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個世界真的很神秘嗎?

(2008-09-21 01:52:58) 下一個
這個世界真的很神秘嗎?

來源: 人類拯救計劃


第一章 引言

今天是公元

2008年九月四日。我是三個月前回到中國老家的時候打算寫這本書的。我從小就瞧不起人間煙火,認為通過自己的奮鬥必能到達最神聖的境界。現在47歲了,我竟然真的發現了人世最大的秘密:這個世界並不神秘。而且這個世界的起源非常簡單:等比例。因此,我今天決定把我的書定名為: 這個世界真的很神秘嗎?

許多父母為小孩的前途操心,從小就開發小孩的智力。我隻關心小孩的安全和健康,哪有時間和小孩一起玩玩具。但是有一天,在我的美國朋友家裏,我發現我的兩歲小孩竟然知道把玩具按大和小的次序排列。多麽原始的智力啊!但我一點也不驚訝,因為我知道,房子外的那個浩瀚宇宙就是按照這個原理來作總體設計的。


我們地球上的生活顯得非常複雜,原因是人和地球是處在微觀世界

(原子,分子)和宏觀世界(太陽係,星係)之間的。微觀世界物體之間涉及多種相互作用:電磁力,核力等,且這些相互作用具有斥和吸兩個矛盾因素。但是我發現,宇宙宏觀世界中,隻存在一種相互作用:等比例。且這種相互作用不存在矛和盾的方麵。從現在起,我把它稱為宏觀宇宙中的原始和諧力,簡稱和諧力。

雖然宇宙是由小尺度的微觀世界構成的,但宏觀世界上的和諧力必是起控製作用的。且微觀世界的規律必服務於宏觀世界。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地球上的生命在宇宙中極其罕見。因為宇宙的本意是原始的。即使我們能在宇宙中其它地方找到高級生命現象,那裏的高級生命必與地球上的高級生命相似,因為兩者有共同的起源,都服從於宇宙的原始和諧力。


人類的許多複雜觀念都是建立在虛無的,觀測不到的,想象的物質中。如果真實的,觀測得到的物質是有意義的話,也就是說它們可用簡單原始的原理作係統一致的解釋的話,那麽虛無的東西就不可能是有意義的了,當然是不存在的。沒有這些虛幻的觀念,人世的生活就變得簡單多了。比如說,鬼這種最虛幻的物質,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我的發現是基於對於星係圖案的理解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星係圖案是有意義的。如果你承認星係圖案有意義,那麽很容易證明星係圖案必起源於宇宙和諧力。大家可以在互聯網上看到大量的星係照片。根據這些照片你可以判斷我的結果是否正確。而且我還提供了一個計算機軟件,幫助你作出判斷。


好了,我開始講述宇宙和諧力的故事。還告訴你和諧力能解釋宇宙中方方麵麵的現象。幫助你分析人世間各種各樣錯誤的觀念。最終你會認識到這個世界並不複雜,並享受這個有限而有意義的人生。


第二章 人類目前還是胎兒


1。 胎兒的局限性
一個正常的胎兒具有眼睛,嘴巴,手及大腦等感覺器官。胎兒一旦出生,就
可以運用這些器官去感受地球上的生活。在胎兒出生之前,它對於人類生活的感受
是一遍黑暗。

2。人類還是胎兒
通常說的人是指已出生的人。但人在肉體上還是胎兒。因為地球有一個厚厚
的大氣層,就象一個大子宮,氧氣就是它的羊水。地球就是整個人類的母親,人類
就是地球永遠的胎兒。雖然人類到達過月亮,但人類必須攜帶地球上的氧氣,食物
及其它防護物品。沒有這些物品,脫離地球的人將在幾秒鍾內死亡。
雖然人類不能離開地球,但他們可以探討地球以外的世界,了解人類在宇宙
中所處的地位,尋求“人是什麽”等等古老問題的答案。隻有當人類認識到這些真
理時,人類才見到光明,“出生”成長為人。

3。宇宙最基本的組成元素:恒星
如果把地球比作人類的母親,那麽太陽就是人類的父親。太陽是一個大火球,
沒有它源源不息的光照射,人類就會胎死腹中。光從太陽傳到地球需要八分鍾時間,
而光每秒鍾傳播30萬公裏。宇宙最基本的組成元素就是無窮無盡象太陽一樣的大火
球。人們稱它們為恒星。恒星聚集成宇宙最基本的係統,叫作星係。三維立體形狀
的星係叫橢球星係,二維平麵的叫螺旋星係。太陽所屬的星係叫銀河係,是一個螺
旋星係。宇宙中非恒星的物質隻占很少的份量。比如說,在太陽係中,八大行星及
其它不發光的物質總和,隻是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還少。

第三章 恒星在從事何種高尚的事業而不能孕育更多象人類一樣的生命呢?


