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動車將追尾,能否走出死循環?章立凡

(2012-04-19 06:10:48) 下一個
  • 曆史動車將追尾,能否走出死循環? / 章立凡

2012-01-02 02:42 | 閱讀(909) | 標簽: 曆史, 動車, 追尾, 循環, 章立凡 |

  一、回顧曆史:改革前賢皆寂寞

延香屋宇久蕭蕭,普世大同離孛遙。

萬木棟材今兀兀,百年功過已囂囂。

新朝重演周期律,故國輪回改革潮。

接踵天遊歸去也,群賢寂寞坐青霄。

  前年冬,我到廣東南海憑吊康有為故居“延香老屋”時,步南海先生七十自壽詩原韻,寫下了這首七律。改革前賢皆寂寞,從商鞅、王莽、二王八司馬、王安石、張居正乃至近代的光緒、康有為等……,中國曆史上改革家的結局,要麽以身殉職,要麽貶竄流亡,要麽人亡政息,在這片“思想國家化”的大一統國土上,難以開出絢麗的革新之花。

  魯迅在談及中國革新之難時曾說:“宋朝的讀書人講道學,講理學,尊孔子,千篇一律。雖然有幾個革新的人們,如王安石等等,行過新法,但不得大家的讚同,失敗了。從此大家又唱老調子,和社會沒有關係的老調子,一直到宋朝的滅亡。”(魯迅:《老調子已經唱完》)溫家寶總理曾引用王安石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以表達改革的決心,如今他的任期行將屆滿,政治體製改革依然無法啟動。

  沒有科學的曆史觀,也就談不上科學的發展觀。屏蔽曆史齊唱頌歌的結果,是對民族記憶的集體遺忘,不接受失敗教訓的族群沒有未來。強調主體思想的一元化,拒絕承認思想文化的多元性,改革就不會有思想動力。執政理論至今不能自圓其說,既不探索也不爭論,又如何能有改革創新?

  2012將至,世道澆漓,人心思變,若好萊塢大片中的世界末日出現,或許就蠲免了諸多社會轉型的痛苦。而無法回避的現實是,中國的經濟周期和政治周期都麵臨拐點:經濟會不會“硬著陸”?政治交棒能否平穩過渡?是人們議論得最多的,這難免令人想起“二黃定律”的老話題。  

  二、自利型政府,能否擺脫經濟周期律?

  經濟上的“黃宗羲定律”係指一種周期現象:中國曆代王朝為減輕、規範農民的賦稅而出台的政策,在初期起到一定作用之後,往往最終變本加厲地加重農民負擔,周而複始地引發社會動蕩,導致王朝的傾覆,被大思想家黃宗羲稱之為“積累莫返之害”。“胡溫新政”之初,這條定律引起溫家寶總理的重視,政府因此在2004年起減免征農業稅,2006年《農業稅條例》廢止,結束了中國農民兩千多年來繳納“皇糧國稅”的曆史。  

  這項製度創新,並不意味著中國走出了“黃宗羲定律”。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世界多數國家的農業稅已不是主體稅收。農業稅在我國稅收中的比重本來不大,收稅成本卻很高,廢除的隻是“雞肋”而已。 “黃宗羲定律”定位於古代農業社會,在工業化、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其涵蓋麵則不僅僅限於農業,也應擴展到工商稅收的其他領域。黃宗羲時代,百姓隻要供養皇帝一家和一個政府,如今納稅人要供養的,是黨、政兩個平行的龐大權力係統,外加工、青、婦、民主黨派和官辦團體等衍生附庸。

  財政部剛剛駁斥了《福布斯》雜誌“中國稅負痛苦指數居世界第二”的說法,但當今中國稅負(含各種名目的收費)之重,恐怕國務院也否認不了:生產型企業稅負過重是個老問題,加上官商勾結的高利貸盤剝,令民營中小企業不斷發生倒閉風潮;就一線城市的房價而言,土地出讓金和相關稅費占到房價構成的30%-40%,中央政府不斷出重拳打壓房價,一味擠壓開發商,地方政府的高額土地財政收入卻不見讓利;中國公路不姓“公”,各種關卡收費加重了運輸成本,物價上漲的苦果卻要消費者承擔……  

  老子曰:“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李聃老師總結的這三條,如今一條不少都存在:食稅多造成人民饑困、有為(求政績)造成社會矛盾尖銳、求生之厚(搜刮享受)造成以死維權。  

  取之於民,用之於官,這就是所謂“為人民服務”的公仆嗎?26人養1名吃官飯者、“三公”消費占財政支出37%的政府;不知廉政自律,永遠要求別人奉獻“道德血液”的政府,高價低效、自覺地為自己謀利益的政府,要想走出“黃宗羲定律”也難。  

  三、政改停滯:如何跳出政治周期律?  

