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本來想一篇寫完,發現太長了。
那就還是老辦法,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
吃過午餐,其實已經是下午三四點了,正在椅子上打盹兒,忽然乘務員兼導遊大聲提醒:外麵能看到鷹巢了。
——這旅途要多無聊,連老鷹的窩都能成為重點觀賞對象了。
不過呢,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確實沒見過,獵奇心理總是有的,大家都拿起手機拍啊拍。
運氣不錯,不隻是拍到了鷹巢,還拍到了老鷹。
話說老鷹樂隊就是這麽來的麽?
大河轉到了右側。
玻璃外麵有一隻螞蟻還是蜜蜂?
很厲害啊,怎麽在光滑的玻璃上待得住的?
沒過多久,乘務員再次提醒大家,又有鷹巢了。
這次有三隻小鷹。
不知道是在等他們到爸爸媽媽給他們覓食歸來,還是看著我們這列龐然大物呼嘯而過。
小鷹號航母?
經過一個湖。
景色一般。
尼斯湖水怪?
這個角度看起來好看一些。
看到一群山羊。
有一隻在懸崖峭壁上的,驚險一些,但是火車開的太快,一下子就過去了,沒拍到。
第一天就這麽多了。
火車到站kamloops。
大巴把我們送到了賓館。
按照國內水平,大概二星半?
不過這種內陸小城,如果不是因為乘火車,可能永遠都不會想起來到這裏玩兒,我連自駕會不會過這裏都不知道,所以,對這裏的賓館水平完全沒有要求。
住下以後,就研究吃什麽到哪裏吃。
可能是因為時差,比溫哥華少了一個小時吧,那時候已經晚上九點了,很多餐廳都關門兒了。
找了半天找到一個評價不錯的,有趣的是,居然是中餐加日餐,而且評價還挺好,令我產生了好奇心,評價者說是在加拿大遇到裝修最好的日本餐廳。
缺點是離的有點兒遠,走路十幾分鍾。
坐了一天火車,活動活動也不錯。
那就去看看吧。
城市不大,道路清晰,不一會兒就到了。
果然裝修的不錯。
小飯店這麽大張旗鼓裝修門臉兒的並不多見,即使放到美國,說是裝修最講究的日餐廳也不為過。
很多人因為曆史和宣傳原因,一提到日本就各種不爽。
其實作為一個文化體,日本可圈可點之處很多,很值得我們學習。
就因為一場戰爭,就全盤否定,這個,感情上可以理解,理智上有些欠缺了。
尤其現在很多小粉紅,說起日本不是一無是處就都是抄中國的,說起中國就是完美無缺什麽都好,而且什麽都還都要是最早的,簡直無知到愚昧。
比如一個簡單的榫卯結構,吹噓到快宇宙第一神秘技術了,完全不理會如今中國大地上除了一些仿古建築以外,基本上失去了實用意義。
但是日本,在傳統文化和技術的發展和繼承上,就做的非常好。
比如這個木結構,就有神社的影子,人家就做成了標誌物,挺好。
現在世界上的木建築,以及在工程設計中對木頭的使用,日本即使不是第一,也在第一梯隊裏。
有些設計師,對木頭的使用,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與流派,比如隈研吾。
中國近年來,也開始重視木頭的使用,但是距離日本,還有很大的差距。
進了門兒,才發現說是小店著實冤枉人家了。
別有洞天。
其實蠻大的。
而且,我原來以為門外的梁架結構僅僅是裝飾,進門以後才知道,人家是一體的。
看來是認真的請來設計師設計的。
這個外部內部設計簡潔大方,甚至連吊燈都看起來像是定做的,真是用心。
比起我前麵寫過的倫敦最高中餐“胡同”,裝修的漫不經心馬馬虎虎,設計水平真是差了不知道多少。
況且,那裏是倫敦,還是倫敦最高樓。
這裏,隻是加拿大一個不知名的小城裏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相比較而言,日本才是有文化的,日本人的生活,才是更像文化古國的一個。
我覺得,麵對日本對文化的尊重和用心,我們中國人更應該做的,是汗顏和虛心學習。
而不是最簡單而且最容易的仇恨。
我們什麽時候能真正尊重文化?
而不是畏懼權力?
我喜歡日本人哪怕一個小店都要收拾的整整齊齊幹幹淨淨,一點兒都不含糊的精神。
我們中國人,大飯店還自我要求高一些,當然細節也很難說。小店一般來說就馬馬虎虎了。
台灣也是如此,跟大陸差不多,很多小店都是擦桌子的抹布放在客人能看到的地方,黑乎乎的,讓人不知道是誇讚他們愛幹淨隨時擦桌子,還是膈應了胃口。
雖然我不太懂日本浮世繪,還是覺得這是高手所作。
細看簽名,才知道是日本三大之一的喜多川歌麿。
說到這裏,又要感慨幾句,又是小粉紅不愛聽的。
中國自稱文化古國——當然對應了科技的落後古國——其實在文化上,也乏善可陳。
比如我們的所謂文化,多半是小圈子裏的自娛自樂,與大眾沒什麽關係,說穿了,就是文化人自己玩兒的。
比如,在繪畫上,我們古代有很多名家,民間故事很多,但是真正落實到生活上,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畫家,我們還能舉出誰嗎?
這個文化的實用性,就很可疑了。
而日本的浮世繪,則是深入民間的印刷品或者複製品,就是深入老百姓生活的。
這樣的文化,才是活文化,才是做到了雅俗共賞的好文化。
當然我這樣說,不是說中國的文化不好,藝術不好。
但是與日本這樣的文化能為大眾所用相比,我們就少很多自覺與發展了。
也許有人會舉出天津的楊柳青,那麽問題來了。楊柳青最多算是民俗,既沒有形成藝術流派,也沒有造就大家,與日本那麽多大家相比,又是人家更像文化古國,我們又差得遠了。
我們到的晚,也想早些回去休息,就直接問老板有什麽推薦。
老板說今天的三文魚不錯,於是就來了一盤。
結果老板還送了一盤所謂的“加州卷”。
這個送法,還怎麽掙錢?
現在很多小粉紅玩兒漢服。
有些還要跑到大街上搞行為藝術。
什麽時候他們能像這樣,把漢服做的精美精致,而不是粗製濫造,穿在身上怎麽看怎麽別扭。
看到他們的黑漆,又想起日本對漆器的使用與發揚。
我們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經也用過很多漆器,後來就慢慢淘汰了。
大約是因為太貴。
而日本,又一次為我們保存了下來而且發揚光大。
在日本玩兒的時候,就對他們漆器的精美讚歎不已。
吃完飯,慢慢的往回走。
一抬頭,看到半彎月亮懸在天空。
加拿大的空氣真好,月亮清晰無比。
我居然能很容易的看到月亮上的環形山。
而手機鏡頭,都可以拍出環形山的輪廓。
可惜的是,上傳以後像素降低,就看不到細節了。
月是異鄉明。
幸好國內看不到我的文章,看的人也少。
要不然,那些小粉紅會不會也像謾罵說美國空氣香甜的那個小姑娘一樣,集體破防呢。
聽說這些年國內環境質量提升很大,這自然是好事。本來就應該這樣。
不過我還是不明白,說美國空氣香甜,怎麽就讓那麽多人破防了呢。
美國很多大學都在地廣人稀的地方,綠色植物也多,空氣清新自然不是理所當然的麽?
不知道什麽時候,脆弱和愚昧的人變得那麽多了。
近年來國內輿論上公共空間上的變化,實在是不喜歡。
不知道金色的月亮是怎麽回事兒,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