雖然太陽有八個圍繞它運轉的行星(就象八個妻子一樣),但隻有地球具有能
孕育人類的大氣層。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不遠不近,正好。雖然銀河係有上億個恒星,
但我們至今沒有探測到其它人類的信息。恒星不能直接孕育人類,它們借助圍繞其
轉動的行星孕育人類。天文觀測表明,這種恒星與行星家庭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
們產生於星係中的氣體和塵埃。因此這種恒星行星家庭必是相對年輕和短命的。
天文觀測表明,橢球星係非常幹淨,觀測不到任何氣體和塵埃。因此橢球星
係由清心寡欲象鰥夫一樣的恒星組成。這些恒星都很長命。螺旋星係卻剛好相反,
存在大量氣體和塵埃,不斷孕育著新的恒星和相應的行星。我們人類就處在這樣的
一個螺旋星係中。但是,在銀河係中,我們至今沒有探測到其它人類的信息。因此,
所有恒星必定從事著某種共同的高尚事業,並清心寡欲,不屑於生育人類!這是一
個什麽樣的事業呢?

第四章 自然物質係統的本質及當今基礎科學理論的無能

1。自然物質係統的本質
從宇宙宏觀尺度上看,我們人類是渺小的,介於微觀世界(分子,原子)與宏
觀世界(行星,恒星)之間。我們已經知道,恒星行星形成宇宙最基本也最恢宏的個
體:星係;原子分子形成宇宙中既渺小又高級的個體:人。這些低級或高級,渺小
或恢宏的自然物質係統,其本質是, 都是由更小層次的個體形成的, 是和諧而且
變化的結構。但是,當今基礎科學理論非常無能。既沒有什麽基本的原理解釋生命
這樣的和諧結構,也不知道最簡單的物理係統(比如相互作用三體)的運動規律。最
簡單最單純的相互作用物質係統是三個物體在純引力的相互作用下的運動。我們把
它稱為引力三體問題。但是人類至今不知道引力三體作何種運動,也不知道它們的
何種空間位置分布才是自然的,和諧的。
平常我們對於太陽係中行星運動的精確預言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它本質上是兩
體問題。太陽的質量是巨大的,其它行星的質量可忽略不計。研究行星的運動隻可
以考慮太陽這一個因素,這是引力兩體問題。 如果沒有太陽,八大行星在引力的相
互作用下將作如何運動,牛頓和愛因斯坦引力理論無能為力。這些理論隻適用於兩
體問題。但是,科學家把牛頓和愛因斯坦理論應用於星係,甚至應用於整個宇宙物
質係統,這是人類無知狂妄的表現!

2。牛頓和愛因斯坦理論不能解釋太陽係中行星的分布
隻要問題涉及到三個以上物體,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就無能為力。最
簡單的例子就是太陽係中行星的分布。太陽係中行星的分布是有意義的嗎?宇宙是
有意義的嗎?人生是有意義的嗎?難道我們沒有找到這些意義,它們就沒有意義嗎?

提丟斯-波得定則(Titius-Bode law)是關於太陽係中行星軌道半徑的一個
簡單的幾何學規則。它是在1766年時,由德國的一位中學教師戴維•提丟斯(Johann
Daniel Titius)所提出,後來被柏林天文台的台長約翰•波得歸納成了一個經驗公
式來表示。
這個公式可以表述為:
a=(n+4)/10
其中n = 0, 3, 6, 12, 24, 48 …(n≥3時,後一個數字為前一個數字的2倍:
6 = 2 x 3,12 = 2 x 6,24 = 2 x 12,48 = 2 x 24,…)。行星的實際軌道半徑
與上述公式計算出 的值列成下表(以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單位(天文單位)):


行星 : 實際軌道半徑: 提丟斯-波得公式值:
水星 0.39 0.4 (n = 0)
金星 0.72 0.7 (n = 3)
地球 1.00 1.0 (n = 6 = 2 x 3)
火星 1.52 1.6 (n = 12 = 2 x 6)
小行星帶 2.90 2.8 (n = 24 = 2 x 12)
木星 5.20 5.2 (n = 48 = 2 x 24)
土星 9.54 10.0 (n = 96 = 2 x 48)
天王星 19.18 19.6 (n = 192 = 2 x 96)
海王星 30.06 38.8 (n = 384 = 2 x 192)

