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86)
2009 (154)
2010 (123)
2011 (111)
這兩周我們所在的州對五年級學生進行統考。凱麗的班主任老師希望在考試的這六天裏,能有家長義務送些點心飲料到教室,給孩子們加加油,支持他們取得好成績。早在開學初參觀教室的時候,她就放了一張單子在桌上讓家長報名。
上周二,班上負責組織活動的家長給我發來郵件提醒,周三是由我負責給孩子們“加油”,方想起來自己當時簽了名。周末購物時尚不知道這事兒,都沒有提前準備,所以晚上跟老公說得去商店一趟,老公說一起去吧。小州幹活去了,把三豬和凱麗領上,直奔離家最近的商場---沃爾瑪。
買好了小袋裝的餅幹和果汁,到收款處交錢。
一邊排隊我一邊和凱麗商量能否第二天早晨由她把東西帶到學校,這樣我就不用特意去送一趟了。但是飲料挺重的,凱麗的教室在大樓的最後麵,要走很遠才能到。我有點擔心她能不能拿得動,她的書包本身就很重,還要拎著提琴。
凱麗說她試試,應該可以。
回到家,我在脫外衣,老公把買來的東西往樓上拿,就聽他說:“重什麽重,這點東西一點都不重。”我心裏覺得不對勁,那二大盒飲料絕對是有點份量的,過去一扒拉袋子,哪裏有飲料的影子?
可能給忘在收款台了。
沃爾瑪收款處裝東西的架子是轉圈的,收款員掃過價錢以後就把東西放到架子上的塑料袋裏,順手一轉,再裝下一個袋子。顧客自己把袋子拿到購物車上,有時一不小心,就會忘記拿了一兩袋。
通常收款員會檢查一下,提醒顧客,而我和老公兩個人當時都忙乎孩子了,以為對方負責這事兒,三個大人竟然誰都沒注意。
應了“三個和尚沒水吃”的話。
我懷抱一線希望回到車上檢查了一遍,連飲料的影子也沒有,確實沒拿。
老公帶著點贖罪的意思說:“我這就回去一趟。”
想到他上了一天的班,已經挺晚的了,我說我去吧,跳上車又返回了沃爾瑪。
進了商店,直奔那個收款台,卻見空空如也,那個店員已經走了。
問門口的工作人員,到哪裏去找我沒拿的飲料,她說要到客服櫃台。
到了客服,發現排了挺長的隊,大部分人都是來退貨的。晚上沃爾瑪裏的雇員明顯減少了,白天客服至少有兩個人在,現在隻有一位先生在那裏忙活。他胳膊下架了兩隻拐,肩被拐拱了起來,有點摟著腰的樣子。但是身體的問題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精神,他身上有種沉著淡定的氣質,微笑著有條不紊地和客人打招呼,退貨找錢。
在美國的商場買了東西,隻要沒開封,想退貨沒有收據都給退的。但是我這種情況比較難辦,隻有收據,跟人要東西,空口無憑的,人家怎麽會相信呢?
所以排隊的時候我就在想,他找得到最好,找不到我就再去買兩箱。
輪到我了,我說明了來意,把收據遞給他看。他看了看收據,然後扭頭朝後麵的台子上下左右掃描了一遍,轉過頭跟我說:“嗯,沒有收款員送來你買的飲料。”
聽他這麽講,我伸手拿過收據就準備走人。
那人卻抬頭對我說:“你去貨架子上再去選兩箱飲料來,我給你掃一下,就可以了。”
我不大肯定地問道:“你是說我再買兩箱嗎?”
他搖搖頭:“你不用付錢了,就拿來我給你掃一下價格就行。”
又補充了一句:“你也不用再排隊了,直接到前麵來找我。”
我點點頭,一邊往外走一邊想:“他怎麽會這麽信任我呢?就憑我口說沒拿就算數?”
是因為兩箱飲料的價值比較低嗎?那如果是比較貴重的東西他又會怎麽處理呢?
