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的欲望和快樂

活了這麽多年,才發現自己是這麽的感性,讓我的眼睛帶著你的心去飛。
個人資料
正文

月紅變季紅 之三 逍遙遊

(2007-12-10 14:43:33) 下一個

月紅變季紅  之三 逍遙遊

    判官不知道你對動物的預產期有無了解:貓,63天;孵雞蛋,21天;虎,105天;兔,28天;人,280天。這些天數都有一個共同點:7天的整數倍。為什麽這麽湊巧?

不是湊巧,都是月亮惹的禍。

把月亮的28天圓缺畫為一個正鉉曲線,波形的上升,下降,到達極致,下探低穀,每一小段正是7天,對應著一個生命節律的重要單位。可見月亮對我們的影響(及我國奔月工程之重要,嘻嘻)之大。

美國哈爾貝克教授從五十年代起,花了三十多年作了個試驗,發現了人體激素分泌的晝夜節律和七日節律,憑此一項,創立了時間生理學,隨後提出時間病理學,時間藥理學,時間治療學,創建了《時間醫學》雜誌,被稱為“世界時間醫學之父”。但他到目前都未發現人體內那個控製著七日節律的生物鍾實體,雖然鬆果體,腎上腺皮質都參與控製七日節律的形成,但都不是問題的切點。

《傷寒論》第八條“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行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講的就是病理的傳遍規律,強調的是7天。現代臨床上自愈性的一些腸傷寒,病程34周,也是這個規律,沒有抗菌素的情況下,醫生要做的,就是叫護士好好護理,不要發展為其他感染,就無大礙。

但我們的老祖宗們沒有這樣提,用的是另一種語言:“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水,此其生數也。如此則陽無匹,陰無偶。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於是陰陽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謂之成數。(唐.孔穎達《尚書正義》)”其中代表水火的六和七,在《黃帝內經》裏是這樣對應的:“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這些話,讀起來太“形而上”了,沒有十分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抽象思維能力,是難以理解的,加之新文化運動提倡的“以我手寫我口”和漢字的簡化運動,讓傳統的文字幾成天書。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習以為常;春(分)耕(立)秋收,六十甲子,我們見慣不驚,這些晝夜節律,七日節律,四季節律,年節律,六十年節律,都在《黃帝內經》裏找得到根據。 

莊子在《逍遙遊》裏有段話:“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翻譯過來:眼界智慧小的,理解不了眼界智慧大的;壽命短的了解不了壽命長的。怎麽知道的呢?早上長出,見了陽光就死的‘朝菌’,不知道一天的時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蟪蛄’,不知道四季的更替,這就是(因為生命限製)壽命短的了解不了壽命長的(見地的道理)。我們將已有2500年的傳統中醫與以1858(距今快150年了)年德國病理學家Rudolf Virchow的《細胞病理學》(西方現代醫學的理論基礎標誌)的西醫比較,是否有些不公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判官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七葉一枝花的評論:

漢字簡化,有優有劣,不能蓋棺定論。但稱之“偽科學”卻如果不是對科學的本質無知,就是被科學嚇破膽的繳械投降之舉,要不就是對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如北洋政府教育總長旺大(上“棥”下“又”)之壯士斷臂,忍痛割愛之理性決策。

後麵對文章都會涉及到。
七葉一枝花 回複 悄悄話 確實所謂的現在文字文化,讓我們對傳統文字成了天書了.也正因如此,才有那麽多人把中醫理論想成是偽科學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