  “二黃定律”中的政治周期律,出自黃炎培與毛澤東的“窯洞對”,係指曆史上的王朝更迭周期。1945年7月,黃炎培在延安對毛澤東說:“我生六十餘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隻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曆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製力不免趨於薄弱了。一部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毛澤東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黃炎培:《延安歸來》)  

  這段對話,不少人耳熟能詳。中共在延安時期及建政之初,猶能“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如今的光景則亂象紛呈:不僅外交“求榮取辱”,”內政“政怠宦成”,社會控製力日趨薄弱,“維穩”艱於應付防民。究其原因,是“帶路黨”沒有把中國帶進毛澤東所說的“民主新路”,“人民監督政府”的承諾始終未兌現。  

  “人民監督政府”的架構,早在共和國成立前夕,開國先賢們就已經作了設計。1949年9月通過的大憲章《共同綱領》大憲章第十二條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第十三條規定:“在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前,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會議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規定各級人大都要“用普選方法產生”,且特指“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當然是指“一人一票”的直接選舉而非間接選舉。  

  直接普選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承諾,曆時六十二年未兌現;非但如此,今年區縣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從中央到地方嚴防死守,重點防範公民自薦參選,生生阻斷了一次從體製監督上自我更新的機會。梁啟超說:“我國萬事不進步,而獨防民之術乃突過於先進國,真可痛哭也。” 用納稅人的錢防範監控納稅人,是一大“中國特色”;從虛擬世界的GFW防火牆到現實中的截訪、阻選,這樣的“維穩”無異於自宮。照此下去,“人亡政息”隻是時間問題。

  四、前車之鑒:皇族內閣緣何失敗?  

  離當下最近、最有借鑒性的改革標本,是清末“預備立憲”的曆史教訓。君主立憲也被理解為“虛君共和”,是統治者為避免被革命傾覆,與被統治者訂立的社會契約,君主及其家族舍棄部分眼前權益,而與博弈各方長久共享可持續的權益。這種充滿政治學智慧的“共存”體製,英國和歐洲的幾個王室實現了,日本實現了,而中國卻未能實現。

  戊戌變法的失敗,令抱殘守缺的清廷,迅速遭遇了庚子之變的曆史懲罰。深重的內憂外患,迫使統治者睜開眼睛看世界,慈禧太後啟動了清末最後一輪的改革。君主立憲或革命,是結束當時中國政治危局的兩個主要選項。立憲派與以孫文為代表的革命派,展開了一場改良與革命的賽跑。袁世凱等漢族權臣與社會士紳們組成的立憲派內外互動,取代流亡海外的原維新派,成為清末立憲運動的中堅力量。  

  滿清政權和蒙元政權一樣。係由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團體共治”是其區別於中國曆史上其他“家天下”王朝的特色,被錢穆先生定義為最自私的“部族政權”,餘英時先生更給出一個引發聯想的定義,叫做“族天下”。所謂“自私”,即享用建政紅利(血酬)的利益集團,是一個靠種族血緣維係的封閉族群。這種體製,令改革比一家一姓的王朝更加困難。盡管朝廷標榜滿漢平等,實則親疏有別,用人製度上的滿漢之爭貫徹整個王朝曆史。直至太平天國之亂發生,朝廷才不得不重用漢臣,從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到袁世凱、張之洞,漢族官僚集團成為清末朝廷內部洋務運動、軍製、憲政改革的主導力量。  

  如果把清王朝看作一家公司,漢族權臣與皇室親貴的關係,很像是職業經理人與創始大股東們的關係,這批職業經理人很受董事長慈禧太後的重用,但各大股東家族對他們的崛起高度警惕。義和團事變後,為了挽救大清,大股東家族和職業經理人達成一致,主推君主立憲:從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到1908年出台《欽定憲法大綱》二十三條,憲政開出了正式的時間表。同年11月慈禧、光緒逝世,大股東家族載灃、隆裕兩位弱主出任掌門人,形勢開始逆轉。  

  弱主的軟肋是不自信,越是擔心失去權力,就越把握不住機會。在各省立憲派的壓力下,朝廷先是把“預備立憲”的時間表由九年縮短到五年,接著在1911年5月裁撤軍機處,改為責任內閣製。就在這個改革的關鍵時刻,部族政權的自私暴露無遺:閣員十三人中,滿洲貴族九人,漢族官僚四人,而滿洲貴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被人們稱為“皇族內閣”。  

  大凡一個王朝到了末世,總是認定自己的子弟才靠得住。以慶親王奕劻為首,加上良弼、鐵良、善耆等少壯派貴胄組成的“皇族內閣”,其實多是皇親國戚中的改革派,也的確代表了大股東家族的利益。他們認同君主立憲,卻又緊緊防範權力旁落到漢臣手中。這不僅令漢族權臣和各省的立憲派憤慨,也使革命派“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民族主義口號格外煽情。塵封近三百年的民族壓迫舊恨,一下子被激活了,朝野間除滿族外幾乎所有的勢力,都希望恢複漢人的國家。“皇族內閣”在錯誤的時間出台“鐵路國有”政策,激發了一場地方性的經濟維權群體事件(四川保路運動),並迅速演變為革命。  

