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又到端午
昨天,正在網上查些東西,忽然朋友發來信息,給了我個鏈接,打開一看,原來是祝賀端午節和怎麽包粽子的頁麵。
朋友嘿嘿笑著:所有在線的朋友我都發了,你就看著辦吧。
我能怎麽辦呢?自然也是照辦不誤:)
順手也在論壇發了一個,結果有朋友跟帖:端午不是十一號嗎?
啊?趕緊查了一下,果然是十一號:)
——恩,那就當預告提個醒兒好了。
小時侯都是過端午的。
每年的端午,媽媽都要包粽子。糯米都是買的,棕葉則是用去年留下的。我很奇怪,那東西又不值錢,就問媽媽為什麽,她並不回答,我納悶兒也沒辦法。後來大了,也就慢慢明白,那時侯可不象現在流通很發達,什麽都買的到。有的時候棕葉買不到或者賣光了,到了最後一天,想吃了沒的買怎麽辦?萬一那些小販子到最後時刻頂住了要高價,您買還是不買?不買沒的吃,買吧又撮火兒:)
隔了一年的棕葉,雖然洗的幹淨,卻沒有了新鮮棕葉的清香味兒,不能不說是種無奈的遺憾了。
後來自然這都不是問題了。改革以後,物質極大的豐富,雖然假貨越來越多,這樣的天然產品卻是造不了假的。可惜媽媽還是有吃完把棕葉留下的習慣,雖然再也用不著。這隻能說是又一個遺憾了。
後來媽媽去世,我收拾她的東西,在陽台上還發現了很多曆年積下的棕葉。我想笑,卻笑不出來,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扔了。人已經走了,留了東西也沒有用。人已經刻在心裏,不留東西也沒關係了。
開始的時候,媽媽隻會包裹棗的粽子。
棗是舅舅寄來的自己樹上長的金絲小棗兒,幹嚼和包粽子,雖然味道有差別,卻還是甜香可口,一樣的好吃。我總是希望一個粽子裏多幾個棗子,媽媽卻仿佛故意似的,隻放一個,害的我總是吃不過癮,為了吃裏麵的棗子,隻好再吃一個,再吃一個,直到撐的漾到嗓子眼兒。
大約,那就是媽媽的目的吧。
後來搬家到南方一個城市,有次過端午,鄰居送來了幾個肉粽子,我們吃的很開心,媽媽見了,也就學了包。
從那時侯起,我們家粽子的花樣兒就多了起來,臘肉、香腸、蜜棗兒、花生等等,雖然辛苦了媽媽,我們卻是大過了嘴癮。——所以說,交流和開放總是帶來進步的。
很奇怪,我一直沒學會包粽子,雖然我的餃子包子什麽的包的也不怎麽好看,但至少能做到不破不漏,不中看也中吃。
這包粽子就一直沒學會,是我比較鬱悶的事情。我一直不知道怎樣做,才能包的即美觀又實用,既做到有棱有角窈窕狀,又能不漏米。不管我怎麽盡力,要不然在某個角兒上,有個小小的漏洞,要不然就是層巒疊嶂,臃腫不堪。一手拿著包好的粽子不使它鬆散,一手用繩子紮好打個結,對我來說也是個浩大而艱難的工程,是我花了心思卻沒有做好的事情之一,曾經使我很有挫折感,覺得自己連這麽小的事情都做不好,實在是夠笨。
記得小時候曾經問媽媽,為什麽要過端午節。媽媽回答:為了紀念屈大夫。
媽媽沒讀過多少書,可曆史的事兒知道不少,曆史道理和人生道理也是行家。我常常說我父親是有知識沒學問,媽媽是有學問沒知識。令父親極為不快,媽媽卻樂開了懷。媽媽的毛筆字寫的也比父親好,也是她經常借以貶低父親的根據之一。
這倒常常令我反思現在中國的教育。母親隻讀書到高小,思想水平可比很多所謂的幹部高多了,什麽時候說話都能服眾,除了服不了我——當然,母親如果走仕途,以她的精明能幹,應該也是不低的位置了,她十八歲的時候,已經是縣處級。隻是她為了父親做了家庭主婦而已。
記得小時候,爺爺背起“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甚至“論語”裏的很多句子,都是張嘴就來,媽媽說起中醫理論來,也是一套一套的,還有幾個特靈驗的偏方兒,曾經解過我好幾次急。如果去醫院,也許就麻煩大了。
有次在一個韓國朋友家,談起中國的文化,他順口就背了幾個“千字文”裏的句子,還好我有爺爺教的底子,沒有當場丟醜。而旁邊的兩個八十年代生人,連“千字文”這個書名都不知道,遑論內容。幸好,韓國朋友很快轉了話題,不然的話,我那點點記憶,也頂不下去了。傳統文化上,中國人還不如受我們影響的韓國人和日本人,又怎麽能怪人家瞧不起。我們的祖宗很厲害,可後代就差的遠了。
母親對於曆史人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雖然登不得大雅之堂,卻常常是一語中的一針見血。她不看新聞,但是評論起國際國家大事來,那真是頭頭是道,本來似乎是錯綜複雜的事件,到了她嘴裏,往往一句話就解決了,讓你瞠目結舌之餘,卻不得不佩服她的眼光和思路。怪不得有人說政治應該女人來搞。
八九年,事情剛剛開始,大家都無所適從的時候,她就告戒我別亂來:狼行千裏吃口肉,狗行千裏吃口屎。怎麽搞都是老百姓吃虧,到時候還是手裏有權的人占便宜。小孩子和打過天下的人鬧,哪有什麽好果子吃。還真以為你們是毛主席他們啊!
