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從佛的十個外號談學佛
信仰這東西,隻要不是邪教那種偏門,一般來說有總比沒有好。有信仰寄托的人,自己心裏舒坦,對人也就不會太差。有信仰,對社會好處多壞處少,於人於己無害,於社會於世界有益,何樂而不為:)
當然,有信仰的人,往往有些偏執,覺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常常以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其實他當然不是,就算有,也輪不著他,真理化身頂多是他的教主——就會不由自主有些高姿態,也常常忍不住想告訴人點兒真理,想教教別人真理的路通向何方。這事兒有時候很令人反感,誰也不願意沒事兒受教育矮人一頭啊,況且他那是不是真理還得另說。
每個人都有信仰的本能,至於信什麽,隻能說看緣分了。信仰什麽,常常未必是因為哪個信仰好,多半是撞上哪個算哪個,一見鍾情,先入為主這種事兒,不唯感情然。
所以,當信仰遇上信仰,麻煩也就來了,大家都以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免不了出現爭論,這爭論呢,一般來說也是永遠沒有結論的——原因很簡單,誰也不服誰啊——大家是在不同的公理基礎上建立自己的體係,其實差不多都是在自說自話。在自己的係統裏,那是理所當然,到了別人的體係裏,就成了莫名其妙。
也有人說,我沒有信仰,其實,沒有信仰也算一種信仰,隻不過信的是自己以為正確的那種世界觀人生觀罷了。
這樣的爭論搞了幾千年,於古有之,於今亦然。
所以,寫這些東西,沒有想否定反對什麽的意思,隻是自說自話就事論事,“窮諸玄辯,如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入巨壑”,說的再多,也不過是前人剩語——“坐水月道場,行空花佛事”,如是而已。
有朋友問我為什麽說佛學是更理智些的信仰,這問題夠大,不是幾句話說的清楚,又不能讓他去看我寫過的那些文章,一時間不知道怎麽回答才好。今天忽然想起來,覺得佛的名號似乎就把很多道理說到了。
那麽就從名字說起吧。
我們一般俗稱都叫做“佛”,還有受“西遊記”影響很多人稱呼成“如來佛”。其實,佛是一個稱呼,是“佛陀”的簡稱,就象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一樣,“如來”則是佛的另一個稱呼,連在一起是不合適的,就象如果你是經理,同時是工程師,人家稱呼你為“工程師經理”就很別扭。但是約定俗成,就象現在那麽多人動不動就說自己很“驕傲”一樣,已經很難糾正了。
大致上,佛有十種的尊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世尊。下麵我就一一簡介。
一、如來,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在“金剛經”裏說,我是“實語者”,就是說我是個實在人,隻說實話,不撒謊。佛又說“直心是道場”,搞彎彎繞耍心眼兒就跟修道繞著走了。
二、應供,應受人天的供養。“應該”供養,不是說你必須供養必須對我好,要不然我就生氣,就宰你沒商量,順便把你們家七大姑八大姨一塊兒收拾了——那是黑社會。
三、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正確而無所偏差的掌握真理,而不是把握權力和財物。
四、明行足。一切都明白,一切都清楚,身體的規律,語言的規律,行為的規律都掌握了,都能做到很好,不會再犯錯誤了,能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五、善逝,好好的離開這個世界,自主自在,不給大家添麻煩,不給世界添亂。
六、世間解,能了解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理,智慧通達。
七、無上士,至高無上之士。最高明的有獨立人格的人。
八、調禦丈夫,能調禦修正道的大丈夫。能調理調節好所有毛病,能防止一切過錯,抵禦一切誘惑的頂天立地的人。
九、天人師,一切生靈的老師。以自己的智慧和經驗,告訴所有生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是善什麽是不善,使他們解脫煩惱,找到真正的自己。
十、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因為他具備眾德而為世人所尊重恭敬。因為他的行為、品格是如此的完美,所以,所有人都應該尊重他——不是因為他的權與錢,而是因為思想、智慧、品格和行為。
從佛的這十個稱呼,我們就可以知道什麽是佛,怎樣成佛,怎麽樣要求自己,才能理解佛的思想和教導,達到佛的水平。
這十個名號,大致上可以分幾類:思想,行為,對本身價值的確定,對自己在世界中所處位置的自我認知。
思想上的目標是智慧:正遍知,世間解。
行為上的目標是生死自在行為完美:如來,善逝,明行足。
自知之明確定我是誰: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
做到以後在社會中的位置:世尊,應供。
佛的這些名字裏,展示出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沒有暴力,沒有壓迫,沒有威脅,沒有訛詐,沒有哪種人比哪種人高級——人的高下隻在於他的智慧和行為,而不是出身、種族或血緣——有的隻是對個人修養的推崇,對智慧的追求,對生命的了悟。
如果,一個人,能把這十個名字好好理解,依照這個目標去做,那麽,我們可以說,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人,或者是在向完美“進化”的人了。
嗬嗬第二,讓她看到你的缺點有什麽關係,有缺點可以改啊,讓她看到佛法在你身上發酵,慢慢的把你的缺點改掉,優點突出,豈非更美:)
每個學佛的人都不是完美的,如果怕人家看到自己的缺點,連自己的缺點都不敢麵對,那不成了諱病忌醫,還怎麽勸別人學佛啊:)
聖人是不泡妞的,隻能泡老太太,那時候未免更不合適了吧:))))
謝微風俠!好奇中拭目以待。請教那些照片是怎麽拍的 :)
哎,總算讓俺逮到報答您的機會啦!衲子兄呀,您從此不必擔心弘法和泡妞有矛盾啦,俺們這些崇拜您的人怎麽會袖手旁觀呢,關鍵時刻一定會拔刀相助讓草地變戈壁滴,您就一心往聖人的路上走吧,俺們會瞪大了眼睛瞧著,給您加油~...
