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際

為了真實,痛恨欺詐
正文

神州七號中國的驕傲3

(2008-09-29 02:09:32) 下一個

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張毅)自1956年以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仿製到自行研製,走過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階段。50年來,中國航天不僅研製成功了多種導彈武器係統、運載火箭、應用衛星,還成功地發射了載人飛船,實現了中華飛天夢,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科學進步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做出了突出貢獻,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回顧中國航天所走過的50個春秋,中央做出的一係列重大規劃和決策,在中國航天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50年代做出發展“兩彈一星”的決策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百廢待興。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從國家長遠發展戰略考慮,毅然做出了兩彈為主、導彈第一的決策。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誕生。為了加強對兩彈事業的統一領導和決策,1962年12月14日成立了中共中央專門委員會。正是由於這一英明而偉大的決策,才有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後,隨即仿製成功了從蘇聯引進的P-2近程液體彈道導彈、“543”地空導彈、“544”海防(岸艦、艦艦)導彈,還相繼研製成功了自行設計的中近程液體彈道導彈、中高空地空導彈、岸艦和艦艦飛航導彈等,邁出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一步。

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八屆二次會議上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偉大號召,隨即在1958年7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了專門研究人造衛星的581組,將其作為1958年的頭等任務,組織專家製訂《發展人造衛星規劃(草案)》,並開始進行人造衛星方案及其預先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還進行了探空火箭的研製與發射。

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聶榮臻副總理等,麵對當時封鎖、包圍和威脅的形勢,親自為國防部五院確立了“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的建院方針。在這個方針指引下,中國航天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裏由仿製跨入了自行研製,不斷戰勝重重困難,自主創新,發展壯大,走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60年代做出“八年四彈”的決策

 1965年3月20日,中央專委會議原則批準了七機部《地地導彈發展規劃》(“八年四彈”規劃)。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時間內,研製成功用於“兩彈結合”的增程的中近程液體彈道導彈,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導彈。這個規劃在執行中雖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幹擾,有所拖延,但“四彈”的目標都已完成,不僅使我國國防實力得到了實質性增強,而且使我國航天科技工業基本形成體係,為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與物質基礎。

   “四彈”的研製成果,還衍生出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運載火箭,促進和帶動了我國人造地球衛星技術的發展。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拉開了中國航天活動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我國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首次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並於11月29日成功回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爾後發展出長征二號係列運載火箭和係列返回式遙感衛星。“八年四彈”規劃與決策功不可沒。

   70年代做出開展“三抓”任務的決策

1975年,在當時國防科委主任張愛萍將軍的主持下,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和反複的討論,製訂了我國戰略導彈和航天技術新的發展規劃,確定了我國80年代前期主要的發展目標(即“三抓”任務):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液體遠程彈道導彈、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試驗通信衛星、從水下發射固體推進劑的戰略導彈。1977年9月黨中央正式批準這一規劃。

1980年5月18日,由我國本土向南太平洋發射的遠程運載火箭準確落於預定海域,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1982年10月12日,我國首次成功地進行了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1984年4月8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將我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4月16日,試驗通信衛星成功地定點於東經125度赤道上空,並成功地進行了通信、廣播、電視傳輸試驗。至此,我國80年代前期的戰略導彈和航天技術三項重點任務圓滿完成,使我國戰略核導彈和航天技術跨上了一個新台階,有些技術已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的行列,如多級火箭技術、一箭多星技術、低溫高能發動機技術、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技術、衛星返回技術、衛星控製技術、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測控技術等。

 80年代做出了“新三星一箭一論證”的決策

1984年,當時的航天工業部組織科技專家和管理人員,開始進行中國航天新規劃的醞釀工作,經過反複研究討論,最後形成了“新三星一箭一論證”的規劃,即在90年代前期研製成功東方紅三號中容量通信衛星、風雲二號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資源一號衛星,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開展載人航天技術方案論證和關鍵技術預先研究。1986年,國務院批準了這一規劃。與此同時,也製訂了其他航天型號的發展規劃。90年代以後,中國航天所取得的一係列新成就正是貫徹執行這些規劃和決策的結果,使我國航天技術在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服務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尤其是開展載人航天技術的論證及關鍵技術預先研究工作為後來的載人飛船工程的立項和研製工作奠定了基礎。

