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根係中原
(2007-10-09 17:38:11)
下一個
世界客屬第十八屆懇親大會於2003年10月26~2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大會以“聯誼、尋根、合作、發展”為主題,以弘揚中原客家祖地文化和拜祖尋根為特色,內容豐富多彩,充滿濃鬱的客家鄉情和中原親情。這讓我想起了唐朝魏徵上疏給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話:“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長……知其不可。”所以說,客家人的事業要做大做強,勢必要固根強本。
一、難道真的要做“客”嗎?
中原不但是客家人的根,也是中華民族的根。相傳人類始祖伏羲就在河南沁陽市西北的太行山南麓,與女媧結合,才有人類的息息相傳。伏羲還在此結繩為網,進行漁獵,發明農業,嚐遍百草,發明中藥,因而稱為神農氏。伏羲還被稱為文化創造神,傳說他坐在一座方壇上,聽了八方的樂音,便畫出了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八卦的符號,並能“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發明原始的象形文字符號,所以又稱伏羲為人文始祖。河南省的代稱為“豫”,“豫”由“予”“象”組成,這恐怕與我們人類老祖先於此發明象形文字符號有關。古語有雲:“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因此,不隻是客家人的事業有“豫”則立,不豫則廢;而且中華民族的事業也是如此。
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就建立在中原。相傳舜帝封大禹於夏,即今河南省的禹州。禹在此采用井田製,發展農業生產。“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所以那時的老百姓不叫人民,而叫丘民;那時的夏朝所在不叫中國,而叫禹甸。後來“禹疏九河,瀹濟漯,決汝汶,排淮泗,八年於外,三過門而不入,洪水因悉平,九州致貢。”大禹的兒子夏啟王在昆吾(今河南濮陽)鑄九鼎,代表著九州: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雍州、幽州。而豫州據天下之中,又稱中州。今天的中國,夏朝稱之為九州、九丘、九索、禹甸。從漁獵時代向農業時代過渡,最主要的是把握農時。夏朝發明的夏曆,它把時間的計算由年推到月日,用植物生長規律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和動物活動規律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綜合起來把握時間變化規律。特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運用,不但對當時農業生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今天農業生產仍有重大的貢獻。
如果說夏朝準確地把握了天時的變化規律,那末商朝則把握了地利的變化規律。公元前16世紀商湯王在伊尹的輔佐下消滅了夏桀王,並在河南商丘建都。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商品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商品活動的頻繁也帶來了商朝都城搬遷的頻繁。商朝有七次遷都,但遷來遷去大都在河南境內。盤庚將商都強逼貴族和民眾渡河遷往殷,即今安陽殷墟,使到商朝得以中興發展。傳至帝武丁,使百工到處尋找建築師,在罪徒中找到傅說,於是舉以為相,殷都建設很快就繁榮昌盛起來了。老百姓安居樂業,也不願遷徙。從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沒有發現“客”的原始字形,就說明了那時還沒有客遷、客居的意識。
如果說夏朝把握了天時的變化規律,商朝則把握了地利的變化規律的話,那末周朝則把握了人和的變化規律。周文王姬昌“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他被商紂王關押在河南湯陰的羑裏七年,在此其間把伏羲的先天八卦演易成後天八卦,將伏羲八卦演變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把易經研究的重點由天地自然向人類社會轉變,因而被稱之為《周易》。周武王在薑子牙的輔佐下,消滅了商紂王,建立起周朝,並以文王的《周易》為指導思想,不斷地調整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並由周公製定的禮製固定下來,使得周朝的統治前後延續差不多八百年,為曆朝曆代之冠。
周朝到了平王將都城由豐鎬遷往洛陽便進入東周時期,即春秋、戰國時期。這時期天下大亂,爭城以戰,爭地以戰,中原鼎沸,戰火連天。最先遷徙走的不是客家人,而是廣府人、潮州人。中原的漢族民係先期越過五嶺,來到珠江三角洲開發,成為廣府人。傳說周朝有五位仙人騎著五隻羊口銜穀穗到廣州,這是中原的漢族民係開發廣州的美麗神話傳說。而另一批中原的漢族民係則從福建遷入韓江三角洲開發,成為閩南語係的潮州人。客家人遲遲不想離開中原的家園,直到萬不得已時才最後離開,但來到嶺南那些容易謀生的平原已難於插足,隻得在粵閩贛之間的山區裏,艱難地過著客寄的生活。由於客家人那份牽掛著中原的情感,牢記祖宗的教誡:“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所以客家話保留著周朝國語的音韻,而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
二、“客”從何處來?