  自湘軍、淮軍崛起到庚子年“東南互保”,至1908年清政府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觀念日漸深入人心,市民社會在一些發達地區已經形成。武昌首義一聲槍響,各省紛紛宣布“獨立”,向號令不出都門的“中央”告別。以漢族權臣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事集團,乘機啟動“南北議和”,逼迫清室退位。  

  為何革命最終跑到了改革的前頭?實因“部族政權”的大股東們患得患失,缺乏壯士斷腕的決心,令憲政改革功敗垂成,最終被職業經理人袁世凱賣了個好價錢。  

  五、頂層設計:構建公民社會才走得出死循環

   2012年,執政黨將召開第十八次黨代會,各種爭論的聲音此伏彼起:“擊鼓傳花”傳的是一顆不定時炸彈?中國應否回歸新民主主義憲政?如何通過“頂層設計”推動改革等話題,在執政黨內和理論界激發了熱議。日前舉行的紀念粉碎“四人幫”三十五周年座談會上,一批關心黨國前途的“紅二代”,痛心疾首地向決策層喊話,他們以開國元勳後代的血緣情感,質疑腐敗和專製違背了建黨建政的初衷。  

  維穩過渡令政改的念想再度擱置。曆史需要攪動死水的人,即便大家懷疑個別人以作秀博上位,但一個燦爛的笑容,或許比僵硬的官僚麵孔容易親民,學會打“民意牌”畢竟算一種進步。權力交棒能否啟動沉寂多年的政治體製改革?我的觀察是“五年看改,十年看埋”,若新核心的第一個任期內不啟動政改,也就無須啟動了,不妨繼續維穩到石化拉倒。  

  政治體製改革,說白了是個“分蛋糕”體製:有人主張先做大,次在分;有人主張先分好,再做大。問題在於:誰做誰分?民做官分則民怨,民做民分則官憤。須立規則:人民共和,主權在民;官為民仆,主先仆後。還分糕之權於民,唯有行憲政。舊民主主義和新民主主義的目標都是憲政,其主要區別在於後者強調共產黨的領導,若政改在未來五年內啟動,這也將是執政黨死守的底線。  

  對“新新民主主義”的召喚,也喚醒了沉睡的曆史記憶。1945年9月7日,毛澤東曾莊嚴承諾:“‘自由民主的中國’將是這樣一個國家,它的各級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無記名的選舉所產生,並向選舉它的人民負責。它將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與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將保證國家的獨立、團結、統一及與各民主強國的合作。”(毛澤東:《答路透社記者甘貝爾問》)  

  毋庸置疑,共產黨與國民黨競爭,靠的是普世價值宣傳和民主憲政的承諾,爭取了民心爭得了天下。江山坐定之後,毛澤東將“民主新路”拋諸腦後,人治取代法治,導致封建主義和個人專斷盛行,最終爆發了“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民族大劫難。80年代啟動的改革開放,雖然使中國走出計劃經濟,但未能徹底清算封建主義。二十二年來,政治體製改革的長期滯後和權貴資本主義的崛起,令社會出現了倒退,不僅在意識形態領域大批普世價值,甚至連公民社會都成了“西方的陷阱”。對比贏得政權之前的承諾,用“數典忘祖”來形容毫不過分。最大的“敵對勢力”在政權內部:如果執政黨不對自己的承諾負責,黨員不對自己的政黨負責,也就沒有理由要求人民對政權負責。  

  麵對一個官民“互不負責”的社會,未來改革的“頂層設計”如不以建構公民社會為目標,則仍是一個死循環。問題在於:中國六十年來的教育,仍是前蘇聯的斯大林主義模式,如同一條標準化生產線,產品都是標準件。這種扼殺個性和獨立思考的工具教育,從來就不是為培養公民設計的。標準化產品無論作為領導者或被領導者,都不具備創造性和建設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從教育製度上就拒絕培養公民社會的踐行者,再好的“頂層設計”也隻是空中樓閣。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2012年1月1日才是中國曆史上真正的共和百年。“鐵血鑄成真大錯,頭顱拚卻反無光”,“無量金錢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這是辛亥革命誌士蔡濟民書寫的悲憤。中國人奮鬥了整整一個世紀,仍未實現民主憲政理想,還在走向共和。曆史仿佛在一個封閉的怪圈中循環,曆經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2012年迎頭撞來的,仍是一百年前的老問題。

  曆史的動車,真要循環追尾了嗎?

  

   2011年11月17日 北京風雨讀書樓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70278

本人讀評: 這是一篇對中國現實社會最透撤,最準確得分析和解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