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李昶 http://blog./u-2126
互聯網給現代人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它還將近一步地改變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並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互聯網給人們帶來巨大福利的同時,也有一些衍生出來的問題,比如一些人沉迷於上網,不管正常的工作學習、飲食起居,因而破壞了自己的生活常規、身體健康和人生目標,同時也毀壞了家庭和人際關係。這種情況成為“上網上癮”(Internet Addiction)。有的人上網瀏覽色情網站,有的人上網打遊戲,有的人進入聊天室與人聊天。
本文想集中談談上網,去聊天室與他人聊天而發展出來的網戀問題。本文並不涉及那些征婚網站和征婚產生的網戀,以及單身因寂寞而上網同異性的來往。但也要談談那些換妻換夫的網站引發出的問題。
網戀現已成為一個值得社會關注的問題,也是專業人士、心理和社會工作者們應該留心去研究的一個領域。網戀現象無疑還會以迅猛的形勢發展,它必將對不少現代人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並進一步導致出現更多的婚外情,也將會引發更多的婚姻家庭出問題、產生危機和瓦解。
筆者無論在工作中或研究中,已接觸過不少這類例子,總的印象是,熱衷於尋找網戀的人中許多都有心理情緒行為障礙。
這裏還要說明一點,上網上癮是屬於物質上癮(Addiction) 的一個部分。上癮的典型特征是:如果沒有那物質(無論是毒品、酒精、性、強迫性購買東西、或上網)刺激,人就會十分難受,焦躁不安,坐立不穩,吃不下飯, 睡不好覺,精力不集中,渾身上下癢癢的,情緒波動,行為衝動,言不達意等等。
筆者的印象是,心理情緒行為正常的人,平時工作學習做家務帶孩子付帳單就夠忙得暈頭轉向,哪來閑功夫和精力上網去聊天室數小時與素不相識的人聊天?那麽能去網上長時間聊天的人,多半是有大把空閑時間在手的人,而且還要是基本不愁溫飽。並且,當事人還覺得與身邊的人或家人無法交流溝通。
有趣的是:有些在日常生活中與身邊的人都無法溝通的人,一旦上網,馬上精神百倍,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糞土當數他人。那本來低下的自信心,馬上變得豪情萬丈,傲笑人生。那網上對談的人的崇拜敬佩,也很讓這方心理舒坦,信心倍增。
要問的是:在平時與家人都無法交流,在現實生活中連朋友都可能交不上的人,為什麽到了網上就成了雄辯大師呢?或評事論人,或是半個心理學家,把別人的問題分析得似乎是頭頭是道,怎麽會那奇發突想的主意是一個又一個呢?
喜歡上網長時間聊天的人,多半是在現實生活中十分孤獨的人,因為他不善於在實際生活中與人打交道。他可能自負覺得不屑於與他人打交道;他可能自信心低下,在麵對麵與人打交道時緊張得不善言詞;他可能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一與人打交道就發生矛盾衝突;他可能對家人動輒就發脾氣;他可能喜歡把自己關閉在自己的房間裏;他可能喜歡看問題走極端;他可能心比天高;他可能是完美主義者。
這類人往往是自我中心,自大自負,總是想幹大事業。但這類人士中有許多是在實際生活中的不實幹者,不得誌者,白日夢幻者, 或是已經遭遇到他人的冷遇和拋棄,或是有相當程度的憂鬱和焦慮。而他還看不到他的現狀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的。
根據我自己的研究、觀察、工作經驗,這類上網上癮並搞網戀的人,不少都有人格障礙,自戀以及自信心自尊心的極度低下,憂鬱症, 焦慮症, 以及看問題和人生極度負麵。