從該表看出,太陽係中行星的分布是有意義的,可用簡單的公式表述。但牛頓和愛
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不是關於多體和諧共存的理論,因而本質上不能解釋它。


第五章 星係的圖案和人類最重要的論文

1。星係的圖案
獨立的星係具有非常規則的圖案, 要麽是立體的橢球星係, 要麽是平麵的
螺旋星係。橢球星係非常幹淨, 螺旋星係含有很多產生新恒星的氣體和塵埃, 且
組成螺旋星係的恒星的壽命要短的多。我們先研究螺旋星係。由長波長的紅色光拍
攝的螺旋星係的照片清楚地表明, 螺旋星係的主要結構是一個園盤。光密度 (即恒
星密度) 由星係中心 (即園盤中心) 沿半徑方向指數性的減少。因此,我們稱星係
園盤為指數圓盤。螺旋星係還有其它的較小的或較弱的結構。螺旋星係隻有兩種:
有附加棒結構的叫棒旋星係, 沒有附加棒結構的叫正規螺旋星係。螺旋星係的名稱
的真正由來是它們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種螺旋的結構,稱為旋臂。 旋臂的彎曲方式是
有規律的: 一個旋臂在任何地方的旋轉方向與該地方的星係半徑方向總是成相同角
度。旋臂的這種彎曲方法稱為對數旋臂。

2。兩篇關於星係圖案意義的論文
2005年, arxiv.org 網站登載了我的兩篇解釋星係圖案意義的論文(astro-ph/0510535,
astro-ph/0510536)。 我發現星係中恒星的密度沿特定曲線族是等比例分布的。
恒星的密度就是單位麵積或單位體積內恒星的個數。密度沿一曲線等比例分布的意
思,就是該曲線兩側相鄰的恒星密度之比是沿該曲線不變的。

一般地,如果一個係統是由許多類似的個體組成的,且這些個體的密度沿某族
特定曲線是等比例分布的,那麽這個係統稱為和諧結構。我的兩篇論文說明,所有
獨立的星係(橢球星係或螺旋星係)都是和諧結構。

第 1.5 章 上帝是什麽?

1。一個重要故事
作為老百姓,肯定要問,研究星係圖案對人類有什麽意義?為了回答這個
問題,我先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源於互聯網,其可靠性待查,但其重要性怎麽強
調都不過份。

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建造一個巨大的粒子加速器──超級超導對撞
機,不過1993年美國國會取消了這個項目。在最後幾天的聽證會上,一名國會議員
提出:“我們能通過這種機器找到上帝嗎?如果能,我將為它投上一票。”

  參加聽證會的所有物理學家都被這個問題難住了,他們始終想不出一個具有說
服力的答案來回答這個問題。不久,“超級超導對撞機”項目就被取消了,為這個
對撞機挖洞和填平它,就需要花費美國納稅人近20億美元。從那以後,那次聽證會
的場麵會一次又一次地在物理學家的腦海中重現。他們一直在思考應該如何回答這
個問題。

這個故事可能被當作笑話,其實它涉及一個事關人類命運的重要問題:究
竟有沒有上帝?或者換個方式問:上帝應該是什麽?其實美國的科學家不用悲傷,
雖然他們腰包的錢少了一些,但他們的事業得以繼續,因為就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
歐洲的同行已經成功建造了一個大型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最重要的是,歐洲
同行幫助他們回答了那個令其尷尬的問題:上帝是一個希格斯粒子。該對撞機的主
要目的就是尋找這個粒子!

2。 上帝是什麽?
你相信 上帝是一個微觀粒子嗎?據說這個粒子的存在可以解決質量起源的問
題。科學家認為該問題的重要性跟上帝差不多,所以這個粒子就是上帝。假設你有
一個小孩。你小孩的重要性是表現在形成他身體的單個微觀粒子的性能上呢?還是
其身體器官係統的協調性及其對周圍環境的和諧反應上呢?人的身體經常出現死亡
的和壞掉的細胞,甚至遭到外來病毒或細菌的侵害,但身體能清掃自身,免疫係統
能調動各部分器官防衛或殺害入侵者。

這個宇宙由不同層次的係統組成,每個係統可概括為它的構成方式和它的成分
兩要素。我們的宇宙是最大的係統。它的構成方式具有統治一切細節的地位,當然
是最重要的。我們把宇宙的構成方式稱為道,它表明宇宙的意義,它就是上帝!

