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際

為了真實,痛恨欺詐
正文

神州七號中國的驕傲4

(2008-09-29 02:12:40) 下一個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一、中國航天事業的進程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古籍中記載了許多與飛行有關的神話傳說和繪畫,“嫦娥奔月”是人類最古老的登月幻想。現在仍在使用的帆、舵、風箏等是古人在長期生產活動中利用風力和水力製造的生產工具。中國的風箏和火箭是世界共認的最古老的飛行器,這些發明和創造都顯示了古代中國人民出眾的智慧和才能。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化和其他國家的古代文明共同孕育了現代航天技術的萌芽。

 在近代,中國人民也為航空航天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誕生之後,中國許多的仁人誌士為振興中華而熱心發展航天事業。從1887年,華蘅芳製造中國第一個氫氣氣球到1949年這一段時間裏。盡管條件極端困難,中國的航空事業還是獲得了一定的發展。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50年代中期開始的,1956年,中國製定了12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把火箭和噴氣技術列為重點發展項目。同年建立了第一個導彈,火箭研究機構,1958年把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列入國家科學規劃,組建機構開展空間物理學研究和探空火箭研製工作,並開展星際航行的學術活動和實驗設備的籌建工作。中國航天事業在創業之初經曆了經濟上,技術上的種種困難。經過艱苦奮鬥終於在19602月發射成功第一枚探空試驗火箭,同年11月又發射成功第一枚自製的運載火箭。19646月發射成功自行研製的第一枚運載火箭,在60年代後期又研製成功中程和中遠程運載火箭,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於60年代中期製定了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空間計劃。1968年組建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19704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製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衛星的國家。197133日發射成功的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向地麵發回了各項科學實驗數據,正常工作了8年。19751126日首次發射成功返回式樣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成了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19805月,向南太平洋發展大型運載火箭取得成功。1981920日首次用一枚大型運載火箭把三顆空間物理探測衛星送入地球軌道,198210月從水下潛艇發射運載火箭成功。198448日,發射了一顆對地靜生軌道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416日衛星定點於東經125°赤道上空。

 198510月,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共發射了17題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這些衛星為地質、測繪、地震、海洋、農村、環境保護等國民經濟部門空間科學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資料。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已用於國內通信廣播和電視節目傳輸,對改善邊遠地區的通信和廣播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一係列航天活動,中國已經建立了各類人造衛星。運載火箭,發射設備和測量控製係統的研究,設計、試驗和生產的基地,建成了能發射近地衛星和對地靜止軌道衛星,擁有光測,遙測和雷達等多種跟蹤測量手段的灑泉和西昌航天器發射場;組成了由控製中心,地麵台站和測量船構成的衛星測控網,造就了一支富有經驗的航天科學技術隊伍,從而有能力不斷開拓航天活動的新領域。

 中國航空航天工業在國防,國民經濟和科學研究直接服務的同時,還努力 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推廣和轉移先進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效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