網上去交友、網戀,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這類人士的一種自我治療。人可以因為戀情(或想像中的戀情)的刺激、荷爾蒙的變化,變得興奮起來,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複。
但更嚴重的問題在於:網戀往往不治本。那些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矛盾衝突,如果不積極正麵看待,是逃不過的。關了機又回到現實中來,又再落入不愉快心情的深淵。於是又有更大的衝動想再回到網上去找人聊天或談情說愛。隻有那種刺激興奮,當事人才會覺得自己心裏生活得還舒坦。一下了網,人馬上就會無精打彩,疲勞不堪,覺得生活無目標、無意義。周圍的人和事是讓他提不起興趣的。真正的“紅顏知己”“ 如意郎君”就是網上的那位。
這類網上交友成為戀情,引發出來許許多多問題。且不說那談情說愛、調笑肉麻之詞,有的還將自己的裸照、手淫圖片傳給對方。有的用網絡鏡頭視頻、攝像自己和身體,與對方在網上性交。有的如果在一個城市, 約會見麵第一次就發生性關係,因為覺得似乎已經了解。有的人隻是想通過在網上找異性來進行縱欲。有的不遠長途可以找上門去見一個本來素不相識的人。
網上戀情往往發展很快。因為少了麵對麵現實中的接觸了解,網上說話大膽,可以發自內心或容易偽裝,往往讓對方覺得坦誠、真誠。網上因為不見麵又增加了想象空間。當一個人對另一個有些好感時,加上又未曾謀麵,往往把對方的人品、性格、容貌、氣質都誇大想象得比較好。有了這種先入為主,接下來的關係進展就很快了。等雙方都聊到不願下網時,一般接下來就是交換電話號碼,電話約會,約定地點見麵。筆者知道發展最快的是從開始網上認識,一兩天之內就見麵,上床並發生性關係。
在網上交談時,很容易覺得對方容易交談,快樂,真誠,而且很溫柔或很有風度。在本質上,這是一種錯了位的感受。正因為你不了解他/她,你的想象力發揮了作用,對方才變得如此美好。你似乎覺得對方是一位特殊的人,有聰穎才氣,如果不得意也是環境他人造成的。覺得對方似乎有那完美的平靜心態,處事臨危不亂,從容有度。對方似乎說理看問題,充滿了真知酌見。對方似乎能把生活中事情安排得有條有理。最重要的是,你會覺得對方才是真正了解你的人。
現實真是如此嗎?如果現實中有這種近乎完美的人,那他/她還用得著在網上去尋人找友嗎?現實中真正各方麵較好的人,有能力、有性格、有氣質、能理解、能寬容人的人,多半早就被他人追上選走,或有許多社交朋友, 還用得上等到上網去找知心人嗎?還用得上到網上去找人傾談嗎?
另外,現在有玩換妻換夫的網站(Swinger),往往是一對夫婦與另一對夫婦同住在一起,分天數交換配偶。這類人士往往說他們的關係是穩定的。據我的了解,這類人士中有心理障礙的多得不得了,加上其中不少人喜好縱欲。從長遠來講,卷入的每一方可能都會受到傷害。
有的人搞網戀是因為有性上癮。性上癮在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精神病症。這類人士如果離開了性,他會很難過,焦躁不安,發脾氣,孤獨感,愛哭泣,憂鬱,甚至感到絕望。這類人最好的途徑是去尋求專業心理輔導。
也有的人,因搞網戀引出法律問題的。如鉤引十六歲以下未成年的青少年。法律對此管得極嚴,一旦抓住,就會被懲罰。
與這個問題有關的,如果去有關兒童青少年的黃色網站瀏覽和玩,當心被警方抓住起訴。所有這類網站都是被警方全天候監視的。警方可以通過計算機的IP號碼查出使用者的地點。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麽網戀來得如此迅猛,可以讓人們一反日常的衿持、保守,變得開放、大膽、甚至涅蕩。當事人內心那種興奮狀,還有那重新活人一遭的感覺,當事人覺得釋放,還加上找回自我的意識體驗,當事人還有水千條山萬重走過來遇知己的感受,這一切是怎麽來的?怎麽發生的?
