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鷹:佛學家,你可以談談宇宙與佛的理論嗎?
佛學家:可以
佛學和宇宙
一、從康德的碑文談起 在西方哲人康德—天體演化“星雲說”的提出者的墓碑上,鏽刻著他發表過的一部著作中這樣一段文字 : “有兩種東西我們愈經常愈反複思想時,它們就給人灌注了時時更新、有加無已的驚讚和敬畏之情 : 頭上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律。”
說起來,無論東方人還是西方人,自古以來,人們都麵對同一個宇宙,可能由於地域文化的差別,在曆史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宇宙圖像。對中國人來說,儒釋道文化如三足鼎立,形成了東方特有的一種傳統文化。近年在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回顧與反思中,不少學者對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一一佛學宇宙論發生了濃厚興趣。
中華書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團結出版社等新近出版了一係列佛經 ( 文白對照 ) ,為學者們提供了方便。筆者近年來研讀了一些佛教經論典籍,對於其中有關“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緣起性空”等宇宙觀有了初步了解。在管窺其自然哲學蘊涵時,將其與近 ( 現 ) 代科學宇宙論作了初步分析和研究,下麵向讀者作些簡介
二、
“世界”和“宇宙” 稍有佛學常識的人知道,佛教經卷非常浩繁。據有關統計,到唐代開元年間已集佛經 1076 部,總計達 5048 卷之多。目前,由中華書局出版的 ( 中華大藏經 ) 已陸續出版了 60 餘冊,此書總數 420(j 餘種,總計 23000 卷,分正、續兩編,分裝 220 冊分期分批出齊,估計全部出齊要到 2000 年了。 ( 中華大藏經 ) 稱得上世界上收羅最為豐富的佛典。
最初使筆者驚奇的是,在諸多的佛經中卻找不見“宇宙”這兩個字。後來才知曉,原來佛經中的“世界”指的就是人們常說的“宇宙”。梵語中的“世界”寫作 kadhatu ”,含有時間和空間的雙重意義。在古希臘那裏,“宇宙”一詞即意為“秩序” ( 含有和諧之意 ) 。佛教著名經典之一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中是這樣為“世界”下定義的 :
“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 ; 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由此可知,這與中國古籍 ( 屍子》一書所言“宇宙” ( “四方上下日宇,往古來今曰宙” ) 意思相接近。東漢張衡說,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也與佛家的“世界”定義相近。這是從字麵上看,事實上,佛家所謂“世界”實際上指的是人生宇宙與自然宇宙圓融的“萬有世界”,即“有情世界”。
漢譯佛經《長阿含經》、《世紀經》等經論中有較多的關於“世界”的描述。古印度人認為,地、水、火、風是構成一切物質的基本元素,故稱為“四大” ( 梵文 atuxman) 。其秉性是地性堅硬,水性潮濕,火性溫暖,風性流動。佛教認為,若世界上缺少四大就不會構成有形的“色” ( 意為物體 ) 。也就是說,世界上一切有形的物質都是由四大和合而形成的,包括人的身體亦如是。例如 ( 圓覺經》卷上中雲 :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吒 ; 發爪齒,皮肉筋骨,體腦垢色,皆歸於地 ; 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 ; 暖氣歸火 ; 轉動歸風。”佛學對“世界”本體的描述,繼承發展了古印度傳統的自然哲學思想,以地水火風“四大”構成“世界”物質的基本元素。後來,大乘佛學所講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物質,而是泛指物態的現象,即認為“四大”本性是空,無有自性可得,宇宙萬物均是因緣 ( 條件環境等 ) 集合而有,人們所認知的宇宙萬物隻是四大的生滅變化而已,包括人類本身,能覺、所覺屬同一“世界”本體。
“佛” (Buddha) ,意為覺者、覺行圓滿者,又稱為“人天導師”。據有關學者考證,釋迎牟尼佛 ( 即佛組 ) 在世時,印度流傳的宇宙理論有數十種之多。關於佛經,看起來是佛對弟子的說教,而其實際意義還遠不止於此。釋迎佛出於慈悲度眾生離苦得樂的本懷,在傳布教法時為了方便說“法” ( 修行之道理 ) ,沿用妙演了印度傳統文化。後世佛弟子則從佛的基本教義出發,創造了一個以人生宇宙為主體並與自然宇宙結合的、意蘊奇特的宇宙圖像—“三千大千世界”。
三、 無限宇宙與“大千世界”
在北京雍和宮中存有佛教宇宙模型(銅製)—須彌山與四大洲的描繪。人們日常說的“大千世界”起源於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理論。圖1和圖2引自佛典《大方廣佛華嚴經)(共80卷)卷首“法界安立圖”(上海佛學書局出版)。須彌山在大海之中,它為一小世界的 中央;山的四麵有四大洲:東勝神洲、南賭部洲、西牛賀洲和北俱盧洲;四洲處於大鹹水海中,其外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層層圍繞,最外是鐵圍山。在須彌山中間,四方有四大王眾天的住處,太陽與月亮在山腰環繞照耀。在山頂,帝釋天與四方各八輔臣共治,所以稱為切利天(三十三天,以有三十三個天國而得名)。切利天以上為空居(天宮在虛空中),依次為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四天。這種宗教化的世界,顯然與現代科學認知的世界不同。據台灣佛教印順法師研究認為,須彌山中的“須彌”(梵語須彌廬),其與“喜馬拉耶”的梵語相合,而喜馬拉雅山確實是世界屋脊。
從四洲到梵天(“梵”有清淨之意),亦即圖1中的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佛教名為“一小世界”;這樣的一千個小世界,上有二禪天統攝,名為“小千世界”(圖2);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名為“大千世界”,上有四禪天統攝。由於大千世界是積累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構成的,所以這層層組合的一大千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的稱謂,在佛經中稱三千大千世界為“要婆世界”(梵語為lokadtu),意為“堪忍世界”,係指釋迎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由佛經中的描述可知,類似的婆婆世界是無量無邊的。例如(佛說阿彌陀經)中有“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裏說的“佛土”,即佛所住、所教化的世界—三千大世界。
佛教所提出的宇宙空間婆贏的,即宇宙並非是三千大千世界,而是由無數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構成的無限時空。佛經中有許多關於宇宙的藝術虛構,其說法堪稱一絕。例如經中稱三千大千世界如徽塵、如恒河沙數,所以也稱其為“十方微塵世界”,或塵數世界。宇宙茫茫,無邊無際,正如《法華經》中所言,世界“無量無邊,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
遠古時代的人類,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製,對宇宙空間的觀測僅憑肉眼直觀感知,因而極大地限製著人的觀測視野,有限的宇宙模型應運而生。例如出現於我國周朝的蓋天說以及古希臘人的“水晶球”宇宙理論,均屬於宇宙有限論。亞裏士多德就說過,“在有限世界之外,既沒有空虛,也無時間。”雖說“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宜傳的“宗教的想象和虛構”,但是在當時曆史條件下,它卻鮮明地揭示了宇宙的無限性,其氣勢非同一般的宏觀假設,因此它顯得自然合理,深刻地啟發人的思維,盡管佛教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等說法並不符合世界的真實情況。
在佛家典籍中,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不過是須彌山四周的四大部洲中的南部洲而已。
佛陀在遠古時代所說出的“現代科學發現”其實很多,例如他說道一滴水中也有數量數不清的生命。這在那個時代來講,豈不是任任何學者都難以置信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