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餌隨談

隨便寫寫自己經曆與感想
正文

認識<<皇帝內經>>

(2007-10-05 09:24:22) 下一個
<<皇帝內經>>簡稱為<<內經>>,是由<<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構成. 通行本共含十八卷一白八十二篇,十四萬多字. 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這本書的名字, 但很多做中醫的也許都沒有真正研讀過,時常是這裏看到一段,那裏聽說一些,經常是從中醫課本或有關中醫的文章中理解<<內經>>,人雲亦雲. 而不做中醫的,更不明白<<內經>>到底在講什麽,是什麽樣的一本書,隻知道做中醫人的動不動就拿<<內經>>說事. 這裏就談談我對於<<內經>>的看法,希望給不熟悉<<皇帝內經>>的人,有個基本的了解,而對於有中醫文獻基礎的,可以有一個探討。

對於<<皇帝內經>>最早的成書年代,現在基本共識是大約西漢時期,也就是兩千多年前,由於曆史原因,今天我們所能看到通行本<<內經>>的文字內容,和兩千多年前,已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原因是古代的書靠手寫在絹上或竹刻相傳,數量不多, 不容易保存,加上自然災害,戰亂等其他人為原因, 造成文字等的缺失及亡散.

<<素問>>的原書早已失傳. 在南朝(6世紀)時期, 全元起是第一個已知的對<<素問>>訓解的人, 他的注本是以當時還存在的早期傳本<<素問>>9卷為祖本. 當時已經缺失了第七卷,所以實際上總共是8 卷70篇. 全元起本基本上保全了<<素問>>的原貌. 現在通行本的<<重廣補注皇帝內經素問>>是唐代王冰(公元762年) 以全元起本為主要底本, 對<<皇帝內經>>從新較注的. 因為王冰本身受到道家的影響,他打亂最早<<素問>>的原文,從新編排改編,主要表現在增補卷篇,調換篇序和更改篇名. 其中所改的地方,很多有主觀隨意之處. 另外加上運氣七篇,而成為八十一篇(其中有兩篇隻有名目,沒有內容).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通行本<<素問>>。

<<靈樞>>在曆史上書名曾稱為<<針經>><<九墟>><<九靈經>>等. 由於年代久遠和曆史變遷, < <靈樞經>>宋代以前的版本都已亡佚. 現行的< <靈樞經>>是南宋(公元1155年)的刊本.

<<皇帝內經>> 是具有思想指導和理論體係的醫學巨著. 各篇獨立成論,每篇論及一個或多個問題,幾乎涉及古代生命科學的所有方麵. 其中多方麵論述了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預防,攝生等問題. 具體反映在中醫的陰陽五行,藏象,經脈針刺,病因病機,病證,診法,論治,攝生,運氣等學說中. <<內經>>還含有涉及與醫學相關的邊緣科學, 諸如天文,星象,地理,社會人事與心理等內容. 全書充滿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 總結了古代對於人體科學,防病治病的認識. 由於<<皇帝內經>>的內容,相當於一本論文集, 不是成於一人一時,所以在內容上有相互抵觸的地方,反映了在醫學學術上不同流派的經驗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內經>>, 要發展中醫, 更要注重的是從古代文獻中汲取寶貴的醫學經驗財富, 而不是要去證明古人理論的正確性, 要不然, 再過一千年, 還在沒頭沒腦地要發現經絡.

大多數的通行本因為版本的不同,還有一些可以原諒的小差異,隻是有的版本純粹是為賺錢而來,最差的一本是我見過中英文對照板賣給美國學中醫的學生的,很多斷句都有問題,對於古文的理解更是錯誤百出,怎麽可能對學習中醫會有好的幫助。

對於和中醫相關的人事來說, 讀<<皇帝內經>>,不光是需要好的古文基礎,還需要好的版本,建議通行本結合段逸山,黃龍祥,趙京生,李鼎等各位先生的著作,會對認識<<內經>>有很大的幫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