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天涼好個秋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以下都是胡言亂語,想到哪裏說到哪裏,匆匆草草不知所雲,不妥當之處,懶得再整理了。
年輕的時候,總以為自己能幹,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總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別人不行的,我行,別人不會的,我會,別人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是別人笨,不是我沒說明白。總之一句話,我好你不好,我對你不對。
慢慢的大了,慢慢的經曆人事,也慢慢的諳於世事,才懂得孔夫子的偉大,他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多半,我們以為人家不對的地方,隻是我們沒有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沒有學會換個角度觀察,我們所謂的真知灼見,往往不過是偏見和成見,主觀臆測的成分,往往多於客觀分析。
很多事,實在是很難說對或者不對,需要前提和公理假設,而前提和公理本身,又有多大程度站的住腳,還難說的很,遑言結論了。就算是萬事俱備,隻差分析判斷,一樣難辦,都說是“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其實就算有了調查研究,為自己目力所限,為思維水平所限,那發言是不是靠譜,也還“岸失樓台,霧迷津渡”。
所謂真理,泰半都是局部與暫時的,頂多“隻有變化才是永恒不變”的。一說絕對,就往往墜入了悖論,掉進絕對化的誤區。中國人又特別喜歡以真理掌握者自居,站在完美標準之下要求別人,以道德高位看待一切,習慣成自然,討論什麽問題,都先挑出別人的毛病,再來論述,殊不知,用完美去框任何東西,結論都是毛病多多,這自然是真理,然而這樣的真理又何必去明白。
如果我們懂得反思,我們總歸會從對自己對別人對世界的誤會中明白過來——當然,也還有很多人不會明白,在自己的世界裏悠然自得,隻要他不挑剔別人對付別人,也不為過。
慢慢的,不再隨便對事情發表看法,以玩弄自己的小境界為樂。實在躲不過了,就隨便說幾句,不會再以為自己說的一定對,也不會覺得別人一定沒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立場,你明白的,別人未必不明白,人家隻是不那麽說,就象我們自己,有時候明明知道怎麽回事兒,卻不說出來一樣。
如果那些話,並不能改變局麵,那就說了和沒說一樣,不如不說,人家也舒服,你也省事,何必為了大家都不介意的所謂真理弄的都不開心。
學問不是學到嘴上,也不是學到手上,而是潤身潤心,改變了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才叫有用。孔夫子又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現在的人,多半是無行而為文,有文而無思又無行,以最高標準要求別人而顯示自己的高明,並不是真為了談清楚事情和辯清楚道理。
孔夫子還說,“三思而後行”,當然他的意思好像是用不著想那麽多,再思就可以了,三思就成了長考出臭棋,反而不美。
三思的結果,多半就是閉嘴不說了,思想拐彎抹角的結果,常常就是沉默是金,所說的話一般都是廢話,至少也是多餘的話。
知道說了沒用還說,那就不是能力有問題,而是心智不成熟了。
以前愛寫東西,看到沒寫出來的略具雛形的草稿,常常有遺憾之想,覺得過了當時的感覺,就再也寫不出,很的可惜。現在則是慶幸:又少說了些廢話,多留了些時間給生命,比起坐在電腦前胡言亂語,要有價值的多了。
國畫的好處,有一樣是計黑當白,留白之謂也。年輕時候,多半是抹黑染跡,年紀大了,常常會是欲言又止,留話留白。有句老話說,不為父母不知父母恩,同樣道理,不為留白,也不知留白的妙處。前輩的愚鈍,年輕時常常鄙視之,而到了一定時候,忽如一夜春風來,一下子醍醐灌頂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兒,才忽然發現,原來以為人家的愚鈍,不過是大智若愚,人家的功夫,自己還不知道什麽年頭才修的到,望洋興歎之餘,隻好背誦先賢妙語: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不說的那些話,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言外之意,才是蘊藉所存。
張愛玲說,沒有一段愛情不是千瘡百孔。這話何其驚心動魄,不由得人不驚詫於她的慧眼,可惜的是她那年二十三歲,至多能說她是天才橫溢,而不能說是洞穿世事,充其量,不過是少年的未賦新詞強說愁罷了。真到了她晚年閱盡人事識遍愁滋味時,卻閉關自守,不再多言,隻道天涼好個秋了。
敲了半天字,自己都不知道寫了些什麽。
伸個懶腰,窗外雨打黃葉,聲若琵琶,遠比敲打鍵盤的聲音好聽多了。
天涼好個秋。
我看心重因為豬蹄子裝多了,到上海我請你吃螃蟹,輕鬆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