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時就開始南來。中國史學界曆來認為“從中原南遷的漢人稱客家”。這裏講的“漢人”應是指“漢族人”,而不是“漢朝人”,因為秦朝的趙佗就到嶺南來開發客家最早的根據地了。秦始皇征服嶺南百越各族後,“謫徙民五十萬戍之”。這五十萬中原人怎樣來到嶺南的?據記載:一條是湘江—靈渠—漓江—西江水路;一條是瀟水—新道—賀水—西江水陸聯運;一條是耒水—湟水—北江水陸聯運;一條是贛江—橫浦(即梅關)—湞水—北江水陸聯運;一條是贛江—東江水陸聯運。西江水係便成了廣州話語係的主要地域,東江水係便成為客家話語係的主要地域,而北江水係則成了廣州話和客家話雜交地域。當年秦始皇五十萬人馬南征時,有一支人馬在江西南部駐紮,在贛江上遊的桃江或貢水濂江、湘水,通過定南水、尋鄔水下東江,應是一條便捷的水陸交通線。趙佗可能就在該地,因此南下後被封為龍川縣令。而龍川一直是講客家話的客家先民在此居住。
東漢末年有一批中原士人到嶺南避難,而真正大規模“客家人”南遷的主要是這三次:第一次是西晉末東晉初的“八王之亂”,又稱“永嘉之亂”,和隨後的“五胡亂華”,即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侵擾中原,他們因避亂而南遷,多棄官攜眷南逃,故稱為“衣冠南下”。第二次是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其發難至稱帝至失敗,所經走的路線,幾乎與客家人南逃路線相一致。第三次是南宋末年,元兵進逼,客家先民從贛南、閩西南再進入粵東的梅州、循州、惠州,當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皆編入“客籍”,這時候“客家”移民湧入,“客”勝於“主”,這就是“客家人”由“客”變“主”的過程,這就是“客家人”的由來。
“客家人”的南下大軍是不斷擴大的,包括隊伍的擴大和地盤的擴大。明末清初,受滿族人入主中原的影響,一部分客家人隨鄭成功遷往台灣。到清康熙年間,因四川長期遭受戰亂和瘟疫災荒,人口大減,清廷發起“移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這又是四川客家人的由來。以客家人洪秀全為領袖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客家人又南遷到海外。目前,“客家人”主要分布於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海南、廣西、雲南、貴州、香港、澳門、台灣等地,以及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毛裏求斯、留尼旺、美國等世界各地。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根在中原。中華民族一萬多個姓氏,起源於河南的有1500多個,而常見的100個姓有73個姓出於河南,占人口較多的陳、林、李、許、蔡、黃、鄭這七大姓也起源於河南。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客家民係近億人,經常回河南去尋根問祖,追流溯源。八十年代,港台鄭氏回河南滎陽拜始祖,台灣蘇姓去豫北臨漳尋祖,新加坡白姓去洛陽龍門拜白居易。九十年代,泰國謝姓到河南唐河、南陽尋根,菲律賓洪姓到河南光山縣問祖,泰國新加坡黃姓去河南固始縣拜祖,而港澳葉姓則到河南葉縣祭拜始祖。
我這個客家人的根也在中原。丘姓的由來,因薑子牙呂尙興周滅紂,周武王封地於齊營丘。其三子穆公紀念父封地營丘,同時齊太公薑尙又給三子穆以領地,名之曰封丘,世居河南封丘縣。越十一代,移居山東,居六代又徙回河南,居十四代,遷至福建汀州上杭,居十六代遷四川,居七代又回遷河南,居六代遷江西石城縣,居九代遷福建寧化石壁鄉,居四代遷廣東梅州。丘氏乃紀念山東營丘,而始於河南封丘,在河南繁衍居住前前後後達三十一代,曆時上千年,號稱“河南堂”。丘氏祖祠門聯:“河南世澤,渭水家聲。”所謂“河南世澤”,就是指丘氏世世代代居住在河南,深得黃河之恩澤;所謂“渭水家聲”,就是指丘氏的上祖薑子牙呂尚在渭水之濱磻溪村垂釣,被周文王得遇拜為師,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佐周滅紂,使周朝始有天下,而丘氏子孫後代不得辱沒上祖薑尚的傳統家族聲譽。
三、“客”到哪裏去?