上帝就是宇宙的道,上帝就是一切的意義!

第 1.6 章 人類渴望徹底的自由

1。三體如何運動沒關係
當今基礎科學理論非常無能。既沒有什麽基本的原理解釋生命這樣的和諧結
構,也不知道最簡單的物理係統(比如相互作用三體)的運動規律。最簡單最單純的
相互作用物質係統是三個物體在純引力的相互作用下的運動(引力三體問題)。但是
人類至今不知道引力三體作何種運動,也不知道它們的何種空間位置分布才是自然
的,和諧的。大家都知道,牛頓萬有定律隻談論兩個物體的相互作用,而且其表達
形式非常簡單。但即使如此簡單的表達形式,如果你用到三個相互作用著的物體係
統上,所得的微分方程組是高度非線性的,沒有正常的解。用計算機強行求解,得
出混沌的運動形式。這意味著多體引力相互作用的結果是沒有任何規律可言的。 其
它的相互作用力,如電磁力,核力等,具有斥和吸兩個矛盾因素。其相應的三體相
互作用是更高度非線性的。結果是更無規律的。

然而,星係具有非常規則的圖案。由於電磁力,核力等有斥和吸的矛盾因
素,在宏觀自然狀態下自相抵消,因此恒星之間隻有引力的相互作用。星係的規則
圖案表明牛頓和愛因斯坦理論的適用範圍很有限,隻適用於兩體問題。但是,科學
家把牛頓和愛因斯坦理論應用於星係,甚至應用於整個宇宙物質係統,這是人類渴
望自由的表現!

2。 愛因斯坦更加渴望自由
愛因斯坦並沒有推廣牛頓理論使之適用於多體,而是用更加非線性的方程
表達兩體的引力相互作用。他的結果確實更好地描述了兩體的運動,但他卻向人類
灌輸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觀念:宇宙不提供絕對的參考標架,上帝是相對的!

他的狹義相對論倒是一個進步的東西。它告訴人們,沒有憑空想象的測量數
值,一切測量值都依賴於真實的測量工具所處的參考係。比如說, 沒有絕對的同時
的概念,同時性依賴於觀測者所處的參考係。但是有一天, 他坐在專利局高樓的椅
子上靈機一動:如果房子沒了,他將自由下落,而且不感受到引力的作用。他獲得
徹底的自由:參考標架因時空彎曲而消失!

這就是膨脹宇宙模型的由來。許許多多愛因斯坦的崇拜者沒有搞清楚廣義相對
論的意思,以為宇宙從空間的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膨脹,就象爆炸的原子彈向外
膨脹一樣。事實上, 我們研究的原子彈爆炸有一個參考係:地球。宇宙膨脹是沒有
參考係的,是四維時空自身的滿滿的相對於無的膨脹。

唯一的膨脹證據就是遠方星係裏的恒星的原子譜線頻率相對於地球上同一
種類原子的譜線變弱了。就好像離我們遠處的火車的笛聲的頻率變弱了。這稱為開
普勒運動紅移。但是,你真的相信天上的星係在離我們遠去?宇宙非常之大,光從
我們銀河係的一端旅行到另一端需要上百萬年。至於其它星係,我們根本就觀測不
到單個的恒星,更談不上它們在天上的運動。

事實上, 人類已經觀測到相對靜止的兩個相同種類原子的譜線是不一樣的,
隻要兩者相對於地球的距離不一樣。這稱為引力紅移,是因為空間中質量分布不均
勻所導致的。同樣地,隻要質量隨時間而變化的話, 我們也能觀測到引力紅移。這
正好就是我的宇宙學模型 (http://arxiv.org/abs/astro-ph/0605213)。我的假設
隻有一個:宇宙的質量是變化的。單單一個假設卻可以解釋到目前為止已知的各重
要宇宙觀測結果。

但膨脹宇宙模型總是與宇宙觀測結果矛盾。這沒關係,操控宇宙的權威們說,
宇宙主要是由我們永遠也觀測不到的物質組成,比如暗物質,暗能量等。銀河係由
百分之三十的暗物質和百分之七十的暗能量組成。我們就處在銀河係裏,因此,我
們的廚房就有百分之百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小心啊,當心吃掉!

至於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不能解答多體的運動問題,沒關係:反正已經
用到整個宇宙係統上了!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