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緣似水

把心事寫在水上,讓心碎無痕。
正文

我收藏的明時期地圖殘卷-文字原創

(2008-07-13 22:41:08) 下一個


得說明一下,我收藏的是這些圖片,而不是這張古地圖。。。別找我收購國寶啊,這張圖現在好像在國家圖書館。

中南半島
上麵的安南就是如今的北越。
占城是現在的越南南部。北部越南上曆史上自秦朝征五嶺設桂林、南海、象郡以來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漢朝時隸屬於交趾郡。唐末五代時與南詔(大理,大禮國,就是金庸小說裏老出現的那個大理國)先後獨立。明清時成為正式的藩國。
暹羅是泰國。榜葛剌就是Bengal,孟加拉。老撾也在上麵。

[ 本帖最後由 燭龍 於 2007-2-13 12:39 編輯 ]






這張是西藏雲南一帶。
星宿海是古人對江河源(今天的沱沱河一帶)附近象天上的星宿一般分布著眾多的湖泊的地區的稱謂,藏語稱湖泊為錯,如納木錯。現在台灣的教科書裏麵還稱這個地方為星宿海。大陸有個遊戲把星宿海放在了內蒙古一帶。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西藏分為前藏(西康,即川西阿壩,甘孜,涼山三個羌族藏族彝族自治州的那塊地盤),後藏(西藏),和衛藏(青海)。
這裏麵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
鬆潘。長征時戰鬥的地方。越雟,永寧,永昌,三個在三國誌蜀漢南征中經常出現的名字,孟獲,高定,雍闓等叛亂勢力盤踞的地盤。
麗江,成都,貴陽。這個就不用說了。嗬嗬。

[ 本帖最後由 燭龍 於 2007-2-13 02:10 編輯 ]







西域。
西域是明廷傷心之地。有明一代,明軍勢力始終達不到這裏。這裏完全脫離了中原政權的控製。以至後來滿清平定準噶爾天山南北大小和卓木的叛亂,將這片領土收歸懷抱時,居然將它命名為新疆(新開辟的疆土)。。。其實遠在漢朝,班超,趙充國等人就在這裏苦心經營,設置了西域長史府。盛唐時期,太宗李世民被盤踞在這裏的回鶻部落尊稱為天可汗。武則天至玄宗時期更是在這裏設置安西都護府,將其納入直接控製。
趙匡胤通過欺負孤兒寡母,奪取結義兄弟江山建立起來的陽痿政權,始終沒法對這塊土地保持堅挺,連小小的西夏都打不過。兩宋時期,這裏頻頻遭到甘州掖洛格,青唐骨絲羅,寧夏的黨項的侵擾。
元朝時期,這裏是成吉思汗之子窩闊台的領土。

[ 本帖最後由 燭龍 於 2007-2-13 01:08 編輯 ]







南洋。
這上麵可以看到大流求(台灣)。小流求則是中山王國,也就是如今的日本衝繩。
呂宋則就是菲律賓的舊稱了。
往上看還可以看到廣州。土司。這是指雲貴一帶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其實就是港人治港模式的胚胎。
圖的最下麵有個“萬裏”兩個字。這就是“千裏長沙萬裏石塘”了,是我們的南沙和中沙群島。圖上還有個小島叫東寧。推測起來應該是指澎湖。但是位置嚴重偏移了。







中南九省。
這張圖上可以看到很多的地名。
陝西西安,華山,漢中,成都,開封,大名,東平,南京,福州,南昌,桂林,貴陽,三峽等。
這張圖還是畫的相當準確的。
這張圖上還有本圖的名字:大明一統全圖。







雁門關外。
這條長城就是華夷的分水嶺了。
明廷沿著山海關到嘉峪關設置了九邊重鎮,防備北方的蒙古(瓦剌和韃靼)。
蒙古的境內有個地名我們應當記住,和寧,這就是今天的和林。這是蒙古大帳所在的地方。







大明海。
很長中國人誌氣的名字。
日本人在新出的太閣立誌傳五裏麵將這片海命名為皇海,有意模糊這片海的歸屬。他們更將衝繩等地海域命名為土喀喇海。搞得這個土喀喇海好像和皇海不是一回事一樣。其實流求(衝繩)一直是大明和大清的藩國,直到1609年盤踞大隅,薩摩的島津藩才強占了衝繩。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更是強行合並了衝繩王國,搞什麽廢藩置縣。不是它的藩,輪得到它來廢麽?可惜無能的滿清無法保護這片孤懸海外的小島。
直到民國時代,聞一多的七子之歌裏麵還包括了這片被祖國遺棄了的土地。這塊土地最終是被誰遺棄了?五十年了,有句話叫往事不要再提,我們就此打住。
這張圖裏麵將日本的領土描繪得很仔細。肥前,肥後,築前,築後,豐前,豐後,薩摩,九州隻少了二州。
土佐淡路的位置有些錯誤。其實淡路是在土佐的東邊的。
五島的位置嚴重偏向海中央。其實它是很靠近日本的九州的。離熊本市很近。這裏沒什麽好人,大多是從事勘合貿易的,說得不好聽,就是一半做與明朝貿易,一半是倭寇






關外。
這裏是明朝京師,遼東諸塞,以及李成桂建立的朝鮮的寫真。
這裏和前麵的大明海上麵的文字互相印證,大意是說三韓,渤海,扶餘等國自漢唐就是進貢藩國。
這張圖上有個非常刺眼的名字,黃龍府。這就是五代時期未入關前的金國的都城。
嶽飛曾說過:與君痛飲,直搗黃龍府。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新碧血劍中李岩有一聯贈袁崇煥,寫得是:漢室未興,諸葛先殞。黃龍待搗,武穆蒙冤。
漢武帝逼反李陵,劉儀隴殺檀道濟,唐玄宗斬高仙芝,宋廷坐視楊業戰死,明太祖蒸鵝殺中山王徐達,賺足了親明史家的眼淚的暴君崇禎剮殺袁崇煥。自毀長城是我們漢人的拿手好戲。
但願武穆蒙冤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unnycool 回複 悄悄話 不錯,開眼
albert88 回複 悄悄話 強!感慨!這都是老祖宗的基業。現代人連老本都保不住。

謝謝燭龍的的奉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