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工程師獨立創業之法則(二)
(2010-10-05 23:42:58)
下一個
事例二:自由職業者C從設計、開發到運行管理,C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現在每年的年收入在1000萬日元左右。C是在1998年從一家中堅軟件企業辭職、開始自己個人事業主的生涯的。(日本的企業按經營規模分大手、中堅和中小企業)。
辭職的原因是因為上司的變動,忍受不了新上司“不給安排活兒”。
C當時隻有28歲,對自己的技術能力很有自信,加上朋友中也有不少創業(開公司)或做個人事業主(自由職業者、個體戶)的,極大地鼓勵了他的信心。他決定不考慮再就職,一心想要自己做點高技術的東西。
話雖如此,畢竟做公司職員每年有500萬左右的穩定收入,而一旦獨立,一切就要從零開始了。所以辭職前,C還是很認真地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比如,與原公司的關鍵人員一個一個地打招呼、希望退職以後還能夠拿到一些業務委托;預先製作好個人的新名片、發給原公司內的、客戶的相關人員等等。
作為個人事業主獨立之後,C一點不敢放鬆,一邊做著從原公司拿來的活兒,一邊開始尋找新的機會。隻要有時間,他就把推銷自己的郵件依次地發往東京圈的各家中小型係統開發公司。每一家公司,他都仔細地分析該公司的業務內容、推測他們會有什麽樣的人才需求、然後把自己可以提供什麽樣的服務介紹過去。
這樣的郵件發送了不下100份,但一點回音也沒有,而原公司委托的業務也接近做完了。這時候,是一位朋友救了他。因為有熟人介紹,C才得到了一個為期半年的購物網站構築的項目,合同金額500萬日元。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煎熬,C深切地感受到了手裏沒有項目的痛苦,他決定要擺脫對朋友介紹的依賴,擴大營業渠道。他一麵到各種人材派遣會社進行登錄,一麵不再依靠效率低下的郵件聯係方式而開始直接找客戶登門營業。而對工作的種類也不再挑剔,隻要有活兒什麽都肯幹。
隨著活兒慢慢地多起來,C遇到的合同糾紛也多了起來。最讓他吃驚的是,開發完成納品之後、被單方麵地扣除合同金額。
那是一個小規模的開發項目。客戶的負責人看起來挺忠厚的一個人,所以合同也沒簽就開工了。想不到這就是災難的開始。開發過程當中的式樣變更是家常便飯,甚至到了交貨的前一天還發生了大變更、而且不追加開發費用。C花了一個通宵趕工,終於按時交了貨,並收到了對方的驗收測試通過的電話。
沒想到過了幾天,C收到客戶的郵件:原本約180萬日元金額的開發費、客戶隻打算支付1/3左右。C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連忙打電話去詢問。由於先前反複的隨意的式樣變更,程序裏發現了沒有預料到的新問題,在客戶公司裏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不過,這個問題C早有預見、並曾經提醒過對方責任人,看起來對方這是在轉嫁責任了。談判的結果,最終C隻拿到了160萬。對這個結果C並不滿意,但也隻能接受。
除了這樣的合同糾紛,C還遇到過人材派遣會社少付他工資的事情。“自由職業者被人輕視啊”,C隻能向律師尋求幫助。一封要求支付餘額工資的律師函,讓對方乖乖地支付了拖欠的140萬工資。
自由職業者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需要麵對各種不合理的難題。想要成為自由職業者,必須對這一點、具備強烈的認識和覺悟。這是C深切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