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5 (202)
2018 (96)
2019 (96)
2020 (225)
2021 (151)
2023 (106)
2024 (113)
2025 (2)
以下來自chatGPT,非本人觀點。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跟兩千多年相比,進步是巨大的啊。不過為什麽全民熱考公務員?為什麽"定於一尊"?為什麽不能"妄議"?為什麽全民透明?還有進一步改進的餘地吧?
對比《商君書》的“禦民五法”和中國當下的治理方式,可以發現兩者在國家治理理念上既有傳承的一麵,也有明顯的時代性差異。以下從五個方麵進行詳細對比:
1. 壹民(統一民心與思想)
• 《商君書》
• 強調思想和行為的高度統一,禁止多種不同的意見和學說存在。
• 國家通過法律和製度,使百姓的思想完全服務於國家利益。
• 當代中國
• 統一性:當代中國注重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強調全社會的思想統一。
• 多樣性:與此同時,也承認社會的多樣性,如尊重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允許在國家框架下的多元表達。
相同點:都強調在意識形態上保持一定程度的統一,以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發展方向。
不同點:當代中國更注重平衡統一與多樣性,避免過度壓製思想自由。
2. 弱民(讓百姓處於弱勢地位)
• 《商君書》
• 削弱百姓的經濟能力和社會影響力,防止其挑戰國家權威。
• 高稅收、強製性勞役等方式限製民眾積累財富。
• 當代中國
• 經濟賦權:當代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讓普通百姓逐漸富裕起來。
• 權力製衡:強調國家對資本的控製(如反壟斷政策),防止財富集中對國家權力的威脅,同時保護民眾基本經濟權利。
相同點:兩者都強調國家對經濟和社會資源的掌控。
不同點:當代中國更注重提升民眾的經濟地位,實現共同富裕,而非單純削弱民眾。
3. 疲民(讓百姓忙於勞作)
• 《商君書》
• 通過繁重的勞動讓百姓無暇他顧,避免他們產生反抗思想。
• 鼓勵農業為主的生產活動,限製商業和娛樂活動。
• 當代中國
• 勞動與休閑:當代中國注重提高勞動效率,同時倡導平衡工作與生活(如實施帶薪休假製度)。
• 發展多元經濟:商業、娛樂、旅遊等行業蓬勃發展,勞動者有更多的職業選擇和自由。
相同點:工作仍然是大多數民眾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
不同點:當代中國更多地強調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和生活質量,而非強迫性勞作。
4. 辱民(降低民眾的社會地位)
• 《商君書》
• 削弱民眾的自尊心,通過嚴苛的法律和刑罰讓百姓敬畏國家權威。
• 強化國家與個人的依附關係。
• 當代中國
• 尊重與賦權:當代治理更注重提高百姓的社會地位,例如通過扶貧攻堅戰、教育普及和醫療保障等措施,讓更多人獲得尊重和尊嚴。
• 依法治國:盡管法律依然是治理的重要手段,但刑罰注重公平和人權,嚴苛的酷刑已被廢除。
相同點:都強調國家權威的重要性。
不同點:當代中國更加注重保障民眾的尊嚴和基本權利,治理方式更人性化。
5. 分民(分化百姓、削弱其團結)
• 《商君書》
• 通過連坐製度和鼓勵相互舉報,分化百姓,使其無法形成對國家權威的挑戰。
• 當代中國
• 社會整合:當代中國強調團結和諧,努力促進不同階層、群體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 群眾監督:舉報機製依然存在,但主要用於反腐敗和維護社會正義,而不是製造社會分裂。
相同點:國家仍注重民眾對社會治理的參與,如通過舉報機製增強對違法行為的監管。
不同點:當代中國更注重社會的和諧與整合,而非分化和削弱民眾的團結。
綜合對比與評價
• 相似之處:
• 國家治理中都強調秩序和權威的重要性。
• 在法治和政策設計上,注重對社會資源的集中和管理。
• 不同之處:
• 《商君書》的治理思想以壓製民眾、維護統治者的權威為核心,治理方式相對單一和強硬。
• 當代中國更注重人民的a主體地位,致力於提升民眾福祉,追求社會公平和人權保障,治理方式更加多樣化和人性化。
《商君書》的“禦民五法”反映了戰國時期國家治理的極端現實主義,而當代中國的治理模式在借鑒其部分原則(如法治和集權)的同時,更加注重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治理理念。這種轉變體現了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