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叫他“隨意”,是因為不願受任何“八股文”風式的約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喜怒哀樂,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克思、資本家、 阿Q

(2013-02-02 12:15:25) 下一個


馬克思、資本家、
 Q

   

若樹人君在天有靈,一定會大所失望。因為其試圖以其筆下的阿Q去喚醒愚昧的民眾的願望,卻總是事與願違。這百十年前就把腦袋耍丟了的阿Q,現在而今眼目下,在這壇子裏眾目睽睽的見證之下,複“活”了,而且立馬就有眾多正二八經、西服領帶、比著鵝蛋才會畫圈圈的現代阿Q。感覺在這壇裏,阿Q的複製者似乎比唐駿先生【注】的複製者還多。更有甚者是這些現代阿Q,不是仿效祖師爺去調戲弱女子,而是喜好被他人調戲,尤其喜好被資本家調戲。這不是憑空捏造,這是老夫從壇裏讀到的,白底黑字,有根有據。

【注】唐駿,係中國第一高調造假職人,其靠假話與謊言編造的狗皮膏藥《我的成功可以複製》,居然一時間成為中國職場白領的必讀之物。

記得馬克思先生是餓著肚子創造出的“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勞苦大眾被資本家剝削的本質。但若要以此為勞苦大眾們討回公道,確非易事。其實,隻要腦子木有進水的人大凡都知道點所謂“理論與實踐”會脫節的不爭事實,更何況這是關於人與人、關於剝削者與被剝削者求共生、關於社會資產的占有與分配等等諸多複雜的社會科學問題。不要忘了,資本私有製社會是其理論基礎。我總以為,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其時代特征甚是明顯,不說千世,就是流芳百世的社會理論學說,我們又能道出幾多?

當肚子吃不飽的時候,自然就會幻想能夠過頓頓能吃飽的好日子;當溫飽不成問題時,又會惦記著其他更好的東西。可人世間,“好”為何物?人人都想過好日子,但何為“好”?況且不是還有更“好”之說嗎?金錢私有社會,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況且有錢才能讓鬼推磨。所以“好”是靠財富堆砌的。剝削者過得好靠獲取剩餘價值,被剝削者能否過得稍為好點,取之於給剝削者打工獲得酬勞的多寡。相信壇裏的大多與我差不多,給資本家打工,有一份還說得過去的工資待遇,日子也同樣過得還說得過去。那麽我是不是該給剝削者感恩載德?鄙人可是從來年沒有這樣的感受。我沒有原始積累,我靠的是我的智慧與勞動,創造我的生存價值。

摘引一段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張潔的第六屆矛盾文學獎獲獎小說《無字》的文字: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紀初一呼百應、所向披靡,正是因為二十世紀初沒飯吃的人太多,有飯吃的人太少。如果等到下一個世紀,當資產階級終於懂得了那個道理—— 大家都得有口飯吃,而且還得是不錯的一口飯,自己才有更多賺頭的時候,馬克思主義也許隻須作為一個學派,在大學的哲學或經濟學課堂上被學者們探討、爭論一番。這可能就是共運從來不把希望寄托、紮根在那些有飯吃的人身上的緣故。”

至於張潔的這段文字是原創還是抄襲,那是打假專家方舟子先生們的事,不過,這段文字總該代表了一些人的思想意識,至少我就認可這一觀點。道理淺顯,資本家也是與時共進的。從老馬那年頭的窮凶極惡、暴力促工催活的“周扒皮”,到今天的心地善良、處處為工薪族著想的“周善人”,這隻不過是剝削者們改變了剝削的戰略戰術,“剩餘價值”的實質並沒有改變,誠然如張潔上麵的那一段文字所敘。就此,“剩餘價值”學說還是有價值的吧。

其實,從老馬生存的年代發展到今天,腦子真正進了水的剝削者那是少而又少,且可能早就破產了,至少我還不知道不追求最大利潤的剝削者,因為財富代表著榮譽、身份、地位、權力等諸多的優越條件。榮華富貴,這不正是當今媒體的價值導向嗎?要不為什麽眾多被剝削者總是夢想著那天能圖騰成剝削者呢?可笑的是當剝削者們被老馬教聰明了的時候,而被老馬力挺的一些被剝削者,不僅不領老馬的情,反而倒是反過來到狠狠的踢老馬的下三路。看到壇子裏的那些弱勢被剝削者為剝削叫好時、暢抒被剝削的幸福感似乎比那完美的房事還歡快時,孤陋寡聞,真TMD笑得我腮幫子發酸!

LONG  LIVE   Q !!!!!!!

我從不認可剝削,盡管我也曾經被劃分為剝削階級出生,畢竟當今社會還是“階級社會”。剝削與被剝削,那是社會使然,民眾無奈。你是剝削者,你運氣好;你是被剝削者,認命不認理。當然,老阿Q是不懂什麽叫失節的。現代阿Q若還是如此,真不知該說什麽的好。

筆者曾因`一些技術上的問題,與公司的一位為國家作過不小貢獻、為公司贏聲譽掙財富的科學家雇員有過短暫的接觸。記得是在公司年收益頗豐的時候。不知何故,閑扯上了與貢獻(Performance)掛鉤的年度獎。隻見他老兄是怒發衝冠,一口帶一句 son of bitch”,斯文掃地,把管理層(executives,  大把股票獲得者,當屬剝削階層) 罵得狗血淋頭,因為我們得到的那點湯湯水水,怎麽能與他們的數以百萬計相比?我們才是TMD真正的貢獻者(大意)。我想,按他的資曆,他的薪金等收益比我這新員工應該強很多;他的小日子一定也過得舒適;他也像大多西方人士,既不認可馬克思,也不知道什麽剩餘價值。但他認理,認世道不公,認知他的勞動與報酬脫節,他痛恨被剝削。

這就是區別,腦子正常普通民眾與腦子進水阿Q們的區別。

這位老兄後來也落入“禍從口出”的俗套。在一次有政界要員出席的大會上,其咄咄逼人的發問攙雜著擲地有聲的惡語“son of bitch”,令與會者驚愕不已。事後更是拒絕道歉,被公司強製提前“退休”。

扯遠了。認知不同,發點雜音,是很正常的;嬌揉造作,裝神弄鬼,是很阿Q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