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家有興趣,就加點內容.再說"張學良可殺,蔣介石可敬"

(2007-12-02 12:33:41) 下一個
這一年的九月,國民黨內劍拔弩張,反將和擁蔣派正準備開打.共產黨正在一邊忙著擴大地盤,一邊醫治戰爭留下的創傷.這時東三省傳來了對中國曆史影響巨大的”九.一八事變”.日本關東軍占領沈陽.這突如其來的大事變一下子影響了國內的政治走向.

“九.一八事變”是在日本朝野都認為,日本的未來在中國.隻有占領中國才能養活日本,才能使日本成為與美國分享天下的大國的背景下,由關東軍裏軍階比較低的少裝派軍人擅自發動,而後由司令部長官認同,並順勢發展的事變.

時任關東軍司令的本莊繁(55歲)就曾在1931年8月3號,即獲得任命的第三天,在日本國內的一次高級軍事會議向陸軍大臣南次郎呈遞了一份他經多年調查研究後所寫的”國策獻章”.他在獻章中寫到:

“本莊深知帝國之永久存在,必須乘此世界金容凋蔽,蘇聯五年計劃尚未完成,中國尚未統一以前之機,確實占領我經營三十年之滿蒙,並達到大正七年出兵西伯利亞的目的,使上述各地與我朝鮮及內地打成一片,我帝國之國基使能鞏固.為此,本莊謹依調查所及而予詳陳.

夫中國之複興,蘇俄之存在,美國在太平洋之西侵,均與我帝國立國政策不能相容.但欲阻止美國勢力之西侵,必需首先充實,鞏固帝國之陸防,和保持獨立的資源.故與美國作戰之前,必須先使帝國的軍事力量在蘇聯,中國占得優勢地位,使蘇,中兩國一蹶不振,既或不能全殲,亦可使其在短期內不能對我攻擊或有複興之機會.然後我帝國可獲得廣大新占領地區的豐富資源以充實海防,為驅逐美國勢力於夏威夷以東,此時菲律賓將歸我管理,而西太平洋上亦無人能與我抗衡.美國勢力東去.英國在新加坡,香港已不足為患,不久亦將為我海軍所撲滅,而中國的南海亦將為我所管領.如此,中國已在我掌握之中,因而統一全亞,征服歐洲,均不難實現. ….”

這是一篇不錯的國策,就拿現在的眼光看也不失為上策.但可惜的是貪心不足蛇吞象,最終落的身敗名裂.其實一百多年以前,日本隻認得中國,也學清朝,采取封關鎖國政策,隻和中國通商.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後,美國也效仿英國打開日本的門戶.1853年,美國海軍東印度艦隊司令貝利率艦隊開到日本江戶灣,打破日本的防守.在美國的軍事壓力下,1854年,日本被迫與美國簽定<<日美和親條約>>.在此以後又陸續簽定了片麵的最惠國待遇協定,關稅協定等條約.並取的領事裁判權.從此日本被美國奴役和壓迫,隻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也不能擺脫小妾的身份,這就是日本民族的悲哀.

日本少壯派軍人認為政府上層人士官僚,昏庸,貪汙腐敗,收受中國官員的賄賂,因而不能鄰導日本. 這些少壯軍人急欲實施強國之路,卻錯誤地把侵占中國當成第一要務,而不是采取與中國聯合的辦法.從而使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國家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以關東軍參謀板垣征四郎大佐為主的幾個激進的少壯軍人,聯絡了日本國內和關東軍裏的幾個少壯軍人準備發動事變,逼迫日本政府采取行動.事間原定在9月28日.但是他們的活動中國方麵及日本政府方麵都與所察覺.住沈陽的日本總領事林久治郎對關東進的反常情況已有所聞.9月15日林久治郎又給幣原喜重郎外相發去密電稱:沈陽附近的關東軍有集結跡象,而且從倉庫裏取出彈藥等物資.似有軍事行動.收到此電,幣原外相立即向陸軍大臣南次郎提出質問,並認為軍事行動不符合內閣確定的由國際協調為基本原則的方針.在外相的質問下,南次郎和參謀總長金穀範三商量,決定派作戰部長建川美次少將前往東北,去製止關東軍的任何擅自的軍事行動.