客家人遷徙、遷徙、再遷徙,客家人南下、南下、再南下。客家人究竟要“客”到哪裏去?看來,客家人首先要明白自已姓“客”,要認真深刻地認識領會好這個“客”字。《說文》釋“客”為:“寄也,從宀,各聲。”非常清楚,“客”字由“宀”和“各”構成。“宀”為“交覆深屋也”:“各”為“異辭也,從口攵,攵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從“客”的文字表麵去理解,還隻是膚淺的理解,必須從“客”的根本意義上去理解。
客家人必須深刻理解生命過客的意義。這是從過程論來認識生命的意義。人生天地宇宙間,本身已是匆匆過客。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做客更是暫時的事,更何況又是“過客”。客家人不斷地遷徙,客寄於陌生的環境裏,要適應新的環境和陌生的人群,就得抓緊時間,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勤奮拚搏,不能有稍微的鬆弛懈怠,時刻處於積極主動進取的精神狀態,這樣才能生存下來,這樣才有生命的意義。
客家人必須有獨立的人格。這是從人格修養來認識生存的價值。“客”字裏的“各”字時刻在提醒客家人必須高度注意人格的修養。由於客家人在戰亂中逃生,為了生存,客居他鄉,寄人籬下,非常容易產生依附、仆從、雇傭的心理,甚而失去獨立的人格。依附在樹幹上的葛藤,由於其根係淺短,無法獨立生長。而客家人的根係在中原,紮根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沃土厚壤中,所以無論移植到粵閩贛的五嶺山中,還是移植到南洋的椰風蕉雨中,亦或是移植到歐風美雨中,都能獨立頑強茁壯成長。
客家人必須處理好主客的關係。這是從認識論來認識自已的作用。“主”和“客”的關係是辯證發展著的。人在天地宇宙間既是“過客”,又是“主人”,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客觀存在和主觀認識。何時何地是“客”,何時何地是“主”,這都由時空和力量來決定的。客家人南遷後“反客為主”是在南宋末元朝初,這時開始(元)南下送(宋)來的。也可以說是曆史上多民族融合給客家人形成創造的機會,最後在蒙古族和漢民族融合時而誕生了漢族民係的客家人。而後客家人遷徙世界各地,和外國各民族融合又壯大了客家人隊伍。形成“客家人”的曆史原因,是中原發生“戰亂”還是“融合”,也不過是從“主”、“客”的角度去表達而已。
客家人必須懂得賓客禮儀。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待人處世的原則。這個“客”字就包涵了“做客”和“待客”兩方麵的內容。“宀”是自已的房子,還是別人的房子。自已的房子接待客人當然要收拾整齊幹淨,進入別人的房子當然要得到人家的許可。“攵”是自已的兩脛走動留下的腳印,還是別人的兩脛走動留下的腳印。也就是說主隨客便,還是客隨主便。“口”是自已的口,還是別人的口,“口”是用來講話和吃喝的。無論是做賓客還是待賓客,繁體的“賓”字,屋子裏都會減少一份貨貝。況且“賓”字音通“彬”,賓客相處,彬彬有禮。客家人在不斷遷徙過程中,不斷做客,,所以“做客”和“待客”水平都在不斷提高。但客家人居住山區後,由於相對封閉的環境,“做客”和“待客”的機會較少,因此容易產生熱情有餘,禮數不足的現象。
客家人必須團結在同一屋簷下,建設好人類的大家庭。“客”字由“宀”和“各”字構成,再加上客家人遷徙居住在山區,容易產生各占山頭,各自顧各的現象。因為“客家人”的命名,並不是以地域性來命名的,所以他們的團結就缺少了地緣的凝聚力。他們隻能靠共同的中原命根脈係,共同的遷徙命運,共同的文化傳統,共同的語言習俗,共同的客家精神,在各地互相鼓勵,努力奮鬥。因此加強客家人的團結就顯得重要,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就是客家人團結的極好形式。身在異鄉為異客,直把客人當親人。不但要加強客家人的團結,而且要加強和客居地人們的團結,尤其在今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整個世界融成一個地球村,客家人更要和全世界人民團結一道,共同建設好人類這個美好的大家庭。
四、“客”往“家”裏去!
