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
在上海人口最密集的老式小區,清晨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卷畫麵:半老徐娘的女人穿著花布睡衣,頂著滿頭的五彩塑料發卷,牽著她的卷毛寶貝遛彎。穿著短褲晨運的男人們,仔細地挑著路邊小食攤上的油條炸糯米糕,用杯子或飯盒打著滾燙的豆漿晃晃顫顫地回家。路邊亭子雜貨鋪裏的老伯早已經打開了他的調頻廣播,自行車鈴聲和著人們你儂我儂的招呼聲。街道會在陽光升起的瞬間喧囂起來,上海人幾乎和東京人一樣在追著時間賽跑。
我都會在那個小有名氣的早餐店裏來上一碗蝦皮紫菜小餛飩外加一客生煎。這裏的生煎不像蘇州那麽甜膩,但是絕對是一口下去燙燙的水靈。外脆內香,有意思的是生煎不是論個買的而是論兩論斤,所以未免要細細換算一下。好在味道不錯多吃幾個也無妨。
我喜歡坐城市的小中巴去城裏,因為它歪歪扭扭可以讓我看盡城裏的無限風光。售票員的嗓門還是和《股瘋》裏的潘虹一樣響亮,不是忙著拍門催客上車,就是埋頭整理她的小帆布包。我看著她把紙幣從大到小摞得整整齊齊,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折著的票角都不會放過,我想她的小挎包就和她們的家裏一樣被收拾得一塵不染有條有理(有點誇張)。然後她會去調整自製塑料票板上歪了的票夾子,補上幾疊票子。最後她會坐下來喝上一口自己帶的枸杞菊花茶。這樣的風景在無人售票的大巴上是絕計看不到的。可是為什麽在如此發達的城市裏還有這樣的工作方式?是為了緩解就業的壓力嗎?
我喜歡呆呆地站在徐家匯太平洋商場外的天橋上看風景,看美羅城的那個圓圓球,看商場外商家搭起的一個個展台,看那些青春活力的促銷小姐跳舞,看腳下的車流,身邊的人流,看街上奇裝異服的小姑娘,看她們在別人詫異的目光下依舊自信滿滿神采飛揚。我喜歡上海女孩子骨子裏的那股優越感和自信,讓我覺得世界末日永遠不會在她們身上降臨。我也喜歡她們別出新裁的DIY,這就是為什麽隻要有空我就會去港匯捕捉城市裏最IN的裝扮。
餓了我就會一頭鑽進商場,在太平洋商場底層的蛋糕櫃台買上幾聽“午後的紅茶”,在上海我獨喜歡這種飲料,而且隻是奶茶味的。因為她的香醇是我咖啡慕司蛋糕的最佳伴侶。有時候,我也會給媽媽買上幾塊原味起司蛋糕,她似乎也喜歡午後的紅茶,誰讓她是我的老媽呢!在去徐家匯地鐵站的路上,一路都是小店鋪,這裏的東西絕對不比人民廣場地下商城的遜色。我喜歡在那裏搜羅發飾和小玩意兒。徐家匯似乎成了我四處活動的一個起點站,我所有的路線都以它為中心向四周發散,不管去外灘還是在原來的華亭路襄陽路血拚,我最後的終點站無一例外也還是這裏。也許在我看來,在衡山路上的花園式露天餐廳,在那綠樹環繞滿樹火花的燈火下進餐是別有一番情趣的。
如果一定要說到滋味兒,那麽老城隍廟綠波廊酒樓的大對蝦絕對是上品。那比我手掌還大的對蝦被紅紅的茄汁入了味,即便是剛剛吃了最鮮美的蟹粉小籠都還是對它念念不忘的。時間在一秒秒地跳躍著,夜已經慢慢地迷上這座聲色絢麗的城市。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