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國最大的恐怖事件:匪首挾洋人號令北京政府。

(2007-10-09 17:38:11) 下一個
所謂民國第一大案,指孫美瑤挾近百名中外人質,與當時的政府對峙37天。

綁票是匪類生財的古老門徑,土匪、黑幫,以及零星的見財起意的人們,無論智商有多麽低,都很容易想起這樁不花錢的買賣來。綁票的目的,就是要贖金,不要贖金,綁票何為?不過,天下之大,例外的事兒總免不了,民國年間,有一樁大的綁票案,綁票的土匪,就是不要贖金。

1923年5月5日深夜,津浦路一列北上的列車,進入山東境內,經過臨城附近的時候,突然遭遇攔截,車頭出軌,幾百土匪,明火執仗,湧將上來,車上200餘名中外旅客(其中26個洋人,一說35人),除個別逃脫外,全數被掠走,成為“肉票”,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臨城劫車案。

臨城劫車案的黑手,是抱犢崮的土匪頭子孫美瑤。孫美瑤得手之後,將肉票押上抱犢崮,然後放掉幾個洋人女票,下山傳信,提出條件,不要金不要銀,隻要求招安收編,弄個官軍的師長旅長幹幹。抱犢崮是沂蒙山區很著名的一崮,山勢險峻,但山頂卻有地可耕,隻是耕地之牛得在牛犢時抱上去才行,成年的牛,無論如何是趕不上去的,山故此得名,其易守難攻,可見一斑。雄踞於高崖險山之上,押著有二十幾個洋票,孫美瑤自信手裏有牌,官軍不敢把他怎麽樣。在此後的一係列談判中,孫美瑤的價碼一會兒高一會兒低,翻雲覆雨,弄得當時的曹錕政府很是狼狽。



孫美瑤(右)

那個時候,國際上對於這種“恐怖主義”行為,還沒有像今天那樣態度堅定,一致取不妥協主義,而且也沒有反恐的特種部隊,有各種先進武器可以使。西方各國,在事發之後,對自己國家公民的性命,很是在意,一個勁地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隻許妥協,不許弄強,事件涉及國的公使,一日三次跑中國的外交部,像是下命令一樣,要求不惜一切代價,保障人質的安全。說起來,當時當政的直係政權,算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對西方最硬氣的一屆政府(因為民族主義情緒頗濃的吳佩孚的緣故),因此也是得到外援最少的一屆政府,害得政府上下鬧窮,政府各部幾個月開不出工資,北京大街上,盡是討薪的政府官員在遊行示威,駐外使館因經費不繼,紛紛下旗回國。盡管如此,洋人依然得罪不起,對土匪,不能打,隻能談。畢竟,自晚清以來,洋人不僅代表著強大,而且意味著文明,洋人的命,無論如何都是金貴的。山上的土匪,也十分清楚,他們所倚仗的是什麽,他們可以時不時地殺幾個中國的肉票(土票)加壓,卻不動洋票一個指頭,洋票在山上,住的條件都比土票好,還允許洋票有“通信自由”,讓他們寫“匪窟通信”,交到上海報上發表,讓外國輿論壓政府,外國政府再壓中國政府。不過這麽一來,一時間,辦報的和讀報的,都興奮莫名。

唯一讓外國人放心不下的是,當時的北京政府,真正能管的地方並不多,山東地方,說起來並不是直係的地盤,壓力加在北京政府頭上,到底有多大用處,其實是個未知數。反過來,這一點也成了北京政府跟外國人談判的價碼,抵製他們要求對綁匪無條件妥協的壓力。利害相關的洋人,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麵,知道全指望中國政府估計也不行,自己也在想轍,最後還是在上海租界的中國通們厲害,說動了上海黑道很有勢力、後來成為青幫三大亨之一的黃金榮,讓黃親自出馬,帶上各位黑道老大的親筆信,上抱犢崮跟孫美瑤談判。

