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韻

邯鄲學步,永遠不會走出個性;保持真實的自我,低調內斂,讓充滿多變和浮躁的靈魂冷靜;不斷地攝取營養和自我更新,生活才不至於無聊乏趣
正文

海岩的小說和“海岩劇” 之十一

(2008-01-12 18:15:44) 下一個

11.

其實,海岩在創作上取得的輝煌及失敗(如果把他近幾年作品引起的反響低於預期稱為失敗),根源於他個人深刻的自我矛盾。以海岩在酒店業界的地位,以及他僅僅是業餘寫作所獲得的業績,加之“海岩劇”的影響力,無論如何應該算作所謂的“成功人士”,可是海岩本人回應記者說:“我真沒有成功的感覺,我覺得我的人生挺失敗的。”這是謙虛還是虛偽?

從海岩在其他場合透露的隻言片語來看,“人生失敗”的說法既不是謙虛,也不是虛偽,恐怕是緣自海岩個人特殊經曆中難於明言的苦衷。這種心理狀態導致他既要堅守他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又要他的作品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兩者必然會引起衝突。

例如,海岩在與記者書晗談論愛情時表達了如下觀點: 

   “它既有性的吸引,又有情感的吸引,我覺得又有情感的依賴,互相的這種給於和寄托,互相的惦念,那麽,如果放在現在這個時代來講的話,那麽我覺得愛情應該是一個沒有任何交易性質的一個情感的護衛。情感的唯一性的護衛,比如我跟你也可以,我跟他也可以,都可以有情感的護衛,但不是唯一性的,唯一性的就是這種愛情。”

關於愛情的本質,誰也沒有能力把它說清楚,海岩又把他的見解如下補充: 

“你說一談戀愛就說,你家幹麽的呀?你有多少錢啊?你有車嗎?你戶口是哪的,這這這……你說它美嗎?他不美啊。對,你是愛我,你還是愛什麽呀?但是呢,大多數人習慣這個,還沒等你問,他就說我有房、我有車,我有……我媽已經死了,他肯定是這麽說呀。覺得我條件好啊,大家就都習慣這個,那我們就不習慣啦。   

    於是我們能夠理解,為什麽海岩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要寫那種“純美的愛情”,而且他筆下的愛情往往十分極端。愛情問題始終是海岩心中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而目他也明白,他編造的那種浪漫而又虛幻的愛情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結果的,於是他的愛情故事總是以悲劇收尾,盡管他明知這樣做會影響作品的商業效果。

海岩的個性敏感、孤僻、內向,時時表現出一股憂鬱,他對記者坦白:“實際上,我是一個害怕競爭的人,我不願意考試,不願去冒險。”他一再強調他缺乏安全感。他的這種人格特點,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是——從《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開始,他筆下的男主角,沒有一個是硬漢形象。他書中的那些男孩,多有相類的個性:多情、優柔寡斷、軟弱、缺乏頑強與堅韌,等等。海岩不自覺地在他們身上投下自己的烙印。《河流如血》中的陸保良特別集中了這類性格特征。

這恰恰與海岩的文學主張相違。海岩一向強調自己恪守中國文學傳統,反對文壇的“西方化”傾向,反對過分熱衷“邊緣人物”。但是,傳統中國文學中那些有口皆碑的人物主要是一些真正的“男子漢”形象:堅持正義、無所畏懼、誌存高遠、胸懷博大,他們或英勇奮鬥,或忍辱負重,在大事大非麵前決不含糊。金庸深得傳統文學三昧,所以他塑造出肖峰、郭靖這樣一類頂天立地的英雄。而寫平凡的、滿身弱點的小人物,乃至邊緣人物,是西方現代文學的興趣所在。其實,海岩的幾個人物——《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中的呂月月、《拿什麽拯救你,我的愛人?》中的龍小羽,正是“邊緣人物”。

說實在話,我比較喜歡的海岩作品,除了《玉觀音》,就是《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和《拿什麽拯救你,我的愛人?》,就這三部小說和同名電視劇值得一看。我這樣評價的理由,前麵已經分析了。

我並非說海岩其他的作品一無是處,我隻是為海岩遺憾,如果海岩思想深刻一點,如果他不是過分追求商業化價值堅持“罪案加愛情”模式不放,他本來是可以寫出更好的作品來的。以《平淡生活》為例,丁優的遭遇——她在鄉下無法立足跑到城市,她求職被協迫做商業間諜,為了公司生意她被迫陪客戶遭到性虐待,她的善良被同鄉、同學、親戚利用……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可以把故事寫成悲劇:丁優黯然告別城市;也可以寫成丁優在城市裏頑強地生存下來,貧窮然而獨立自尊。如果寫得好,故事未必不感人,也會有一定社會意義。而海岩一門心思圍繞丁優的畸戀大做文章,從十四歲寫到二十歲,又加上那種不可置信的殺人案,故事的味道全變了,這樣的故事有意思嗎?這樣提高了收視率嗎?

我讚賞這一點:海岩的作品主要人物基本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如《河流如血》中陸保良與李臣、劉存亮、菲菲一起生活的那幾段戲,表現了他們的掙紮與無奈,表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生活選擇。其實從這些段落裏,我體會到身為富人的海岩多少有一些悲天憫人的情懷。但是海岩應該想一想,憑那些不著邊際的愛情故事、那些不著邊際的罪案,就能夠給這些為生存而掙紮的年輕人“被撫慰的快感”嗎?所以,我個人認為,海岩應該對以往的創作做一個反思與檢討。但是他會這樣做嗎?

海岩似乎具有雙重性格表現。從他對許多記者談話的材料看,當他情緒高昂時,他充滿自信和自負,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當他情緒低落時,他會流露出難於掩飾的自卑,這裏不說具體例子了。我記得海岩曾對記者講過一句名言:

   “說我好的我能聽上兩三遍,說不好的我會馬上讓他打住。我不願意聽別人的批評,多聽聽誇獎的話,生活會變得更美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