建川於九月十八日到達本溪,板垣征四朗前去迎接,並打探出建川此行的目的.到沈陽後將建川安置在柳町旅館派上崗哨,叮囑建川不要外出,以免遇到危險.他急急忙忙聯絡參與事變的其他人.通報情況,並說此事不能再拖,必須立刻行動,否則明日建川傳達命令就可能幹不成了.

參與陰謀的人遂決定當晚發動事變.由河本守墨少佐帶領七個日本兵在柳條湖附近炸鐵路,其他幾個隸屬守備隊的中佐分別帶領各自的中隊想沈陽和東北軍北大營靠近.聽到爆炸聲即開是攻擊.當晚9點20分,爆炸發生.關東軍開是攻擊北大營.

你可能有個疑問,發動事變為什麽要炸鐵路,炸鐵路和事變有什麽關聯.因為這段鐵路歸日本所有,鐵路沿線是日本的勢力範圍.炸鐵路是製造一個中國向日本挑釁的假象.造成日本兵動武的借口.這就是為什麽非要先炸鐵路的原因.

當天夜裏11點46分,板垣等人才向遠在旅順的關東軍總司令裝本繁報告.這時候沈陽附近已經是跑火連天了.板垣征四郎是怎麽向裝本繁報告的不得而知.但是知道裝本繁當即下命令讓駐守遼陽的關東軍主力,向沈陽進攻,占領沈陽,並要求住朝鮮的日軍派兵支援.

而這時東北軍的司令張學良,正在北京協和醫院住院戒毒和治療性病.當天晚上正在戲圓子裏看戲.對事變毫無準備.接到東北邊防軍參謀長榮瑧的報告後,驚慌失措,早已被日軍嚇破了彈膽的他,隻知道哀嚎著:不要抵抗,決對不要抵抗.要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在這裏我們必須澄清一個事實,那就是蔣介石絕沒有給他發過不抵抗的電報.張學良在晚年多次澄清這一事實.在沈陽的榮瑧隻好命令北大營的東北軍:不要抵抗,把槍放庫裏,大家挺著死.

說到張學良不得不多說幾句.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成了東北軍的總舵手,也是一方諸侯,少年得誌,上麵也沒人管著了.所有紈絝子弟的毛病都染上了,抽鴉片玩女人.像他這的地位,又加上二十幾歲的年齡,本也無可厚非.隻是不要把他吹的太聖潔.他決不是個厲精圖治的主.隻是有點江湖義氣.幹什麽事都是一幅好漢做事好漢當的江湖氣概.完全沒什麽謀略.從”九.一八事變” 到”西安事變”就可以看出他的水平和能力.想到那兒做到那兒.

當時屬於張學良基本隊伍的兵力就有二十五萬左右,加上東北各省歸他指揮的兵力合一起有三十萬上下.而且裝備精良,各式飛機有一百多架,幾百輛坦克,幾千門大炮.
雖說他為了幫蔣爭霸中原,開進關的部隊有十五,六萬人.但是,事變之日,張學良留在東北的軍隊還有十二,三萬左右.而且大部分就駐防在遼寧.沈陽附近有兩萬兵力.

再看看日本當時的兵力.日本當時全國的兵力隻有二十二萬五千人,飛機六百架.海軍不在討論範圍,先不去說它.當時在東北的關東軍隻有一個第二師團一萬零四百人左右.而且這些兵力還分住幾處,關東軍司令部在旅順.第二師團師團部在遼陽.另外還有一個守鐵路的守備大隊五千人.事變發生後從朝鮮曾援來的第39旅團也隻有4000人.所有兵力加一起也就是兩萬人.

如果張學良堅決抵抗,不用動用關內的部隊就可以將關東軍消滅.就是與日本整個國家對陣,張學良也是有本錢的.張學良的兵工廠,已經在造飛機,且不說他能造多好的飛機,因為飛機當時還不是決定戰場勝負的因素.說他造的大炮,已經可以造24公分的榴彈炮,這是當時世上最好的炮,日本也不過造同樣的炮.整個東北無論從人口,土地麵積都足一和日本一拚,何況還與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背靠一個反日的蘇聯.真是全東北起來抗戰,不但可以得有軍需物資的援助,實在頂不住時還可以利用蘇聯的領土做回旋.這些設想都不是枉語.是很現實的.要知道七七事變後,國際上真正支持蔣介石抗戰的就是蘇聯.所以說張學良就是頭任人宰割的豬!還不如三國時的劉表.