當時我不以為然,後來越來越看出她的遠見,不由得有驚心動魄之感。民間教育的結果,和官方教育的結果,為什麽差別這麽大呢!一個沒讀過什麽書隻聽過幾句四書五經的人,看曆史政治這麽透徹。再看我們現在,學到博士教授的所謂現代教育,基本社會和人性問題都說不清楚的,甚至最起碼的道理和禮貌都搞不清楚的,卻大有人在。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
媽媽說起端午的來源,就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說完了,她評論道:屈大夫是個大忠臣啊,可皇帝不聽他的,他就隻好跳了江,連魚都不忍心吃他,還把他托出來。人,活著就要做忠臣,幾千年都有人記著。要不然就象秦檜,死了還讓人罵。
母親的話,我至今記得,也深印在我心裏。讓我知道,做人,應該做什麽樣的,不該做什麽樣的。
我想,受過這樣教育的人,是不會說出做漢奸有理賣國無罪那樣的話的。
這就是傳統的中國文化,善惡褒貶自在人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隻是,不知道現在,這些文化的種子和根子,還是不是象那個時代一樣,深植在老百姓心裏。畢竟,內憂外患一個接一個的浪潮,破壞的也太厲害了。
我們這代人,受父母的影響,這些傳統節日還是有印象的,但過還是不過,已經淡的多了。常常憂慮,看現在八十年代生人,對這些傳統節日,已經比我們更加的不當回事兒,到了我們的下一代,還有人記得這些嗎?也許都已經變成了輕描淡寫的曆史名詞了吧?就象網上有人支持把“包二奶”一詞編入詞典一樣,免得被後來的人誤會成了“包家的二奶奶”。
我們已經習慣了從超市買冷凍食品,除了沒時間的原因,主要還是嫌麻煩,工業或者後工業時代,對傳統的侵蝕就是那麽厲害,個人的感慨,在曆史潮流麵前是渺小又無能為力的。
隻是希望,後來的人不會忘了,世界上還有那麽一種清香,是母親的巧手,用粽葉包裹了糯米,用春光包裹了曆史。
於我,那樣的清香,大約要從童年一直縈繞齒頰,直到失去記憶那一天吧。
忽然想起,那一天恰好是朋友結婚的日子,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若是巧合,告訴了她,應該也是個意外的驚喜了吧。看來,我送他們的木雕和賀卡上,要多一行字了。
現在正坐在母親曾經坐過的椅子上,差點兒流淚。。。
可現在。。。
煮粽子的時候,我口水早淵源流長了,為的就是棕葉的香味兒:)
媽媽的味道,還有做雞蛋餅的味道,煎魚的味道。。。
小時侯我也攢過牙膏殼:)
我的衣服破了,扣子掉了,一般都是自己縫,不是媽媽不做,是覺得應該自己做,又不是不能做,雖然難看了點兒,卻是自己的成果啊:)
所以,我的針線活兒還是可以地。。。慚愧慚愧:)
最遺憾的就是,等一切苦都過去了,他們也老了或者去了,沒辦法享用他們的成果。
很喜歡張的“活著”,竊以為那是他拍的最好的片子。
何隻棕子葉,還有家裏用完的牙膏殼,我們都用來換點糖稀...
我們那時身上穿的衣,都是母親夜晚在我們睡後,獨自在燈下一針一針縫出來的,記的還是孩子的時候,總是盼過年,因為隻有過年,我們才有新衣穿,也才會有糖果吃...
艱難的歲月過去了,但為我們操老一生的父母卻沒有機會享用...
看老謀子的<<活著>>這部電影時,難過了很久,今讀了<<又>>文, 再次難過的落了淚,也借此機會,抒發一下,獻予在遠方的母親,祝老人家安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