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信仰能帶給我們什麽?
異鄉,午夜,和一個剛相識三天的朋友聊起了天。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生命啊、信仰啊什麽的,他問:
“信仰能帶給我們什麽?”
忽然就想起了那首歌裏的句子:我這樣愛你到底對不對?這問題問的我自己好累。我寧願流淚,也不願意後悔。。。
是啊,信仰能帶給我們什麽?好象也沒什麽啊。
信仰除了限製我們,不讓我們做一些事情以外,真的能帶給我們什麽嗎?有了信仰的生活,真的有什麽不同嗎?沒有信仰的生活,真的那麽難受嗎?
在一個不珍視有些東西的人眼裏,大約有沒有信仰是無所謂的,或者他們把現實利益當作自己的信仰,然而在一個珍視心靈的人眼裏,信仰就忽然變的重起來。
買過一份報紙,因為看到封麵有李敖的照片,還有句對他的評語,又正好是他訪問大陸的時候,便以為有對他的專訪,掏錢買下。之所以專門提出來,是因為我太久沒有買過國內的這些東西,在我看來,除了三聯周刊等少數幾本以外,多數都是令人失望的。結果自然令我失望甚至感覺到被欺騙(要不然我也不會專門說一下)——裏麵居然是介紹一個自稱比李敖更狂的孩子,關於李敖卻無隻言片語,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無可奈何。不知道是應該感歎他們的聰明會拉大旗扯虎皮,還是應該痛感他們道德的淪喪級別。
然而裏麵的另外一張照片,卻令我極為喜歡。
那是一張“奧菲莉婭”颶風時的照片,但不是選擇那些悲慘的鏡頭,而是一對男女孩子,在風裏拉著毯子奔跑,作飛翔狀。毯子被他們平拉著,在風中舒展,仿佛翅膀,又仿佛旗幟。所有苦難與悲慘都不屬於他們,他們並不明白在他們快樂的周圍發生了什麽,或者發生了他們也不介意,因為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那個苦難的世界,隻是在他們身邊,而沒有進入他們的心靈。
他們沒有辦法改變身邊的世界,也沒有能力改變身邊的苦難,但是在給別人帶來災難的颶風裏,在別人沉浸於苦難不能自拔的時候,他們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視角,把恐怖變成了快樂,把悲慘的世界變成了快樂的天堂。他們沒有比別人少承受苦難,也沒有比別人少麵對無奈,卻比別人多了快樂與滿足。
在他們的上方,有兩隻不知名的鳥兒,也在飛翔,不知道是不是陪著他們,還是受了他們感染。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一個中年人,正扭頭看著兩個孩子,臉上卻隻是疲憊和羨慕。
咫尺天涯,大約是這副畫麵最好的注腳了吧。
他們的做法,雖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卻給了心靈一個出口,在麵對無奈的現實之時,也擁有一顆懂得飛翔的心。
信仰的作用大約也是如此吧。
它不能改變你的生活現狀,你不能指望它給你帶來錢財、名譽、地位,也不能指望它能改變你的性格、愛好、命運。這些,都是現實生活的內容,是需要你自己一步一步的艱苦努力,用自己的汗水和毅力去改變的。希望有一個力量,幫助你偷懶,想不勞而獲,那就別說是信仰,改稱宗教好了。
信仰能做的,無非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棲息地,給我們一個心靈家園,給我們禁錮於不如意人生的心靈一雙飛翔的翅膀。
當時怎麽回答那位朋友的,已經記不太清楚了。隻有模糊的一些,就記在這裏吧,不然過幾天就忘光了。
當你把生存問題解決了以後,工作隻是你掙錢的工具讓你活著,公司裏的種種,你並不在意,愛理不理,但是你可以假裝沒看到,卻不能說那不存在。老婆常常給你帶來煩惱,少有如意之時,孩子永遠給你麻煩,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都要解決。家庭給你的快樂,一般來說不如苦惱多。你隻是住在那裏,那裏是不是你真正的家,是不是你曾經希望過、幻想過的家呢?
也許你的事業成功,家庭也幸福,家外是鮮花微笑,家裏是快樂溫馨,並沒有那麽苦惱,也沒有那麽多麻煩和無奈,似乎一切都不是問題。但是當你走進書房,走進完全自我的空間,一個人麵對世界,麵對自己,你永遠都是孤獨的。所有的一切,並不能解決你一個人獨對天地的恐慌。在那時侯,這個世界的一切,包括你自己,其實,都離你很遠,你能麵對的,隻是你自己的心。
那時侯,你該怎麽辦?
當你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或是一個折點:這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什麽東西,可以讓你揮灑激情和熱血,讓你願意為之付出所有的能量,讓你願意全身心為之投入時,你怎麽辦?你以為你可以無所謂,可是你還有一顆心,一顆渴望著的、活潑潑、靈動鮮活的心,你躲不開它,躲不開自己,怎麽辦?
三十歲你不麵對這個問題,四十歲也要麵對,或者再晚,隻要你活著,你早晚都要麵對。當你的心靜下來,沉下來,孤獨麵對世界時,你躲的開身邊的世界,但躲不開自己的心。
這時候,你就要麵對信仰了——因為,隻有信仰,才能安頓身心。
也許你會說:科學、哲學,可以給你科學的人生觀——那也算是信仰的一種吧。但是那些不能解決兩個問題:宇宙人生、生命與世界,或者說是物質與意識。它們隻是給了一個解釋,事實的真相,真的象教科書裏說的那樣嗎?會不會有其他的可能,我們要不要有所反思呢?
世界上有多種信仰,至於選擇哪種,就看你的個人愛好和緣分了。也或者,你自己創造一個,找到你覺得合適的對宇宙人生的解釋,也不錯。
中國人講:“心安理得”,其實,“理得”才能“心安”。這個“理”,無非是“宇宙人生的根本”之理,要不然這顆能生發一切的“七巧玲瓏心”,如何才能安頓?
後來我給他講了禪宗二祖神光拜見達摩的故事,說到聲名地位都很顯赫的神光,拋棄了世俗的一切,去學習佛法,打坐修行了很多年,還是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後來見了達摩,在經曆了立雪、斷臂等波折考驗後,達摩問他來幹什麽。結果就有了那段著名的問答:
“乞師賜安心法門。”
“將心來,吾為汝安。”
“覓心了不可得。”
“吾為汝安心竟。”
達摩已經為神光安了心,神光自己有沒有安心?不得而知。我們能知道的,後來過了很久,他才悟了道,真正“安心竟”。畢竟,道理是道理,現實歸現實,真要安頓身心,還是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了,該解決的問題解決好,才能水到渠成的。
除了安心,您還需要信仰為我們解決什麽?
您所有文章,您所有言談舉止
您所有曆史足印,還看不出您有沒有信仰麽。
自以為是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