何以故?
一者,本來俺這個學佛人在她眼裏形象高大,格調不凡。結果發現原來純粹是為了追人家啊。如此,學佛者的光輝形象不免大打折扣也。
二者,“人家的草地青”。做她的好朋友,她隻會記得你的優點。在內心將我和自己的老公作比較時,多半是把我的優點對比老公的缺點。如若我做了她的老公,那各種缺點一定難逃人家的法眼矣。Again,佛子的偉大形象肯定要大打折扣也。
現在俺還不是聖人,所以弘法和泡妞還是有矛盾滴。
你所謂的“一字不易”的信仰,別的信仰也許會,佛家是不會的:)
隨著我們自己水平的提高,我們對世界和自己的認識程度也在不停的提高,那麽,我們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也就不停的改變。
佛家,就是告訴你這些改變和改變的規律。
我不知道別的信仰怕不怕,佛學似乎是不怕的,佛家總結生命的規律是“生老病死”,世界的規律是“成住壞空”——規律如此,怕有什麽用呢:)
世界和人都是在變化的,不會一成不變,“變動不居”,有變化當然有發展,你認為需要變化是正確的,不過,誰認為不需要呢?
在不了解的時候,主觀臆測,並不是學習或者研究的好辦法,您以為呢:)
似乎老秦兄是把在別的信仰上觀察到的規律放到了佛學上了,有些以偏概全了。
佛本來就不神秘,“高推聖境”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佛菩薩啊。“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和佛的區別,就是他了解了,我們還沒了解,等秦兄也了解了,就和佛一樣了,為什麽要妄自菲薄,哪裏又需要妄自菲薄呢:)
不過,在我們還沒了解之前,還是要虛心求教,好好學習,讓自己進步的快一些,順利一些,畢竟,他比我們先走了一段路,比我們有經驗。老師的話,不管對不對,總是可以給我們多一些借鑒的。
關於光,關於視覺,關於所謂的“眼見為實”,有幾張照片回頭發出來給大家看看,也許可以參照:)
老秦說的真不錯,有道理,俺得好好想想:)
我覺得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自己的那套世界觀人生觀,是自己從小到大,從學習,生活中慢慢總結出來的。一天活在這個世上,這個學習,生活的過程存在一天。當以前的觀點,經驗和目前的狀況發生衝突時,自己有自主權去選擇改變。但是信仰則不同,一種觀點,或一種理論體係,一旦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往往就變成了至上的真理,不能更改,一字不易。這就成了問題的所在。宗教裏的東西百分之百正確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宗教不需要發展,改革嗎?我認為是需要的,但這也正是有宗教(當然包括佛教)信仰的人所懼怕的。因為一旦你把以前的教條或教義改了,那等於把我以前堅信的真理給摧垮了,當然不行。這時,其實真理不真理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雙方都要守住自己的陣營,爭論,或爭鬥的結果如何,隻能看哪一方的實力更強大了。
任何改革者(不隻在政治,或經濟領域)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不管他最終有沒有成事,至少他看到了問題,而且沒有逃避,沒有去用教條裏似是而非的東西去強加解釋,來麻醉自己。
再深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是什麽力量促使,或迫使宗教改革呢?問題又回來了,隨著人類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觀察越來越深入,對於從前的疑問,越來越多的找到了答案。再回頭來看看,上帝,佛,真主,其實並不神秘,在他們麵前,我們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
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望文即有親切之感。
宇宙之大,有宏觀更有微妙。比如說,有些光譜是在人的可見範圍內,可是誰又知道,其它頻率存在的光波,是以什麽形態、什麽顏色呢,畢竟受生物機理的限製,人的感知程度和範圍總是有限的。那有很多領域以人的感知為基準的判斷,難免陷入坐井觀天的限井。
佛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空空妙有。咱們這裏有誰自身遇見過難以解釋的、有關靈性的事情沒有啊?