   90年代做出載人航天工程的決策

1992年,中央專委會議同意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黨中央從國家、民族利益的高度,從凝聚民心的高度,決定發展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

從1999年至2002年,我國成功地進行了4次無人飛船的發射和回收試驗。2003年10月15日,長征2號F運載火箭騰空而起,托舉著神舟5號飛船升空,將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遨遊,並按計劃從太空平安歸來。2005年10月12日,神舟6號飛船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兩位航天員發射升空,成功地進行了一次雙人五天的太空飛行,航天員首次進入軌道艙生活並開展科學試驗活動。10月17日飛船順利返回地麵,載人航天再奏凱歌。

   21世紀初做出實施探月工程的決策

 2003年9月,國防科工委向中央專委匯報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具體思路》,2004年1月,國家正式批準我國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將我國第一個月球探測工程命名為“嫦娥一號”工程。探月工程將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繼“兩彈一星”、載人飛船之後的第三個裏程碑。

    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統一領導下,製訂了一係列規劃,並適時地做出了開展多項重大航天科技工程的決策,正是由於這些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研製工作的開展和完成,才使我國航天成為自主創新的先進行業之一,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提供了良好的服務,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軍事效益

(四)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一、中國航天事業的進程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古籍中記載了許多與飛行有關的神話傳說和繪畫,“嫦娥奔月”是人類最古老的登月幻想。現在仍在使用的帆、舵、風箏等是古人在長期生產活動中利用風力和水力製造的生產工具。中國的風箏和火箭是世界共認的最古老的飛行器,這些發明和創造都顯示了古代中國人民出眾的智慧和才能。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化和其他國家的古代文明共同孕育了現代航天技術的萌芽。

 在近代,中國人民也為航空航天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誕生之後,中國許多的仁人誌士為振興中華而熱心發展航天事業。從1887年,華蘅芳製造中國第一個氫氣氣球到1949年這一段時間裏。盡管條件極端困難,中國的航空事業還是獲得了一定的發展。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50年代中期開始的,1956年,中國製定了12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把火箭和噴氣技術列為重點發展項目。同年建立了第一個導彈,火箭研究機構,1958年把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列入國家科學規劃,組建機構開展空間物理學研究和探空火箭研製工作,並開展星際航行的學術活動和實驗設備的籌建工作。中國航天事業在創業之初經曆了經濟上,技術上的種種困難。經過艱苦奮鬥終於在19602月發射成功第一枚探空試驗火箭,同年11月又發射成功第一枚自製的運載火箭。19646月發射成功自行研製的第一枚運載火箭,在60年代後期又研製成功中程和中遠程運載火箭,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於60年代中期製定了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空間計劃。1968年組建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19704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製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衛星的國家。197133日發射成功的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向地麵發回了各項科學實驗數據,正常工作了8年。19751126日首次發射成功返回式樣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成了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19805月,向南太平洋發展大型運載火箭取得成功。1981920日首次用一枚大型運載火箭把三顆空間物理探測衛星送入地球軌道,198210月從水下潛艇發射運載火箭成功。198448日,發射了一顆對地靜生軌道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416日衛星定點於東經125°赤道上空。

 198510月,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共發射了17題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這些衛星為地質、測繪、地震、海洋、農村、環境保護等國民經濟部門空間科學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資料。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已用於國內通信廣播和電視節目傳輸,對改善邊遠地區的通信和廣播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一係列航天活動,中國已經建立了各類人造衛星。運載火箭,發射設備和測量控製係統的研究,設計、試驗和生產的基地,建成了能發射近地衛星和對地靜止軌道衛星,擁有光測,遙測和雷達等多種跟蹤測量手段的灑泉和西昌航天器發射場;組成了由控製中心,地麵台站和測量船構成的衛星測控網,造就了一支富有經驗的航天科學技術隊伍,從而有能力不斷開拓航天活動的新領域。

 中國航空航天工業在國防,國民經濟和科學研究直接服務的同時,還努力 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推廣和轉移先進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效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