邊想邊向收款台掃了一眼,哈哈,那個賣我東西的收款員回來了!趕緊走過去,還沒等開口,她扭頭看到我,臉上馬上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從台子下麵拿出一個袋子遞給我,連聲說著:“對不起。”
正是我沒有拿走的飲料。
我說沒關係。拎起了袋子返回了客服,揚手給那位客服先生看了看,告訴他我已找到了飲料。
他看著我笑得露出滿嘴閃亮的白牙,連說:“找到了啊?好!好!”
被人信任的感覺真好,本來是一件有點折騰人的事兒,因著這份信任,在漆黑的夜裏開車往家走,心裏覺得很溫暖自在。
當然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市場學發源於美國,所以美國比其他國家客戶服務質量更高些。
我總是在想,是什麽原因造就出這麽好的人,
是教育?是富有?是心靈受過創傷?是世界精英大雜燴?
那裏是天堂,我會選擇我人生在那裏結束,
因為那裏有太多善良的人,我願意與他們永遠在一起。
每當想起美國,這樣的小事兒,總是一件件的浮在眼前。
美國萬歲!
另外一個可能是對錢看得太重(這是笨的另外一種表現)。 其實錢是越花越多的,越省越窮的。你花了錢,就有人掙錢。別人掙了錢,也是要花的。 所以,隻要你不是什麽都不幹,就會有錢流進你的腰包。真正需要擔心的其實是社會不公,財富非法流入少數人的腰包,那樣的話你真的會變窮。
我個人把花錢看成是投票,是決定哪種商品或服務可以生存下去的票。所以隻要我負擔的起,我會盡量買貴一點的,但品質一定要好的。我很擔心如果大多數人為了省一點錢而犧牲質量,最終就隻有差的東西存活。這就像一張濾網,濾到最後就隻剩假冒偽劣了(因為便宜)。當大家譴責毒牛奶時,有沒有想過你自己可能是真正的原因,那些不法商人隻是投你所好罷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種的是互相信任,聰明的瓜呢,還是卑微下賤愚蠢的豆呢?
自己交不到朋友,在旁人的眼裏不得不心理閃過一個念頭是不是你自己的問題嘍。
其實這是和信任沒關係。經營思想不通而已。客服人員拿工資上班,他的任務就是退貨,換貨,讓顧客滿意。商店賠還是賺和他沒多大關係, 那是經理的事。哪怕那客服人員心裏認為你是在撒慌,他也要給你換,應為這樣讀它自己最有利,沒麻煩,反之則有可能有麻煩,吵架弄得自己也不爽。美國人連自己的政府都不信任,他們會信任別人嗎?IDON'T TRUST HIM OR THEM, 是我們經常聽到的。
和中國美國也沒關係。 美國也有不讓退貨的,中國也有退貨賒賬的。和信任沒關係。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已。
被人信任的感覺真好, 信任別人感覺更好(也有可能是很傻),讓自己讓人信任卻是最難的。
別說我不信任某些人,你三番五次忘了買的東西,怎麽次次都記得去討回來呢,還不是當天去,而是幾天後去的。有沒有忘了要回來的。
真有其事。不是每一個商店都這樣,但是不少大商店在貨物包裝沒有拆開,最重要的是貨物上的密碼還可以被識別的情況下,沒有收據都可以退貨。因為通過密碼識別,可以確認這件貨物是不是在這間商店買的,什麽時候買的,價錢是多少都可以知道。在沒有收據的情況下,有些商店是全數退還,有些商店則以貨物的最低價格退錢給你,因為沒有收據,你無法證明當時的價錢。但是如果你在A商店買了東西,後來忘了,退貨的時候到B商店,密碼就不能被識別出來,你就退不了。
不過我會慢慢找,我相信能找到一個中國好朋友的。
你交往我,保證不讓你上當,也不利用你!我在delaware state.