客家人是處處為“客”,處處為“家”。“家”字,《說文》釋為:“居也,從宀豭省聲。”家為居住之地,不但要有房子,而且還要馴養牲畜,繁衍人口,發展生產,過上幸福的家庭生活。這是每個人所要追求的最基本生活,處於遷徙客寄過程的客家人尤甚。而贛閩粵客家人對“家”理解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贛南強調的是家居屋藏風水,閩西強調的是家族譜諜世係,粵東北強調的是家門風光體麵。
客家人南遷的主要路線是過長江後,通過鄱陽湖、贛江由贛北溯江而上至贛南。贛南占居江西省南部整個狹長地帶,古代是中原與粵閩兩地溝通的咽喉孔道。贛南西部有羅霄山阻隔湖南,南部有大庾嶺阻隔廣東,東部有武夷山阻隔福建。惟獨西南大餘有長巷,越唐張九齡開辟梅關連通贛粵;東南由石城至寧化石壁也有平地如帶,破武夷而連結贛閩。這些通道不但是客家人南遷的路線,也是先前廣府人、潮州人南遷的路線。所以贛南人的客家文化特點與客家意識比較淡薄,隻知道自已是江西人、贛南人,並不太知道自已是客家人,也不知道什麽是“客家人”。當初來到贛南客居的人,雖然也“作客”,雖然也“為家”,但他們的重點放在“客”字上麵的“宀”,“家”字上麵的“宀”,這個“交覆深屋”的“家屋”上。要建築好家屋,不可不注意到屋藏地理風水環境,所以贛南客家人以“堪輿術”著稱的人才輩出。唐朝被風水界奉為形勢派始祖的楊筠鬆,把為朝廷服務的風水術轉向為貧民,在興國三僚收徒授藝。明朝興國的曾從政勘測修複長城後,相卜勘測了天壇的建築。其同鄉廖均卿勘測明十三陵之首長陵和故宮大皇城的堪址營建。此外還有曾文辿、劉江東、廖伯禹、賴布衣、王伋、李國紀等眾多風水大師。
被稱為“客家搖籃”、“客家祖地”的閩西寧化石壁,有“葛藤坑”的傳說,有力地說明了家族世係傳續延伸的重要性。“在昔,黃巢造反,隔山搖劍,動輒殺人;時有賢婦,挈男孩二人,出外逃難,路遇黃巢。巢怪其負年長者於背,而反攜幼者以並行,因叩其故。婦人不知所遇即黃巢也,對曰:聞黃巢造反,到處殺人,旦夕且至;長者先兄遺孤,父母雙亡,懼為賊人所獲,至斷血食,故負於背;幼者固吾生子,不敢置侄而負之,故攜行也。巢嘉其賢,因慰之曰:毋恐!巢等邪亂,驚葛藤,速歸家,取葛藤懸門首,巢兵至,不廝殺矣。婦人歸,急於所居山坑徑口,盛掛葛藤,巢兵過,皆以巢曾命勿殺懸葛藤者,悉不敢入,一坑男子,因得不死。後人遂稱其地曰葛藤坑,今日各地客家,其先,皆葛藤坑居民。”根據客家人各姓的族譜記載,不少都在寧化石壁作為延續香火的重要中轉站。如管、鍾、鄧、巫、羅、賴、李、陳、雷、丘、伍、楊、溫、歐陽、伊、劉、唐、施、夏、黃、貝、洪、何、吳、孫、曾藍、範、廖、謝、鄔、鄭、薛、張、黎、江、官、蔡、阮、高、滕、蕭、魏、王、盧、傅、方、陰、危、汪、池、徐、熊、萬、丁、沈、易、侯、杜、上官、諶、梁、郭、柳、鄒、甘、周、馬、潘、湯、曹、姚、林、戴、彭、賀、葉、龍、童、繆、刁、程、俞、餘、薑毛、朱、塗、饒、翁、胡、遊、闕、白、袁、詹、嚴、龔、卜、古、房、幸等等。客家各姓氏欲修纂族譜者,不可不與閩西的寧化石壁和上杭等地聯係。
被稱為世界“客都”、“客家中心”的廣東梅州,確實能夠成為客家的代表。梅州客家人對家門風光體麵的追求,一直作為重要的人生價值。“客”字上麵的“宀”,“家”字上麵的“宀”,其讀音和“麵”相通。要能支撐家族門麵的人,關鍵的是要出人才,叫做有頭有臉,叫做麵子大。曆史和現實中客家的頭麵人物,都或出生在梅州,或祖居地在梅州,或祖籍在梅州,這些人物不但鼓勵著無數客家人,也影響著中國,影響著世界。清朝羅芳伯開發加裏曼丹成為大酋長。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國,清廷為之震驚。丘逢甲愛國保台,矢誌不渝。孫中山推翻封建帝製,中華民族開創新紀元。葉劍英參與共和國的建立,並在“文革”中挽救了中國的命運。林風眠用支彩筆,溝通東西方的藝術。李光耀在缺水缺土的新加坡建成了現代化國家,有“國父”之稱。他信總理在泰國以誠信贏得人民的擁護,不斷加深泰中友誼。這些人物的出現,和梅州“華僑之鄉”、“文化之鄉”的傳統是密不可分的。此外,各地不同的客家話口音,皆以梅州的客家話為標準。
