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鬥樓裏的故事 (3) 我認識的摩門教
(2008-08-29 06:49:12)
下一個
在中國就聽說過猶他州的摩門教,知道摩門教提倡一夫多妻製。沒想到我住的樓裏竟有兩戶。
在一次樓裏的聚會上認識了一位媽媽,她的小孩和我的隻差幾個月。很自然的我們約了兩個孩子的Play date. 所謂Play date就是兩個孩子一起玩,大人在一邊看著順便聊聊天。後來我們成了好朋友. 大家一起帶孩子去公園,練瑜珈,上健身房。一星期一次晚上幫對方看孩子,這樣夫妻兩個有機會出去消遣一下。如果誰家有點事,把孩子送到對方家就可以去辦事了。這就是有近鄰朋友的好處。
聊天中才知道她是摩門教教徒。出於好奇,我問了她很多問題.通過她,我對摩門教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摩門教正式名是"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除聖經外,他們還讀摩門書。他們信上帝,基督同時認Joseph Smith是他們的先知。他們自己認為他們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枝。一夫多妻製早在一百多年前已被摩門教放棄。摩門教教徒不抽煙不喝酒也不喝咖啡。他們非常重視家庭概念,相信一世夫妻,世世夫妻。提倡女的早結婚,多要孩子。男子滿18歲後要出外傳教兩年。有錢的人家自己出錢傳教。沒錢的教會給錢傳教。無論貧富,傳教時生活費大家都一樣。傳教前去猶他總部培訓3個月。培訓後被送到指定地區傳教。兩人一隊。同進同退。吃一起,住一起,形影不離。每晚9點半必須回住處休息。兩年中不得與家人見麵,隻可以通少數的幾次電話. 我的兩位鄰居當年一個被派去波蘭,一個被派去意大利。在歐洲傳教是非常難的。因為大多數歐洲人信基督教,不信摩門教。傳教成功受洗的很少。我想傳教經曆是對人很好的曆練。這也就是為什麽美國公司多願雇摩門教教徒作銷售.多少和這傳教經驗有關.
如果一個人入教受洗了,他的受洗文件會送到猶他總部備案同時會得到一個入教的號碼(跟社會安全號似的)。一個人入教後會每周參加當地摩門教教會活動。他們遵守嚴格的十一製(10%收入交教會)。有趣的是他們的主教,參士(HIGH CONSUL)都是兼職的。所有的人都有正式工作。教會事務全部是在業餘時間完成。教堂講經都是教友輪流上台講的.我的朋友是女青年會的主席。她的任務是每星期組織一次女青少年活動。我朋友的丈夫是參士。參士每星期開會決定教會裏大小事宜。教會活動占去了他們大部分業餘時間。我很欽佩他們這些虔誠的教徒。
現在大家可能會問:那她有沒有拉你信教?我的回答是:沒有。 在我們認識的初期我就告訴她:我有精神追求但不入教。我認為"佛,道和上帝"實際上說的是一回事。所謂"覺悟佛性", "歸於道"和"信上帝"就是放棄自我,相信那些自我不可控製的力量。比如相信人,相信時間,相信自然規律. 在這基礎上我認為對人有愛心,行善不求回報是兩大重要做人準則。我信的這些符合任何宗教的基本教義。既然大家信的道理是一樣的,入不入教隻是參不參加社交俱樂部的問題。我喜歡結交不同類型的朋友,所以不入教對我而言更自由。
有一次我的朋友打電話要我去她家吃晚飯並介紹我認識幾個朋友。去了一看,4位年青傳教士在她家。3個白人1個中國人。他們都會說中文,是被派到中國城傳教的。白人中有1個中文很好,他的父親曾是住香港的外交官。他在香港生活了幾年。那中國傳教士姓姚,杭州人,26歲。1年前去瑞士留學,在那兒入教。後來自願申請傳教,被派到紐約。因為傳教士生活清貧又都剛離開家不久。本地教友輪流請他們到家裏給點招待。大家吃完飯後,按傳統由一位傳教士講一段聖經。講完後他們問我有什麽感想。我就用佛教中對等的教義給他們解釋了一下。他們聽了都覺的很有意思。最後我對他們說"知道你們傳教很不容易。很多人不理解。隻要作你們該作的事,不問結果。時間會告訴你們--你們沒有浪費生命"。這是我唯一的一次接觸傳教士經曆.
Last word: I'm very lucky to meet those neighbors. They are all very nice. All I want to say: when we open mind to understand others, we will find out that people are mostly in common no matter what race, religion or sex ori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