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色戒》終於在本市露麵了,該片上映為期一周,僅限於downtown一家影院。十天前我便在網上盯著本片的上映日期,今天總算是一包眼福。進場時,站在檢票處的兩位老美,見人便遞上一支鉛筆和一份調查試卷。我匆匆掃了一眼,借著場內微弱的燈光,趕在開場前將前半部分的提問一一打勾,後半部分的問題因涉及到對電影的評價,隻待看完電影後才能完成。
我對《色戒》的關注,源自於電影宣傳的成功和龍應台那篇《我看色戒》的影評文章。一段時間來,無論是華人網站或是報紙,每天均能見到談論《色戒》的文章,其中褒多貶少。篇篇少不了對性的“感慨”,似乎李安的《色戒》基調便是“色和欲”,何況片名本是“色”字當頭呢。
張愛玲一篇看似平淡、卻蘊涵極深、且暗流洶湧、講述年輕女特工和成熟男子的情感糾葛的短篇小說經李安之手被拍得有聲有色,李安通過視覺效果調起觀眾的胃口,這便是李安的高明之處。
說實話,電影《色戒》比我期望的要好,看完後給我的感覺是震撼。震撼於故事結構的嚴謹;震撼於情節編排得井井有條;震撼於一切都順然發生、水到渠成;震撼於李安對原著的領悟,恰到好處而近乎完美到的藝術加工(小說中性的描寫僅僅是點到為止),即多一點則造作,少一點顯不足,同時又保留了張愛玲原著的神韻。
關於《色戒》的評論,可謂百花齊放,不同人的眼裏可以看出不同的效果。媒體中的某些好色之徒便將視線過分的聚焦在床上的巫山雲雨和對電影中激情色惑的聯想。我以為《色戒》並非僅僅渲染色的“香豔”和“欲”罷不能,色欲隻是為王佳芝的悲劇產生和她被強加於身無法把握自己命運之無奈做鋪墊,這就是戒。這個戒來自敵我雙方,當戒被人的本性所“出賣”,破戒之人便注定要釀成人間的悲劇。在此我淺薄的談談王佳芝悲劇的必然性。
王佳芝原本是單純的,單純的一如她的麵孔,難怪李安挑選湯唯時看重的就是那份清純的氣質。王佳芝的可愛在於她的單純,她的單純亦表現在對愛情的執著。因為她單純的暗戀鄺裕民,所以為了成全鄺裕民的愛國大夢,她毅然決然地扮演起色誘漢奸的女特務,甚至因為行刺行動的需要,將自己的初夜交給了令她生厭的梁閏生。鄺裕民也是暗戀著她的,但不敢表達自己的愛意,兩人間的關係便有些朦朧。當她的無私奉獻換來同道朋友背後的竊竊私語和嗤笑時,於是就有了“我傻,反正我就是傻”的覺悟。隨著計劃的逐步實施,王佳芝逐漸由清純蛻變為成熟,她終於明白自己不過是鄺裕民手中的一顆棋子、一道工具,由此演變成對鄺裕民的恨,恨鄺裕民當初的窩囊、虛偽、和行不由衷,恨他跟那些人一樣,讓曾經嫖過有性經驗的梁閏生在她身上教學示範占盡便宜。“三年前你可以的,為什麽不?”這是她對鄺裕民感情的質疑,也是她走向成熟的標誌,鄺裕民的愛情參雜了太多的元素。
王佳芝陷入易先生的情海絕非偶然,她畢竟是一位有著七情六欲的平凡女生,盡管肩負著除奸的使命,但她並非訓練有素的女特工,即便是飽經沙場的老手在感情問題上也難保不出“意外”。所以當王佳芝在6克納鑽戒麵前覺察到易先生破了戒的真心時,愛就成為必然。於是她對易先生的感情強烈到是什麽感情都不相幹了,隻是有感情,為了愛而將生死置之度外。她在捕獲易先生的心的同時,也毀滅了自己。我以為王佳芝並非在意鑽石的貴重,她看重的是易先生的那份心,心到意到,情真則意切。相形之下,鄺裕民的愛顯得如此之單薄,他可以借王佳芝之身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大業。戒指象征著“戒止”即破戒,這便是小說中張愛玲埋下的玄機。鑽石成了王佳芝通向愛情之路,通向背叛大義的破戒之路,通向黃泉之路。色戒,色戒,戒不掉的是王佳芝唯情感是尊、唯情感是大的本性;為鄺裕民的事業她可以獻出自己的肉體,為易先生的真情她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便是王佳芝悲劇人生的必然性......
電影的結局李安處理地比較淒美,更符合人性。刑場上,鄺裕民回頭一瞥是否想表達對王佳芝的歉意之情,此處小說沒有,李安則留下了伏筆......易先生呆在王佳芝住過的房間,撫摸著她睡過的被褥十分的傷感,沉默間透出易先生最終選擇的無奈......
走出影院外麵已是燈火闌珊,霓虹在月光下放肆著,黑暗中是否期許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