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911事件看美國中北部區域文化之三:複仇心理

(2005-02-07 21:37:43) 下一個

我從小就在講究複仇的中國傳統文化裏熏陶,有關複仇的格言隨口就可說出一籮:報仇雪恨,有仇必報,父仇子報,有仇不報非君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以牙還牙,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單是我,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那些快意恩仇的曆史故事、武俠小說、影視作品總是最受歡迎的。從掘墓鞭屍到株滅九族,從“痛打落水狗”到“對待敵人要象秋風掃落葉般無情”,中華文明裏處處滲透著報仇的動機、報仇的決心、報仇的殘酷、報仇的快意。

其實,複仇心理每人都有,這是一種原始的感情,有時還是一種野蠻的欲望。用這種非理性的衝動來處理現代社會的多邊關係就常常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去年10月29日西安西北大學的幾位日本留學生演出下流短劇。這麽簡單的事情竟然可以發展到大規模示威遊行和毆打傷人,可見國人心中對日本人有一團複仇的怒火還沒有熄滅,一有借口就要噴發而出。

九一一事件發生後,有一些美國人也在心中燃起了複仇的意識。所幸的是,事態並非按照西北大學學生的思維慣性發展,阿拉伯人沒有被大範圍地歧視,伊斯蘭教也沒有受到明顯的排斥。何以如此?以下僅以我居住的城市為例簡介美國式的“思想工作”。

我所居住的城市基督徒占人口的 80% 以上。雖然遠離紐約,但悲劇發生後也有短時間的群情激憤。市政府立即采取各種疏導措施緩解複仇心理。我就參加了九一一幾天之後的一個大型的露天燭光晚會。市長和政商各界顯赫也來參加,已退休的一位美國前總統因身體欠佳不能親臨,就送來了約10分鍾的錄音講話。市長作主導發言。整個燭光晚會的主題除了對死難者的哀悼,就是大談民族和睦、善待阿拉伯人、不要排斥伊斯蘭教等,以穩定民心。市裏的許多教堂在悲劇發生後第二天就開放給廣大市民進行特別的宗教祈禱活動,為人們提供發泄悲憤的場所,以穩定民情。與此同時,當地電台和電視台紛紛邀請宗教領袖和恐怖主義問題專家出麵談話,解釋恐怖主義與伊斯蘭教的根本區別。

上述措施之所以行之有效,我認為還與基督文明的內涵有關。《聖經》裏要求人們去愛自己的敵人。我問過幾個美國人能否做到“愛製造九一一事件的恐怖分子?”他們認為自己雖然很難做到這一點,但不會刻意去尋找阿拉伯人報仇。出於根深蒂固的法製觀念,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肇事者應該受到法律的製裁,所以他們支持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而且這還有助於進一步防止恐怖分子再次襲擊美國。有趣的是,這裏有很多人反對伊拉克戰爭,布什總統兩次到訪都遭到反戰人士的示威抗議,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容我以後再談。

20049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