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有一顆快樂自主的心靈

(2009-09-05 07:18:40) 下一個

丁香

人都有一種天性,這天性是一定要保護自己。你不能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舍已為人”,雖然這世界上不是沒有這種肯舍已為人的人,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如此。有人善良些,有人邪惡些,但不能百分之百付出的情況都會有。

所以,當我們不幸陷入了“非得某某隻對我好,我才會快樂”的窘境之時,就是我們把快樂寄托在了一個不可靠的基礎上,而必須趕快清醒,重新給自己找回力量之時。

這世界誰最可靠?沒有別人,隻有自己。如果我們自己夠堅持,夠勇敢,夠獨立,別人就會對我們好一點。這不是人情冷暖,而是天助自助。不是別人趨炎附勢,而是一種天賦的公平。

人們天性喜歡讚同有誌氣,有決心的人。所以,如果萬一不幸,我們卷入了愛情的漩渦,變為隨著對方的喜怒而浮沉,失去了自己的主張,依賴對方的支持,這時,對方就會覺得你成為他的負擔,使他覺得被牽絆,不再有足夠的自由,而亟思擺脫,設法逃避。你不要悲觀,因為感情就是這樣一種東西,你不求他,他反而會自動地來臨。你求他,他就會厭棄了。

如果,你希望一個人愛你,最好的心理準備是,不要讓自己變成非他愛你不可。你要堅強獨立,自求多福。讓自己有屬天自己的生活重心,有寄托,有目標,有光輝,有前途……總之,讓自己有足夠的可以使自己快樂的泉源,然後再準備接受或不接受對方的愛。
 
為什麽把快樂寄托在別人身上會難免失望? 因為別人有別人的苦樂,有他自己工作或生活上的負擔,有他要去分心的各種瑣事。沒有一個人可以百分之百地為誰而活。他隻能有限度地,在可能範圍之內地去付出感情、善意和關懷。他並不虛偽,也不自私,而隻是人人都有不得不受的牽絆,和不得不應付的屬於個人或生活上的種種問題。
 
不僅是愛情如此。人和人之間任何的關係,都難免是如此。親子之情,夫婦之情,朋友,同學,同事之情,都是這樣。有人可以付出得多些,但仍然隻是在有限度的範圍之內給你安慰,使你快樂。誰也不能百分之百。而且我們也沒有理由希望任何人對我們做那麽“壯烈”的付出。承認了這一點,你就會放開對別人的企求,而反過來要求自己。要自己堅強、勇敢、努力、力求充實,使自己的精神有寄托,學識有進境。這樣,當環境不能給你快樂的時候,你才不至於呼天不應,叫地不靈。

這種不使自己陷入“苦求別人之窘境”的決心,應該早一點建立。不要等到求了很多次,失望了很多次,受了太多創傷之後,才發現這決心早就應該建立。

造物主給了我們許多謀生的本領,不用倚靠感情去生存。這並不是說感情不重要,而正是因為它太重要了,所以,才不能不對它格外謹慎,以免自己因所求不遂而受傷,反而損害了原有的堅強意誌,和快樂自主的心靈。

愛情是美麗的。當你堅持的時候,它會更加美麗。
 
愛情是不可捉摸的。你越是追求,它越是逃避,很象水中的藻影,你越急於去撈取,它越是分散;如果你靜止,它也就會凝然聚合,成為一個可以觸摸的實體。

愛情是一種力量,它可以使一個人得到鼓勵和激發,而更有創造性,更有衝力,也更愛這個世界。 但這力量隻有當你夠堅強自主的時候,它才會更慷慨的來臨。也才能在它不能如你所願的時候,仍然能發揮它的激勵作用,使你為了證明自己值得它,而且勝過它,而加倍努力去完成自己。
 
世上有許多東西是可以用努力去爭取的,唯獨感情,特別是愛情,它沒有辦法爭取。無論你是用攫奪也好,哀求也好,和對方據理力爭也好,都沒有用處。
 
感情雖然是很美好的東西,但它實際卻是最難通融的東西,所以對於感情,如果你爭取不到的話,最好而且最聰明的辦法是當它不存在,當它沒發生,不去重視它,把它擺脫掉。即使你不願意,你也隻得如此,因為你沒有選擇的餘地。
 
當一份感情不屬於你的時候,它根本就對你沒有一點價值,所以你也不必認為它是一種損失。

總之,對待愛情,要盡最大可能讓自己操縱它,而不要讓它操縱你。當然,說來容易,做著卻難。但這番心理的準備一定要有。否則,為任何感情的得失所困,都非自己之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bmsy 回複 悄悄話 要有一顆快樂自主的心靈---寫得好,欣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