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yin的博客

第一次觸電經曆:近距離接觸妮可基德曼
個人資料
正文

華盛頓郵報:在災難中更團結的中國

(2008-05-19 11:21:25) 下一個

美國前時代雜誌北京局負責人Matthew Forney今天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讚了中國在國家災難中人民所表現出來的超常的團結力量。在他現居住的北京某區居委會,舊的電腦等物被迅速地挪出,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居民們捐贈的衣物和棉被。舉國上下,人們被在這種大規模的災難破壞中發生的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激勵,自發捐款捐物,支援災區人民。這種全國同步的感覺可能與美國民眾在卡特裏那颶風災難中的響應有些相似,但現在在中國所發生的又明顯不同。這次普通中國人參與的全國性運動是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不是用來反對外來強權。以前,中國定義於自己“我們—他們”; 而今天,“我們”成了中國的代名詞。這個變化將會給今年夏天在北京召開的奧運會和中國的自信帶來深遠和積極的影響。

 

馬修例舉了在此災難前中國經曆一係列國際責難:對約旦的支持,武裝幹預西藏的反政府抗議; 派遣武裝警察去保護海外奧運火炬的傳遞;緬甸在台風襲擊中不願接受援助;中國人的民族挫折感可想而知:奧運應當推崇,而不是處處責備。馬修甚至追溯到了1842年晚清政府對英帝國的苟且求全時代。他強調,毋庸置疑中國在殖民時代所遭受的苦難, 然而中國成為一個自信,現代的國家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割除了身上的曆史殘片,在民族內部積聚的國家團結的基礎上產生的。四川震災一方麵是個悲慘的災難,但從長期來看將會受益於中國,甚至可以說起到“洗腸”的作用。它將幫助中國洗脫外國強權的“替罪羔羊”的形象。

 

目前為止,絕大多數中國人真正為中國政府的迅速反應而自豪。這次地震襲擊了中國最偏僻和難以接近的地區之一,當地官員堅守崗位,協調各方搶險救災的行為超過了許多發達國家在災難危機中的反應。在現場,溫家寶總理用牛角喊話,鼓勵幸存者和驚嚇中的災民,傳達了政府會與之同舟共濟的明確信息。另一方麵,中國的傳媒盡量,盡快將現場情況公之於眾。外界希望這種公開的精神能夠使新聞人員深入調查那些可能的“豆腐渣”工程和派入的部隊是否合適的裝備(當地的核工廠?)然而馬修在上周 中國電視中所見,此次覆蓋範圍完全超過十年前長江洪水肆虐的報道,人民解放軍的聲望在這次震災中尤其顯著。這些令人鼓舞的中國團結的方麵在世界彰顯出來,而其他的方麵在此刻則退而求其次了:即使如奧運,火炬傳遞等事件。中國不再需要向世界證明什麽,通過這次軍民共同經曆的四川震災,其本身已經是最好的證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