我初步認為:這一切在心理上有一個類似反程序的過程。正常交友程序是先認識,加上評估現實中的對方的人品、像貌、性格、思想、情緒、情操、行為、身份、工作、經濟、家庭條件的是否適宜,逐步了解,逐步深入理解對方,逐步培養情感,最後才發展到倆人身體的結合。網戀一開始,很快就進入情感部分,加上有視頻阻隔,讓人能很快敞開心扉,無所顧忌。尤其是上網的人大都用化名,這樣如果覺得不合適,可以不與對方再來往,對方也找不到自己。所以網上說話就特別大膽,也極容易產生挑逗言行。另外,因為用網絡,有一定距離阻隔,距離產生美感,所以人更容易被吸進去。特別要提一點, 不少人在網上交友時撒謊。
網戀把很多正常交往的必要程序都給省略了。它給人以假像, 它讓人誤認為已經到了深入理解了對方的那個階段。網戀因此也加速發展,很快進入核心。
我同時也相信,許多去找網戀的人,都有心理、性情、人格以及精神健康方麵的毛病和障礙。因為他/她應付不了現實中的問題和不能很好地在現實中與人打交道,所以就逃避到以通過視頻來與人打交道。
另外,因為視頻另一方的人,對當事人的過去、現在的曆史和狀況一無所知,當事人也可以盡量去表現自己的優秀、智慧、思維的迅速以及可能有的幽默。許多當事人因為自信心極度低下,加上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較差,所以通過網絡可以把自己負麵過濾掉, 把自己扮演成為一位網上英雄。網絡上癮同其他物質上癮一樣,是有刺激的,人在興奮狀態下,由於大腦皮層受到大量刺激,人可能爆發出能量來,即似乎成為了滔滔不絕者,雄辯大師,智慧先知,溫情體貼者,傾聽者,理解者,又聰穎,又挑逗,又風騷。似乎天下知我者,唯此人也。於是倆人可能很快墜入情感愛河。
這裏的問題是,上網上癮在本質上如同其他任何一種物質上癮一樣,是逃避、是不去麵對生活中的真實。但是,現實中的問題、矛盾、麻煩、與現實人打交道的困難、人格中的障礙、思維的扭曲、情緒障礙、行為問題,如此種種,並沒有通過網戀而加以解決。所以,如果因為網戀,墜入情感,如果倆人真正生活在一起了,要不了多久,過去的老問題多半又會冒出來。與以前配偶家人社會關係曾經有過的種種問題,可能又會一一浮現。
上網上癮,是一種心理障礙,需要接受心理治療。當事人因為這樣由此產生的網戀,多半不是真正的愛情,而是一種找到的刺激和對現實問題的逃避。逃是逃不掉的。你想逃避問題和煩惱,它們偏偏會一再來找你,因為你心理上的結症還未解開。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本文原載於《北美時報》)
–第二部分:談離婚以及對孩子的影響
BY: 李昶博士
李昶博士 “李昶有話說”視頻播客專欄: http://www.cttv.ca/topic/vlist_92_1.html
當今世界,一切都來得迅速,去得亦快。一些男女第一次見麵就上床,一些婚姻一結緣就宣告實質性結束。許多人都變得那麽解放和那麽以自我為中心。一切都是從我的利益、我的喜好、我的感受來考慮問題。
我到底該不該離婚?是筆者在工作中經常碰到人們問起的問題。但這是一個很複雜、很難用簡單的答案來解決的問題。
有的婚姻,長期相互折磨,或雙方或一方倍感痛苦,長期爭吵打鬧,一想起回家心裏就發抖,一見到對方就極不愉快或心理噁心。這些婚姻已沒多少實際存在的價值,當事人應該協商怎麽和平地相互解脫出來。
有的婚姻,因為婚外戀情的糾纏,有的配偶不能忍受,要求離婚。有的是外邊的吸引力太強,要求離婚。有的人各自在外邊抱上小蜜二爺,離不離沒關係。但許多婚外戀情不一定導致離婚。
還有性格衝突,也可能導致離婚。這裏邊很有可能有人格障礙。尤其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核心是控製不住情緒,易暴躁暴怒,以打擊對方的方式來試圖控製對方和保持住關係。這種人的情緒永遠起伏不定,對方永遠摸不透吃不準,因為他/她可能在一種不起眼的事上就爆炸了,而他/她對真正大事和人際關係的評估能力又很差和不知道怎樣去處理。
自戀型人格障礙,也是導致部分家庭婚姻問題的另一個大因素。由自戀人格障礙的人,好高騖遠,狂妄自大,一切都看不起。他永遠在做著偉大的夢想,成功、金錢、美女對他來說是顯示自己不可缺少的。他不切實際、眼高手低、好幻想非非。他打擊配偶的自信心,貶低他人,易怒狂躁。現實中他多半不怎麽行,但他的自我狂妄是用他幻想中的偉大和他未來要取得的成就,來評估他現在的自己和他與周圍身邊的人的關係。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多半有過比較嚴重的心理創傷。
人格障礙是持久性的,需要心理治療。與這種人在一起,該不該分手,當事人應該審事而定奪。但要注意,有的有人格障礙的人有自殺傾向,最好先尋求專業幫助。
與有狂躁憂鬱症的人(Magic-depressive,即Bi-polar.)在一起,也是十分不好相處的。患者情緒大起大落,從極度的興奮,偉大的目標構想,充分的自信,十足的幹勁,轉而進入極度的憂鬱低沉,有氣無力,對什麽都提不起興趣,自尊心自信心一落千丈。這種病人也可能有自虐自殘行為,這種人對生活的期待值也與他人有些不一樣。這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精神病症,自殺率也較高,所以一定要尋求精神科醫生治療。家人配偶最好不要進一步刺激他/她。
一個人到底該不該離婚,這是一個很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當然如果兩個人都覺得在一起太難受,太相互折磨,那可能還是分開好!