但總的來說這裏還是比較通情達理些, 我們在餐館吃飯也見過別人的孩子打過杯子, 結果服務員趕過來第一句是問孩子:"are you OK",然後把爛杯撿走就算了.
回複Calgal的評論:
那你怎麽不說COSTCO出門必須出示收據呢?有一次我就手拿一樣東西,根本沒推車,走的自助付款結帳。結果忘了拿收據了。到門口,COSTCO人不讓我出去,說必須要收據。然後我才跑回去找到收據出的門。
這恐怕也叫美國商場對人的信任吧?啊?哈哈哈。別這自作多情了。
我這去了那麽多回沃爾瑪,還真沒見到賒賬台。也許沃爾瑪從來都可用信用卡,因此我不用賒賬的原因吧。或者,我們這個地方的人比較有錢,少有賒賬的。你們那是個窮地方?
我就在公司的CAFE裏佘過賬,不過那是用員工卡擔保的。並且,他們也是僅收現金的主,不讓佘賬有時會比較麻煩。
在中國是這個小區裏的小商店賒賬,更體現了一種對人的信任。如沃爾瑪這樣的大商店,大不了陪點本就算到損失裏去拉倒。
就是這種感覺使我最終留在這裏。。。。
不過,以我的生命起誓:千萬不要照葫蘆畫瓢,往其他人身上濫用——尤其不要用在中國人身上。。。。
08年在北京一個小商店,我正在買電話卡,走來一個女孩,往桌子上放了幾塊錢,也沒要買任何東西的意思。店家奇怪問她買啥,她說昨天買了電池,忘帶錢了今天來還。昨天的店員也不在。
09年在東北一個省會城市,我去買漱口水,結果短5元錢。店員說算了,你明天有錢再送來吧。第二天我趕緊給送過去了。
06年在北京地鐵,看到地板上不知誰掉的一遝鈔票,估計幾十塊吧。我問誰丟的沒人答應。一個中學生撿起來在周圍問了一圈人找到失主,那失主都快下車了。
唉,這裏的一群老人仍然對當今的中國有著一種偏執的偏見。其實懷有這種思想的人不說明別的,正說明你已經老了,看中國的眼光已經是老眼光了。其實都是小事,都體現了一種信任,在美國我從來沒能夠佘過賬。有時候臨時沒帶現金,但對方又不收信用卡,害得我四處找ATM去提現。
Trust 在美國是一種美德. ... 在中國是傻帽. 如果誰上當受騙, 親戚朋友會教育他, 誰叫你亂相信人? 活該!
信任人 is harder than 被人信任 anyway.
嗬嗬,沒去過homedepot吧?在那兒買的東西退貨可以不要發票的,按現價,起碼在賓州和阿拉巴馬是這樣的。
當然可以。謝謝真妮喜歡。我讀你的文章常有同感,但是我就沒本事寫的那麽生動有趣。
蔡辰禎:都有這種經曆啊!
dressup9 :我覺得信任和保護自己隱私還不一樣。
troyviv :這樣的環境,人比較放鬆,就容易丟三落四。
緊跟著學:買肉不新鮮會雙倍退錢,真好。
安靜:對啊,相對的被冤枉了格外難過。
sunnyannie:你的經曆夠豐富,寫的也很有意思,請問我能不能拿出來當一篇文章放到博客裏?
小泥山:你說中國店為什麽不入鄉隨俗呢?
It is true. If you used credit card to pay, they can find the transaction in computer if you lost your receipts.