沒有女人就不成家。家者,嫁也。孟子曰:“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這裏的“家”就是丈夫。難怪有個女歌星如泣如訴地唱:“我想有個家。”這個“家”絕不是想有套房子,而是想找個男人嫁出去。客家人的“家”,“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應該屬於客家婦女的。”前麵說過的葛藤坑婦女,還有忠於愛情的山歌手劉三妹,救宋帝昺駕的砍草“孺人”婦女,“大腳蠻婆”的洪宣嬌們,都是客家女性的神話。普通的客家婦女,“田頭地尾”、“家頭教尾”、“灶頭鍋尾”、“針頭線尾”,樣樣皆能。客家婦女在世界上,可以說是最能吃苦耐勞、最能自重自立、最重人倫教化、最能團結互助的女人。她們身上是客家精神的充分體現。
五、“客家人”的根本意義“客家人”根在中原,尋根問祖是種標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客家人”的根本意義。“客家人”的根本意義可從如下四個方麵去思考:一是“客家人”的曆史意義。不了解客家人,就無法了解中華民族的遷徙史、融合史。這種遷徙總是不停地進行著,無論其方式如何,也無論其規模大小。直到今天不少中原北方到廣東工作的人,也常常被稱為“新客家人”。正是由於不停的遷徙,造成各種地域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這就不斷地激活了一部中國史。可以說,不了解客家人,就無法真正了解中國。
二是“客家人”的世界意義。客家人改變中原人“入土為安”而成“二次葬”,乃至“九葬九遷,十葬萬年”的習俗,是讓走到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不忘祖先的一種形式。其實,遷徙並不是客家人的專利:從中原遷出的民係到嶺南的更早的是廣府人、潮州人;世界上北美洲的居民大多數是從歐洲移民、講英語的“客家人”,南美洲則是不少西班牙、葡萄牙人“客而家焉”的地方,澳洲更是歐洲和亞洲人客寄之地。客家人強烈的問祖尋根意識,對於世界上“同是天涯客家人”,有著一種共同的通感,有著一種共同的情結。
三是“客家人”的科學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遷徙的工具已從原始的走路、騎馬、乘船,到乘汽車、坐火車、搭飛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遷徙的範圍已不隻天涯海角、五洲四海了,而是要到太空去了。作“客”太空,已成為人類旅遊時髦的話題;安“家”太空,已是發達國家常做的科研課題。到其它星球去作“客”,到其它星球去安“家”,這不都是我們要進行的科研課題嗎?
四是“客家人”的精神意義。“客”往何處,“家”安何方,已是每個人靈魂深處不斷思考的永恒話題。人的價值追求要成名成家,隻有處處作“客”才能成名,隻有象“豕”那樣的繁殖生產能力才能成家。有物質安身的“房子”,有獨立人格的“名譽”,有精神歸屬的“愛情”,有增殖功能的“生產”,這不就是客家的深刻內涵嗎?這不就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嗎?
(選自“廣東人精神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