黑道的麵子要比白道大,事實上,在當時,沒有土匪傻到跟幫會為敵,否則,他們販毒走私的買賣就沒戲了(這可是土匪的最大宗的收入)。黑道中人,溝通起來很容易,黃金榮上山之後,談判漸入佳境,孫美瑤不再漫天要價,山東軍閥田中玉卻得以就地還錢,孫部編成一個旅,由山東地方解決給養,先送上大批的糧食和2000套軍服。1923年6月12日,最後一批洋票被釋放,孫美瑤下山接受改編,一場塌天大案,宣告結束。

不過,孫美瑤的旅長沒有做上幾天,到了年底,他就被新任的兗州鎮守使在棗莊中興公司設下鴻門宴(中興公司有個北方著名的富豪俱樂部,吃喝嫖賭,一應俱全,孫美瑤也是常客),當場,一個石灰包打在孫美瑤的眼睛上(韋小寶的伎倆),被熏得昏頭的他,被一頓亂刀給捅了無數個透明窟窿,腦袋還給切下來傳命各處,孫美瑤的部下,群龍無首,在重兵包圍下,也隻好繳械解散,四散而去,估計大部分還是當土匪去也。

從晚清到民國,是亂世。其實兵和匪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晰,一個地方,當官兵不太能控製局麵的時候,就會有匪類出來“幫忙”,官兵要當家,匪兵也要當家,爭鬥的結果,往往達成一個均勢,各收各的“保護費”,維持一個雖說是畸形的,但也是一種秩序。不見得凡是土匪,就一律燒殺搶掠,道理很簡單,都燒殺掉了,他們吃什麽去?土匪的燒殺,往往針對那些不肯服軟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有地方武裝,抵抗過他們的村鎮,燒殺主要是為了殺一儆百。盡管如此,做土匪的,不管規模多大,最大的心願還是受招安,從非法狀態的收費,轉到合法狀態來。從晚清開始,也的確不斷的有地方官在剿匪不成的情況下,有意招撫一些匪幫,讓他們變成官兵,再去打別的土匪,一如《水滸傳》上,受了招安的宋江,去打方臘。這些受招安的土匪,也在戰鬥中逐漸成長,變成一方具有官方身份的霸主,比如北邊的張作霖,南邊的陸榮廷,都是這個模子,當時有諺曰: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當然,這種情形下的秩序,肯定不會太好了,無論官兵還是土匪,有時紀律都差不多的壞,說匪來如梳,兵來如篦,可能有點誇張,但駐兵與駐匪都時常擾民卻是真實的。那些由匪變兵的軍隊,比如張作霖的奉軍,一直到小張(張學良)時代,還以紀律差聞名,在老張時代,就可想而知了。

不管怎麽說,南有幹帥(陸榮廷字幹卿),北有雨帥(張作霖字雨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各地的土匪,都紛紛效法,也有條件效法。事實上,袁世凱死後,由於混戰不止,各地軍閥,都在招撫土匪,借以擴展勢力,隻是各地有各地的高招,招撫的方式,有收撫的,也有打撫的。不知出於什麽原因,反正在1923年,山東督軍田中玉跟抱犢崮的土匪之間,從原來的相安無事,各管一邊,變成了真刀實槍地對打,兩個混成旅開到兗州,其實,真實意圖是剿是撫,還是以剿逼撫,還真說不清楚,可是,不幸的是,在衝突中,孫美瑤的哥哥孫美珠一個沒留神喪了命,所以,激得孫美瑤使出了拚命的招兒,釀成一場大案。

不過,在那個大家都怕洋人的時代,這招雖然很靈,足以讓官方滿足他的條件,拿到一筆做土匪的都想要的特別贖金,卻犯了大忌,不光是白道的大忌,也是黑道的大忌——不動外國人,免惹大麻煩,黑道白道,殷鑒不遠,都還記得義和團的教訓。所以,事過之後,孫美瑤非死不可,官家即使用上韋小寶的下三濫的招數,也得讓他死。

孫美瑤綁了一筆大票,要到了他想要的贖金,然後全賠了,以後,這種賠老本的買賣,土匪就再也不做了。 (張鳴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