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包餃子了

(2020-10-29 21:46:11) 下一個

      我是北方人,北方人包餃子,不是多稀奇的事,尤其是在今天。但我從小手拙,到如今做飯依然不是我的長項。生為山東人,小時候真的幫媽媽包了不少餃子。媽媽通常會說,嫚,把肉剁了,把菜切了,嫚,你來擀皮!我都是照媽的吩咐去做,菜啊肉啊剁得細細的,餃子皮盡量擀圓了,外邊稍薄中間稍厚。有時在媽的允許下,我也學著包幾個,總是放不了多少餡,瘦瘦長長的,醜得很。至於技術含量稍高的和麵、調餡,媽媽從來沒有讓我插手。而這也是如今讓我頭痛的兩點。

      來加十幾年,自己包餃子的次數屈指可數。亞洲店裏的速凍餃子,雖然比不得媽媽包的美味,好歹煮煮即可,不費時不耗力。為數不多的幾次嚐試自己包,和麵時總是不知該放多少麵加多少水,水是溫水呢還是冷水。麵和軟了,擀的時候要加輔麵,不然粘擀麵仗,如果餡再不夠細,餃子皮就容易破,最後下成一鍋糊塗湯。麵和得太硬,皮就不好擀,餃子下出來口感也大打折扣,不是有那麽一說嗎,軟麵餃子硬麵湯(麵條)。調餃子餡也大有學問。我隻知道媽媽如果包白菜豬肉餡的餃子,她會買帶點肥的五花肉,跟蔥薑一起剁細了,跟同樣剁細的白菜心放一起,加點油、味精、鹽、五香麵、醬油,充分攪勻。至於這一“點”具體是多少,全憑經驗,憑感覺。記得媽媽攪拌餡時,不時地夾起來聞一下,就知道鹹淡。在我看來,真的很神奇。我幾次包的餃子,餡淡肉柴皮厚,根本談不上美味。哎!不提也罷!

       今天閑來無事,決定再試。買了絞肉,娃娃菜。網上查了,冷水和麵,麵和得剛剛不粘手,麵醒著時,娃娃菜洗淨,切細,撒點鹽,稍候擠下水。跟絞肉、蔥薑末放一起,加油,麻油,攪勻,鎖住菜裏的水份,再加適量的鹽,味精,五香粉,味極鮮,再攪拌均勻。好了,開始包!這次皮擀得薄,餡也沒出水,包得還算順利。水開下餃子,再開,加些冷水,三次冷水後,餃子出鍋!嚐了一個,頓時心花怒放,跟媽媽包的味道一樣哎!從此不怕包餃子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