在美國我們都丟過錢包,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總共5次,地點嘛,都是超市和快餐店。他是把錢包放在裝飲料的地方,我是把錢包留在超市的推車裏。結果呢,都找回來了,隻有一次,錢包裏的20多刀現金不見了,其他幾次都完璧歸趙,錢包裏CASH 最多的時候有80多。大概是運氣太好了,老是學不到功課,同樣的事一再發生。找不到錢包的時候急一陣子,找回來了高興半天,也跟接到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差不多。
還有幾次超市出來,付過錢的東西忘了裝車裏就推車出門,店員追出來把東西交給我們。還有一回,回到家才發現一盆小植物沒帶回來,再次去商店的時候跟CUSTOMER SERVICE 一說,人家啥也沒問,就說,你再去拿一盆吧。很同意真妮說“被人信任的感覺真好”。
出國多年後第一次回國,先生跟家人去吃飯,外套搭在椅背上。吃完飯,發現裝在外套口袋裏的錢包不見了。我跟父母去商店,選東西的時候,感覺有人在動我背的包包,以為是5歲的女兒,我沒仔細看,隨口說了句,“XX,別亂動”。 片刻之後發現錢包不翼而飛。因為當時店裏顧客不多,店員不少,我家幾個人都麵向櫃台,
於是問店員是否注意到什麽,店員們一致否認。好在這兩次損失都不大,他丟了500,我丟了500。也可以說損失夠大,以至於我們後來回國都倍加小心,再沒丟過錢包。不過準確地說,這兩次不是錢包丟了, 是被偷了。
不隻是中國的小偷會偷東西。我所知道的最高境界偷竊在歐洲。一個老中在羅馬,頭天被偷了以後,第二天在口袋裏裝了一疊子紙,上寫“FOOL”,鼓鼓囊囊地,意在戲弄小賊。出去一天,回來時紙還是好好地待在口袋裏,心想今兒個沒遇見小偷,有點兒失望。不料把紙掏出來一看,上麵多了個“WHO”外加一問號。。。
美國的服務更要好一點, 有一次在PRICE CHOPPER吃東西, 完了就把包包拉座位上了. 等幾分鍾後反應過來再去找, 卻被旁邊的人告知已經送到客服了. 後來在加拿大的IKEA也丟過一次包(真是丟三拉四啊, 以前在中國的時候其實從來沒丟東西),也被送到客服.
總之, 在信任的社會裏生活感覺真是好啊.
說起信任人,美國人的保護心理其實最強,隻是很多事情他們比較講信用所以有時你察覺不到.我有次讓一個第一次見麵的女孩子進我家,當然事先電話還是有很多交流,她大吃一驚,因為她原來以為她需要在門外等我.她說你們中國人怎麽這麽信任人?要是老美.絕對不會讓第一次見麵的人進家門.
美國人才是最大限度要保護自己呢,他們怕你SUE他們.中國人是太好講話了.我在一家BEAUTY店工作過,沒有收據退貨,做夢吧,更不要說憑你口說就退了.時間長了,你們就知道我說的意思了.看看沃爾瑪是怎麽壓榨中國工廠裏麵那些掙血汗錢的工人的吧.這點小錢,一是怕被SUE,二是想要你回頭.當然這麽做是給人溫暖下次還要去,受益者還是我們顧客.
喜氣連年:你說到點子上,他們是先假設你不撒謊。
甚荒唐、daisy1 :是思維方式不同。
dressup9 :我還是覺得他們信任人。
胖頭鯉 :就是,事情很小,讓人感覺特好。
woyawoya :信任一旦被破壞,想重建是很難的。
DanaD :你也遇到這事了,你這情況和我的差不多。
rlsrls08 :我想如果你回頭發現沒有了,去找客服,他們會賠你一份的。
cncjcc :就是就是。
我現在的城市的一家中國超市,貼了"不負責忘拿了的貨物".看著不舒服.
在中國遇到過幾次“忠心護主”的事。店員寧可跟你吵架,做她份外的事。
加拿大很多華人,編謊話騙社會福利,已經被加拿大本地人認為是破壞純樸的民風。
有一次我少拿了捏一袋東西,走到車上才想起來,急忙衝回WALMART。老遠看到人家售貨員根本沒發覺,把我的一袋子跟下一個顧客的東西混雜一起交給了下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