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代妓女從良“執照”(圖)

(2007-10-09 18:06:21) 下一個

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從良"執照"

今天上午,為期三天的第四屆全國性文化節將在廣州隆重開幕。

本屆全國性文化節由中國性學會、廣東省人口計生委、廣東省性學會、廣州市人口計生局、廣東共創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舉辦,本報作為性文化節協辦媒體。

記者提前探營獲悉,曆屆性文化節人氣最高的古代性文化展今年又添新“寶貝”。一張十七世紀中期頒發的“娼婦從良執照”,被我國性學泰鬥劉達臨教授認定是“中國目前現存最早的一張結婚證”。

“從良執照”滿紙辛酸淚

這張“娼婦從良執照”(如圖)是清代順治九年(公元1653年)十月十六日頒發的。執照約25cm×25cm大小,用宣紙製成,上麵一段工整的黑字已褪色模糊,紅色的官印同樣難以辨清。從右上角看起,執照內容為:

“告婦任春燕為×××迷事生辰不幸賣入煙花……人有謂,生為萬人妻,死為無夫鬼,良不需×仰×××××××從良賜其永出水,就上告。順從夫:王狗孩。準此”。

根據殘存的文字不難看出,這個叫做“任春燕”的煙花女子在申請從良嫁人時,哀訴娼妓生活“生為萬人妻,死為無夫鬼”的悲慘命運,要求嫁給叫做“王狗孩”的男子。記者看到,在夫妻兩人各自的名字上還有紅紅的手指印。

據提供這張“從良執照”的韶關丹霞山中華性文化博物館負責人林祥倫介紹,執照上所用墨應該是清朝當時的官用特製墨,所以300多年過去以後,墨跡仍在。

他曾向我國古代性文化研究泰鬥劉達臨教授請教,據介紹,這應該是清朝取代明朝以後的一個民心工程,以合法化的形式將妓女一一速配,以安定統治。

民國時期結婚證用絲綢製成

這次同場展覽的結婚證共有三張,除上述“執照”,其餘兩張分別是民國25年(1936)和民國37年(1948)的結婚證。這兩張民國時期的結婚證大小都跟現在的A4紙相近,證上除有結婚雙方姓名外,還列有男女雙方的籍貫、生辰八字、介紹人、證婚人、主婚人等。

其中,民國37年的結婚證十分特別,由絲綢布製成,來自江蘇無錫,除文字外四周還繡了很多栩栩如生的鴛鴦、魚、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