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愷钜——改命造運,廣結善緣

一個人的命,從出生那天起,從東向西而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關於姓氏合一

(2010-05-17 05:11:02) 下一個

 

  姓氏合一,在中國姓名製度中導致一係列的變化。
  由於秦代之後姓與氏沒有區別,導致了人們在理解先秦時代人的姓名時往往姓氏不分、姓氏混淆,或者把姓當成氏、把氏當成姓,以至於說不清究竟是氏還是姓,這一點在談論傳說中的帝王姓氏時體現得尤為明顯,如黃帝的姬,究竟是姓還是氏,如果說是姓,則炎帝與黃帝同母所生,應當同姓,因為《左傳》說:"因生以賦姓",但炎帝卻姓薑而不姓姬。史書上關於黃帝又有軒轅氏、帝軒氏、帝鴻氏、有熊氏、縉雲氏等名號,這些是姓、是氏、還是名,都爭論不休而無定論。即使博學多識如太史公司馬遷,也分不清姓與氏的關係了。他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寫道:"黃帝二十五子,得勝者十四人。"據《索隱》注,這十四人共十二姓,即姬、酉、祁、巳、滕、(艸鹹)、任、荀、僖、姞、依,如果說這十二姓是姓,則不應與黃帝之姓(姬)異,因為姓是血緣的標誌,但十二姓中除姬外,其他十一姓都與姬異姓,如果這十一姓果真是黃帝的後代的話,它們應該是氏,而不是姓,當是黃帝族的支係分離出去獨立成族之後獲得的氏號,所謂"胙之士而命之氏"也,因此,司馬遷稱這十二氏為姓,顯然犯了姓、氏不分的錯誤。另外一個可能是由於漢代已經姓氏合一,因此,漢人在用""字與""字時已不加區別,正如今天我們通稱姓氏一樣。司馬遷在《高祖本紀》裏就說:"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姓劉氏。"既是姓劉,又曰劉氏,顯然是""""二字未加區別。然而,""""二字通用,用於秦之後的人名則可,用於先秦時代的人名,則要犯"曆史性"的錯誤。
  姓氏合一導致中國人名字結構的變化,使中國人的名字在秦漢時代就已定型,至今未變。先秦時代,人(主要是貴族)有姓以記血緣,有氏以記家族,因此,先秦時的名字是由姓、氏、名(字、號)三部分構成的,而且在具體的稱呼中,姓、氏、名(字、號)三部分的順序並不一致,有時又字、名並舉,字在名前。但到姓、氏合一之後,以上三部分結構就演變為姓、名(字、號)二部分結構了,姓名結構一般為姓在名先或姓在字先的形式,且名、字一般不並舉。戰國時出現的這一姓名組合形式到秦漢時代就完全穩定下來了,之後,曆經二千年的曆史風雨卻未有任何改變,而且,一些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民族也逐漸推行了此種姓名體製,采取了漢姓漢名。
  姓氏合一還導致了新的表示家族地位高低手段的產生。本來,在先秦時代,姓標誌血緣,而氏則體現了家族的權力、地位,因此也就體現了家族等級地位的高低。戰國時代之後,舊的以土地占有為基礎的封建世襲製度雖已崩潰,但新建立起來的專製製度仍是一種等級製度。秦、漢之後,雖沒有了公卿大夫士、公侯伯子男之類的等級差別,但社會上仍存在著士與庶、主與奴、官與民、城與鄉等的差別,人與人之間仍存在著基於財產、名望、血統等之上的貴賤高低之分,這些等級差別必然要以一定的符號象征係統表現出來。從戰國到西漢,舊的姓氏製度雖已蕩然無存,但與之相關的以血緣論貴賤的觀念依然存在,如起身草莽的劉邦本是一介匹夫,但他成了漢高祖之後卻與陶唐氏(即堯)搭上了親戚。據說,上古陶唐氏之後因居於劉地,因以劉為氏,劉氏後裔劉累,為夏朝十三世王孔甲馴龍禦龍,被賜氏禦龍氏。劉累之後分為兩支,一支食邑於範,是為範氏,後來成為春秋時晉國的世族,而留在秦國的一支,仍姓劉氏。劉氏在戰國時隨魏遷到大梁,後來又遷到豐地,劉邦即其後代。這一血統譜係說得頭頭是道,誰又知道不是劉邦為了證明自己是名門之後所編造的鬼話。西漢末,王莽為了篡權也如法炮製,竟胡編亂造把自己也說成了堯舜之後,這樣一來,王氏與劉氏同出堯舜,本為一家,因此,王家替劉家當皇帝,就不算篡位了。總之,秦漢時代,世襲製崩潰,血統雖已不再是權力的基礎,但權力仍需血統的辯護和證明,姓氏則是進行此種辯護和證明的手段。
  到東漢後期,一種類似於先秦世襲製度的門第製度建立了起來,門第製度源於漢代開始的察舉製度。在先秦,官位是由世族大姓世襲的,卿大夫之家世世代代都可以任卿大夫。漢代由於已不存在官職的世襲,國家為選拔官僚人才而推行"察舉"製度,即令各地官員在當地發現、選拔品行優異的人才擔任各級官僚,量才而用,這就為平民百姓打開了晉身之階,布衣而為卿相,如公孫弘等,一時成為美談。但察舉製度在施行過程中,難免蛻變,因為選拔推舉的權力既然掌握在官員手中,他們自然就會舉人唯親,而不是舉人唯賢,營私舞弊在所難免。於是,天下仕途又漸漸為一些豪門大族所控製,出現了"累世公卿"的現象。如東漢的袁氏家族四世出了五位公卿,此種"累世公卿"與先秦的世襲製度異曲同工,而累世公卿之家與先秦的世族並無區別,成為準貴族,門第勢力因此就養成了。從東漢直到唐代,門閥製度盛行不衰,門閥製度發揮了命氏製度在先秦發揮的作用,即區別姓氏的貴賤高低。在門閥製度中,姓和先秦的氏一樣,有高低之別,有國姓、郡姓、州姓、縣姓等不同級別。因此東漢之後,編撰姓氏書風行一時,目的是通過聯宗敘譜,維護世姓大族的地位和權力。尤其是到曹魏時代,製定九品中正製,各州郡由有名望的人擔任"中正",負責甄別當地各姓氏的高低貴賤,並劃分為九級,以備朝廷選擇官員參照。
  由此可見,姓氏合一之後,雖已無區別貴賤的氏,但姓仍與貴賤地位難分難解地交織在一起。在中國曆史上,姓氏始終就不單純是一個家族的符號標誌,而總是或隱或顯地反映了社會的權力結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