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際

為了真實,痛恨欺詐
正文

與佛學家對話4

(2007-10-24 11:07:15) 下一個

六、科學與佛教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這些成就都是我們的驕傲。依據古書的記載,我們的祖先尊崇月亮為天神;而現代人類卻已經登陸月球,在上麵漫步。人類可以在宇宙飛船待上幾個月,探測遙遠的星球。所有這些“奇跡”都是得力於科學知識和技術。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處處都離不開科技。不久,我們將會崇拜科技。早期的征候是我們將尋求科學的支持,證明我們的宗教正確無誤和不可或缺,而且要使宗教現代化,趕上潮流,受人尊敬和信仰。
  因此,不少有心人士,無論僧俗,都在從事一項愚蠢的努力,企圖證明佛教是一個科學的宗教。不錯,佛教哲學和現代科學之間,有若幹相通和類似的地方,從知識的層麵來看,這種現象很能夠鼓舞人心,引發興趣和令人興奮,甚至令人大吃一驚。但這些都隻是周邊的東西,並未觸及佛教的核心。
   1
原子

  讓我們簡單介紹這些相通和類似的地方:
  公元第四世紀的無著菩薩,是一位偉大的大乘佛教哲學家。他在提到原子(paramanu)時說,原子無色身(nihsarira)。原子的認知,一定要透過物質的最終分析。現代物理學中的原子觀念,與一千六百年前梵文佛典的定義相同。
 
 有一位科學家朋友曾經邀請我參觀沙克雷,這是距離巴黎不遠的核子研究中心。我曾經向該中心的物理學家,提到佛教的原子定義,問他們有什麽想法。他們說,即使是到今天,他們仍然沒有超越這個定義。不錯,他們都同意,原子沒有色身(物質的形狀),不能看得到或觸摸得到,它的存在必須用心構思,它是一個觀念。
  這位公元第四世紀的佛教僧侶,對於原子的界定,竟然這麽接近現代物理學,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他不是科學家,對物理學也沒有興趣。他是一位修行人、哲學家,見到諸法實相而已。他如何獲得這個定義呢?他並沒有藉助任何精密的儀器。他所使用的“儀器”,正是透過禪定所開發和淨化的智慧。

2、空間和時間

  根據無著菩薩在《攝論》中所闡釋的佛教哲學,時間隻不過是為了無盡因果所立的假名而已。無盡因果的一切活動,則都是在空間中發生,換句話說,時間離不開空間,無盡因果的一切活動才能夠發生。一切活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時間絕對無法獨立存在。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即使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科學家都很難理解,無著菩薩早愛因斯坦16個世紀,不就是後者的預言嗎?愛因斯坦說,時間不是分離的實體。時間和空間彼此相關,層層交疊。在相對論中,談空間不能不談時間,反之亦然。也就是說,時間不能夠單獨存在。佛教更進一步指出,有一種境界是超越因果和超越時空的。那就是最究竟、最絕對的“真理”,稱為涅板,超乎物理學的範疇。
  十九世紀以前的科學家,無法理解相對論的觀念,把這個世界看成是一部機器。藉著量子力學的出現,宇宙的機械觀就要進一步放棄了,尤其是在原子和次原子的層次。新出現的科學觀點,不再把世界看成是由獨立物體組成的機器,“而是有機的整體或網路、關係網,並以非常重要的方式把觀察者包括在內。”
   3
佛教沒有新鮮事

我願意再強調一次,最新科學的世界觀,對佛教哲學來學,並沒有什麽新鮮,因為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早就在他的緣起論或緣生論中,說得既清楚又正確了。根據這個理論,整個世界包括我們的生命在內,是一個互相關聯的網,也就是一個因果網。一件事物的生滅,完全決定於其它事物的生滅。整個宇宙的一切,不論是有情世間或器世間,都不能獨立存在;沒有那樣東西(即使是小如粒子)是孤立的。一切現象,一切事物,包括我們的生命在內,都是互相依存、互相關聯的。
  4
世界隻是一個觀念

讓我們回到原子的觀念。原子是看不見、觸摸不到,隻能夠用心構思的觀念。因為世界是由原子所組成的,所以究竟說來,世界也無非是觀念。在現代科學出現以前的許多世紀,無著菩薩的弟弟世親菩薩,早就說得很清楚了。世親菩薩也是公元第四世紀的著名佛教哲學家,他根據佛陀的原始教義,發展出唯識哲學。這一派佛教哲學發展到了顛峰,很詳細地說明整個宇宙隻不過是假名或觀念。它更進一步假設,不僅是外在世界,就連我們的內心也都隻是一種假名或觀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