日本的野心路人皆知,可是他就是沒有一個宏圖規劃.事變之前也有征兆.不但日本有情報,國民黨也有情報,張學良也是有情報的.榮瑧多次向他報告各種征兆.但是他一味的醉生夢死,無所處置.他就是一個無理想,無報負的庸才.現在共產黨一味的捧他就是因為後來他搞的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的命.但是從當時的國家角度來講他是有罪的.
套當時常用的一句話就是:殺張學良以謝天下.當時如果是張作霖在,絕對是要拚一下的.張作霖視東北為生存的本錢,是他幾十年心血,出生入死打出來的,離開東北到了關內他就沒了根.同是綠林出身的馬占山抗日的行動就是佐證.但是對張學良來說就是”崽賣爺田心不疼了”.

說說國民黨吧.”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全國各階一片抗日的呼聲.國民黨政府麵臨很大的壓力.已經四分五裂國民黨的內部的有識之士也在思考聯合.作為中國實力人物的蔣介石,對抗日感到無力.國家遠沒有實現統一,自己真正嫡係的部隊也就十幾萬人,真正控製的區域也就是長江中下遊地區,而麵對的是,1,兩廣的反蔣軍隊和政治勢力;2,”近西北”反蔣的馮玉祥舊部;3,”遠西北”象西藏,新疆,青海更是遠不可及;4,北方是獨立為政的閻西山,加上剛剛從名義上歸順而實際上根本指揮不了的張學良;5,西南方獨立王國的雲南,貴州6,四川不聽招呼的軍閥劉文輝,楊森;7,再加是贛南閩西的紅軍;沒一個跟他是一條心的.說句話就能把全國統一起來,談何容易?.當你有錢有槍的時候,表麵上還聽你的,真到打敗的時後,抄後路的可都是這些人.不但有這些政治上的不利形勢,而且當時還在發生了天災.長江下遊八省遭受水災,各省都在向政府要錢,要物賑災.蔣介石太需要時間讓他去整治國家了.

所以蔣把和平的希望,把不全麵開戰的希望寄托在國聯身上.9月21日,蔣介石在南京國民黨高幹會議上發表談話說:”餘主張以日本侵占東省事實先行交國際聯盟,與簽約非戰公約諸國,此時唯有訴諸公理,一麵則團結國內,共赴國難.忍耐至於相當程度,乃出以最後自衛之行動”.

9月23日,張學良的代表萬福麟到達南京,向蔣請示應對之策.蔣對萬說:”外交形勢,尚有公理,東省地位,必係整個,切勿單獨交涉,而妄簽喪土辱國之約.且日人狡橫,速了非易,不如委諸國聯仲裁,尚或有根本收回之望,否則亦不惜與日寇一戰,雖敗猶榮也”.曆史上列強幫助中國收回土地的事也曾有過. 1895年4月17號李鴻章與日本總理伊藤博文簽下<馬關條約>.條約不但割讓了台灣省和澎湖列島,而且割讓了沈陽以南的遼東半島.這一下觸動了俄國的神經,認為日本占了遼東必將威脅俄國在東北的利益.因此約了德國和法國在<馬關條約>簽定後的第六天,即4月23號分別向日本發出照會,”茲特勸告日本政府放棄占有遼東半島一事”. 文事後麵就是武威,很快三國的軍艦就在日本的洋麵上轉悠了.日本政府被迫宣部放棄對遼東的占領.但還是不忘咬中國一口,要清廷賠償白銀3000萬兩.結束了對遼東的占領.

蔣介石一方麵希望國聯能製止日軍的進一步行動,盡量避麵全麵戰爭,一麵宣導黨內同誌”我們一方麵很誠意地信仰國際聯盟會,希望國際聯盟擁護正義,主張公道.但是,一方麵我們國內須有切實的準備.我們料到日本不肯輕於退出東三省,也料到不能把大連,旅順輕於交還中國,所以我們唯有依賴國民的能力,與是界上的公道;但我們一定要有最後的決心------什麽是最後的決心?就是流血的決心.”

