謀,奸淫,汙穢,仇恨,嫉妒,紛爭,誣陷和各種腐敗頹廢繼續存在。中華民族從上古就有上天傳成的仁德和信實,隻是我們不真知道他。上帝就是這仁愛道德信實之根源,隻有基督才把上帝完全地表明出來。好在末世人心詭詐到了極處的時侯(人不知廉恥,顛倒黑白,不分是非,極度自私),如明光照耀。中國不可能再指望一個偉人或開明智士的家長製了。 中國之古代文明‘仁德之政’必應在現代‘基督文明’的洗禮下,才能獲得新的生命力,得到發揚光大,才能使中華民族再一次自豪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到那時,我們也不會再受人家的‘人權’一柄了,我們也再不用掩耳不聽西方的批評了,我們也再不用花重金送各家公子千斤漂泊海外了。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隻學皮毛的‘普世說教’不可能改變中國之命運。我們必須認識到‘民主’不僅僅是一種政治體製,它是一種最佳生存和生活方式。同胞們,讓‘仁德之政’‘智慧之樹’和‘上帝之博愛’在中國大地上再次紮根吧, 生長,開花吧,結果吧。 中國萬歲!中華各民族大團結萬歲!

(未完待續)

1, 《論語•為政》 篇
2, 曆史動車將追尾,能否走出死循環?章立凡, 2011
3, 辛亥百年:還在走向共和,章立凡, November, 2011
4, Sun Yat-sen – seeking a newer China, David Gordon & peter Stearns, 2009
5, Sun Yat-sen – Marie-Claire Bergere, January, 2000
6,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Harold Z.Schiffrin, May, 20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