正確的理論能使人朝脫離痛苦煩惱的方向邁進;而錯誤的理論使人陷於痛苦煩惱,甚至增加痛苦煩惱。
如若宣揚錯誤的理論、詆毀正確的理論,如是文辭發表已,多少會有讀者受到影響。其後果是:那些人脫離痛苦煩惱的步伐將被阻滯。也即:他們將受到更多苦痛。由因果報應的法則,造成那些人更多痛苦的罪魁禍首,也一樣得承受那些痛苦。
譬如寫淫穢小說,流傳於世,果報甚大。而誹謗正法的果報千百倍於彼。
不是說‘佛法’記恨遭受誹謗,所以要報複。不是這樣的。因果報應可以從造成的影響看,毀人慧命,使得人家多費時間在三惡道(譬如看了淫穢音像而起衝動犯罪),那麽造成這些事實的人,就得擔負這些果實。
所以小人物謗法的果報相對較輕,位微言輕嘛。大人物謗法的果報甚重甚重。盡管如此,不要以為自己反正是小人物,所以無所謂。『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探討法理,或有說錯,其過不大。但若是下斷語如何如何,若不幸有謗法,過失就比較大了。(因為說話的人語氣愈肯定,其影響讀者的可能性也大;說話的人采用探討的語氣,則讀者采信其觀點的可能性自然也小了。)
想請教:什麽言論屬於謗佛謗法?由於不懂,說了些不合適的話就是嗎?
一個人可以誹謗另一個人,因為誹謗的言論可以實質性影響另一個人,可是什麽言論能影響佛法呢,難道佛法是可以被誹謗的嗎?
而在網下,對我周遭的朋友來說,我是唯一的學佛人。所以我隻能唱白臉了。
現在才了解原來風老大所說的心不苦命苦是和衲子兄對比的啊?(嘿嘿,誰讓你住到那麽偏僻的地方去呢)
後來,半夜一點多,B打電話給A傳教,談了一個多小時,A本來睡眠不佳,這麽一搞,更睡不好了。
幾次下來,B大約也發現A是個轉化不了的死硬份子,隻得拱手,臨別雲:“你將來若是信主了,可別忘了告訴主說當初是我給你傳福音的哦!” A後來跟我轉述這番話,咱倆徹底暈倒!
我也曾嚐試給A宣說佛理。不過鑒貌辨色,發現A不是很相應,於是就不多說了,畢竟言教不如身教。(我在網上多疾言厲色,不過其實為人謙謙君子、道貌岸然狀,對女生很有欺騙性。) 於是力行無畏布施,做個好的傾聽者,偶爾提點建議,往往一針見血,立馬解決她的問題。如此一來,嘿嘿,A對佛教的印象自然是非常好了。 雖然A這輩子學佛的可能性不大,但我與她結下了善緣,以後輩子必然能度得了她(盡管如此,實無眾生可得度者)。 這叫放長線,釣大魚。 相反,現在的基督教不承認轉世輪回,所以傳起教來都急不可耐,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此之謂“情執”——執著於感情。在佛家看來,這不是一種值得稱道的心理狀態。因為這有礙於解脫,有礙於達到大智慧。
還有極少數的信仰是理性信仰。是通過實驗觀察和思辨而建立的理論體係。
說說這個“實驗觀察”,並非隻有通過科學儀器的觀察才叫實驗觀察。科學儀器所做的,隻不過是延伸我們感官的感知範圍,而最終的觀測,還是要落實到我們的感官上。 但那並不是感知的唯一途徑。事實上,人的心靈的感知能力遠遠超過前述感官的功能。俗雲“超感知”。但這其實是個misnomer,應該說,那才是正常的感知,而成人們現有的平均感知能力,是“鈍感知”。
譬如佛家(還有若幹其它宗教)所言的轉世輪回,是能被觀測到的。有人可能會想,我看不到,而那些修行人能看到,所以他們肯定出現了幻覺。(關於什麽是幻覺,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其中大有文章可做。跳到結論:絕大絕大絕大多數人的感覺都是一種幻覺。) 這個想法不對哦。為什麽? 譬如瞎子看不到周圍的環境,而明眼者能看到,能說明眼者出現幻覺嗎? 當然不是,怪隻怪前者是瞎子。 我們許多人其實都是瞎子。 至於那些‘明眼者’的感知是不是幻覺(隻在世俗層麵探討哦,究竟說來,其實還是幻覺,隻不過比我們常人的幻覺更接近於實相而已),是可以通過交叉驗證的。
佛教,通俗說來,可以說是那些出類拔萃的智者,通過他們的實驗觀測和思辨而發現、而證實的理論。
他們的智慧,不比我們差。(其實比我們強不知多少。)他們的實驗觀測手段,是我們這些隻有“鈍感知”能力的人所望塵莫及的。
但隻要我們學習,就能擁有極大的智慧,擁有“正常的感知能力”。
這就是佛教。
問好!
嗬嗬,不接受很正常啊,信伊斯蘭教的有10億,不接受的更多,基督教也是一般,佛教也一樣啊:)
想說就說,佛家是允許討論的,沒有什麽敬不敬的,真理麵前人人平等:)
讀了兩遍這十個名號和風兄的注解,感覺不是太能接受,說出來又怕對佛不敬。算了,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