”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已經是國人的共識.在這種大環境下,南京方麵由李石增,張繼,吳鐵成出麵致電廣洲方麵尋求聯合.廣洲自然也不好再鬧分裂,同意議和.九月21日,南京的蔣介石方麵派出,張繼,蔡元培,伍朝樞帶著蔣介石的親筆信去廣洲議和.廣洲方麵這時還拉硬弓,提出,釋放胡漢民,蔣介石下野.蔣介石表現的很大度,為”拋棄分歧,聯合救國”同意下野.可以說這時的蔣介石有點忍辱負重的味道.

東北的日軍占領沈陽後,並沒有停止軍事行動,而是開始所為的”治安作戰”要徹底解決滿蒙問題.也就是要完整的占領東北的土地,同年10月開始占領黑龍江的軍事行動,這次行動就沒沈陽那麽順利了.黑河警備司令,同時又是黑龍江省代主席馬占山奮起抗擊.戰鬥打了一個多月,日軍付出了相當代價.看看馬占山當時發給國民政府報告電的片段:”我軍將士悲憤填膺,莫可自止,不得不施以正當自衛,稍抑敵峰以保祖國疆土,以存華族人格誓拋熱血頭顱,弗管敵我強弱.”聽聽,這才是中華男兒.中國抗戰實是馬占山打響的第一槍.日軍在多次增兵之後占領了哈爾濱,但是馬占山的部隊還是在哈爾濱附近活動,不斷偵察,騷擾日軍,給日軍造成威脅.

國民黨方麵又經過一番吵鬧,到12月22日終於在南京召開了由蔣,汪,胡三方中執委,中監委聯合參加的四屆一中全會.會議開到12月29日閉幕.選出以林森為政府主席,孫科為行政院長的”聯合”政府.蔣介石也按他的承諾給孫科留下一函,辭職走了,函曰:”全會既開,弟責既完,故決定返鄉歸田,還我自由”.同時原政府各部部長也總辭.新舊政府交接完畢.蔣介石回老家去了.

這時東北軍的機關即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和遼寧省政府暫住錦州.而且部隊也較為集中,有三個步兵旅,一個重炮團,一個野炮團,還有一些騎兵和公安部隊,總計四萬人左右.日軍要完整地解決蒙滿問題當然容不得錦州的中國軍隊.1932年一月初關東軍開始進攻錦州的軍事行動.而作為東北軍總司令的張學良得到國民政府明卻的抵抗命令.電令稱:”各官吏及軍隊均有守土應盡之責;否則,外啟友邦之輕視,內招人民之責備,外交因此愈陷困境,將何辭以自解?”他卻拒不執行.不但不執還要狡辯:”是為我以東北一隅之兵,敵東領全國之力,強弱之勢,相去懸絕,無論如何振奮,亦必無僥幸之理!”又要政府給錢給軍火.聲稱:”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使殫竭愚力,亦必無濟於事.”什麽狗屁話,都象他這樣誰還能抗戰?

當時以朋友和他相處的宋子文也打電報給他,鼓力他抗戰.宋電說:”現在日人如進兵錦州,兄為國家計,為兄個人計,自當力排困難,其能防禦.”蔣介石下野之前,於12月8日也打電報給張讓他抵抗電稱:”錦州軍隊此時勿撤退.”為了給張鼓氣,9號再發電給張說:”航空第一隊已令限期三日內到平,歸副司令指揮.”但是張學良根本聽不進,在他心裏根本沒有國家民族,隻有他的小圈圈,要保存實力.

可是就是這個張學良事後還恬不知恥地欺騙人民,欺騙社會輿論,聲稱:”我軍奮勇應敵,激戰十晝夜之久,前赴後繼,死傷蔽野.”實際情況是不戰而退.而且是一口氣退了170公裏,跑進了山海關,關外再也找不到張的部隊了.看看現今國內關於這段戰史的書,雖然做”為尊者諱”,不敢公開指責張學良,但倒也不敢太違背曆史.也承認是不戰而退.當年的記者就有采訪記錄說張的部隊.”開始撤退之際,日軍主力尚在新民,”其實上早在31年11月張就派人與日軍秘密接處,希望日軍能給錦州中立的地位.真是無恥之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