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的天空

在墨爾本的生活,廚藝,家庭,孩子。這裏的歡樂,憂傷,淚水,歡笑。一切的一切。
正文

Trick or Treat-和女兒墨爾本首次的經曆

(2007-10-31 15:42:54) 下一個
        “今天才是真正的萬聖節。”“好啊,我可以扮巫婆咯 。”上周六10月27日,我們專門到Bentleight參加當地一年一次的由American Food Co牽頭舉辦的萬聖節活動。小朋友除了可以沿著Centre RD的商家Trick or Treat,扮相最出位的還有獎品的。到了,我們先去了Party Shop買些鬼節的行頭。選來選去,女兒選中了一個帶假發的巫婆帽,剛買女兒就馬上就戴上了應節。我們還買了些其他的雜物,一個粘粘乎乎,流血的眼球,一個旋轉的發光小燈飾。可惜,那天我們去的太早,下午2點左右,街上的惡鬼並不多啦,想象都知道,惡鬼要晚上才出現的啦,活動是到深夜1點結束的。天氣又賊熱,等不到那麽晚了,我們隻好早早打道回府。女兒一直覺得不過隱,總想找機會再ShowShow她的巫婆樣啦。

           吃完飯,我例行去後麵的橫街雜巷跑步,今天還多了一個任務,偵察那家派糖啊。我們今年剛過來,第一次在國外過萬聖節,還不懂當地的習慣。最簡單的判斷,誰家裝飾了萬聖節的飾物,就會派糖咯。可惜,跑了一圈,隻有一家有裝飾。但話說後來,總比沒有強吧。寶貝隻要能夠親身經曆,那就可以了。

           7點半,女兒全身武裝好,巫婆帽配上她銀灰色的裙子(人家自己搭配的),還有模有樣的啊。“好,出發。”一聲令下,我們就意氣風發地出發了。



           首先,當然是偵察好的目的地啦。走過去,看到那家的隔壁還更熱鬧,7,8個大人在院子裏,不知道在討論些什麽。我們按原計劃行動。交代了女兒,她就直直地去敲那家的大門了。女兒5歲,從小到大,性格像男孩子,不知道害怕是什麽,膽子挺大的。邦邦邦,聽到門內有嬉戲的聲音。沒反應呀,再來,女兒已經按響了門鈴。“Treat or trick。”“好的,來啦。” 女主人應聲而出,看到女兒的扮相,還讚不絕口,女兒在她的糖果盒裏選了幾個糖果,放到自己的包包裏。“如果知道鄰居喜歡這個節,我會辦得更好些。”“是嗎,謝謝啦”。出來第一家,因為女兒的扮相,隔壁那家的幾個人都注意到這個可人兒了。我正猶豫他們是否也派糖,這家的女主人就發話了,“過來這邊,小甜心”,我和女兒穿過院子裏的幾個人,走到她家門口,主人很快包好一大包糖果,還幫忙放進了寶貝的袋子裏。“你女兒是今天過來的第3個孩子。”女主人說,“謝謝啦”。我們又順利在第二家討到了糖果。“我們順著這條巷子一直走完,如何?”“好呀”我們又出發了。不遠處,我們碰到了群在媽媽帶領下討糖的孩子。我們也興奮起來,趕快加入過去,我們互道了“Treat or trick”。他們媽媽招呼寶貝過去,在她的糖袋裏,抓了把糖塞進寶貝的袋子裏。看來,如果有下次,我也要隨身帶些糖果派給看到的孩子啦。“這邊已經走到頭啦,我們沿著那邊回家吧。”“好的。” 這時,寶貝也積累了敲門的經驗啦。“屋子黑黑的,沒有燈光的就不用試了。”“對,隻有籬笆開的,房前開燈或隻關著紗門的就可以進去。”“對呀。”在路的這邊,我們又成功的敲開了兩家大門。一家給了一個啤酒型似的玩具。一家更搞笑,開始他們不明白,還好是年輕人,解釋後,他們找不到糖果,就給了寶貝2元硬幣。我趕快還給他們。“謝謝,這隻是應節鬧著好玩而已,不能收錢的,謝謝啦。”轉了一圈,還好啦,我們首次討糖的成果如下:收到糖果3家,收到玩具1家,收到硬幣一家(已退還)。看來這區的美國人比較少拉,過這節的家庭並不多。

          一回家,寶貝就迫不及待地給爸爸顯擺。她最愛不釋手的,不是那些花花綠綠的糖果,而是那個神秘的啤酒瓶樣的玩物。因為有根繩子在上麵,還以為是煙花呢。“爸爸,我要玩這個。”老公認真研究了上麵的說明,原來這是個派對用的小禮花。“好,大家都到客廳來。”老公拆掉了瓶子底部的蓋子,用手一拉繩子。波的一聲,一串五顏六色的彩紙噴到了空中,又紛紛揚揚地漂到了地上。“好漂亮啊。”  女兒將地上的彩紙揀起,撒在自己的頭上,“漂亮嗎?”“漂亮!”我們的首次的Treat or trick,就在這禮花的暴響中,順利結束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