但大部分談到離婚的情況是:隻是覺得沒有對對方的激情和愛了,就開始考慮是否該分手或離婚。
其實,任何婚姻時間長了都是乏味的。
人們往往又把激情和愛情混為一談。激情實質上很大程度是荷爾蒙的作用,引起性欲和種種感官刺激及享受。但是荷爾蒙的刺激強度隻能持續一段時間。然後那種性興奮和亢進感覺必然會在一定或相當程度上消退。
愛情是一種情感上的溝通和聯係,是一種深刻的相互理解,是一種深沉層麵上的對生活事物的看法以及生活趣味上的相同。即便做愛也是感受到一種聯結,而不僅僅是性欲的發泄。相愛的人相互支持,即便對方不走運或倒黴。
真正的愛是一種給予多於索取,而這種給予是心甘情願的和不計報酬的。感受到愛的人往往把家庭孩子放在第一。就現實而論,許許多多夫妻配偶之間是沒有什麽愛情的,這點其實許多人自己是心知肚明的。
下麵談談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夫妻關係不和,無疑是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特別是激烈爭吵的家庭,分居離婚的家庭,對孩子精神上的刺激,一般來講是巨大的。前日,因為某種原因,我必須出去一整個晚上,清晨才會到家。先給小兒講清楚了,他還是不放心,老問Daddy是不是今晚走了就不回來了,因為他不習慣晚上身邊沒有父母。我向兒子保證又保證,明日清晨他一醒來,Daddy一定在家,在他身邊。
這裏你可以觀察到兒童的心態。正常情況下長大的孩子,都特別依戀父母。兒童對父母的親情聯結(Attachment),是整個兒童發展心理學和兒童精神健康的核心,也是培養今後成人穩定健康正麵性格的核心。我和太太經常摟抱孩子,親吻孩子,就是希望他的親情聯結能發展好,能培養出具有陽光心態的孩子。
那麽那些激烈爭吵打罵的家庭,不少那些離婚的家庭,對兒童心理的負麵影響一定是巨大的。不僅僅是父母的行為模型孩子可以抄襲,即長大以後易怒、爭吵,與人交流手段不好;而且在這樣的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會經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相互折磨,導致壓力荷爾蒙在體內頻繁地出現。而體內高頻率的大量的壓力荷爾蒙,可能對兒童大腦發育產生負麵影響,如破壞大腦中一些情緒控製和情感控製能力的區域。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可能容易情緒失控, 如易怒爆躁。同時,也可能缺乏對他人情緒的覺察能力和感受能力,如他說話打人傷人,但他並不能意識到。他的行為給他人造成痛苦,他也可能意識不到,等等。
所以說,劇烈爭吵爭鬥的家庭,或離婚破裂的家庭,一般都會給孩子心理上留下陰影,造成心理創傷。至於創傷程度,也因人和環境而異。
總的來說,人們該不該和離不離婚,是當事人自己的考慮,是平衡各種關係後的選擇。但同時,筆者希望成人們在考慮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時,也能把兒童孩子的感受納入其內。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原文載於 <<信報>>
李昶博士“李昶有話說”視頻播客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