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他的“忤逆”部屬們
(2008-10-25 18:59:52)
下一個
作者:林苑竹
緣於彭總悲劇話題的展開,我收集整理了一些比較確切的資料編成此帖。資料來源除各類書藉外,還主要參考了幾個網站的相關討論內容。在此特向參與討論的朋友致謝。
收集這類資料,絕非出於詆毀為創建共和國立下不朽戰功的將帥先輩們,而是為了反映階級鬥爭這麵大旗下人性異化的一幕幕悲劇,是為警醒我們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安定局麵,堅決拒絕此類事件重演。這是本帖開頭敬請朋友們在閱讀時需要特別注意的。
因為本帖僅為提供參考,所以不打算特意進行編排;朋友們手上有相關資料的,歡迎跟帖補充。所有資料希望盡可能確切有據,以事直敘,少作個人感情色彩的評述。
對毛、彭之間關係的相關話題,也請在此展開,不再另行開帖。
一、“20根黃瓜”事件
在1959年“廬山會議”後的軍委擴大會議上,一期會議簡報刊登出某軍長揭發的“20根黃瓜”事件,成了攻擊彭德懷“偽裝樸素”的炮彈。
這位某軍長是開國少將唐金龍。
1959年軍委擴大會議批判彭德懷,在一期會議簡報上,登出了唐金龍揭發的“20根黃瓜”事件,成了攻擊彭德懷“偽裝樸素”的唯一炮彈。唐金龍在揭發中說:此事有人證,當時經辦者是西北野戰軍四科科長高克恭。高克恭恰好是這次會議的工作人員,他看到簡報後大罵起來:“你唐金龍知道個屁!你唐金龍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和王政柱都可證!”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1947年夏,西北野戰軍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王政柱副參謀長找高克恭,要他把會議的夥食搞得好一些,同時提醒高克恭不要搞得過分了,不然彭德懷那裏誰也過不了關。第二天高克恭帶炊事員去買菜,買了20根黃瓜,每根黃瓜花了兩千邊幣。彭德懷知道後,十分生氣,主動在大會上替高克恭作了檢討。
唐金龍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揭發”舉動使許多人心裏很反感,認為他是急於表現爭功、故意歪曲事實。稱之為“沒事找事,不過比裏通外國要輕的多了”。
唐金龍自己也是個悲劇人物。1965年升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文革”初期,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賀老總,準備把老部下唐金龍調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但賀隨後被打倒,老首長的關照使唐金龍遭受牽連迫害。他對這場文化大革命怎麽也想不通。
1967年1月21日,時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的唐金龍在軍區大院開槍自殺身亡。而幾乎與此同時,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呂炳安則在軍區招待所服過量安眠藥自殺。
他們是“文革”開始後首批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的開國將軍。
二、反教條主義的“後遺症”
彭德懷被舊部毆打的例子,經常被用來說明彭的人緣很差。
“打倒”並“腳踏”彭德懷的是開國少將李鍾奇。文革期間在北京衛戍區小禮堂批鬥彭德懷。大會休息時,時任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的李鍾奇衝進關押彭德懷的小休息室,惡狠狠地將彭一拳打倒在地,而且真的踏上了一隻腳,並且還叫喊道“彭德懷!你也有今天呐!”。參加批鬥大會的都是部隊高級幹部,沒有地方人員,也沒有紅衛兵在場。
打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李鍾奇在1958年軍中的反教條主義運動吃了不少苦頭,從訓總一個二級部副部長,被降級降職為軍副參謀長。由於“錯誤處分”的反差太大,李無法接受,一到文革時便以這種方式還以顏色、冤冤相報。
李打彭一事,各種議論都有,倒是一直沒有人對李打彭一事進行謾罵。
有人同情,認為李是含冤而泄憤,因為當時訓練總監部一班人確實被整得一塌糊塗。
有人特別分析了彭德懷的性格。認為在部隊裏部下對老上級,尤其是有過人之處的老上級的感情一般都很深厚,愛戴有加。發生部下打上級的,在文革也是很少見。而彭德懷對手下的人不夠義氣,罰多賞少,部下有事需要他力挺的時候不出麵,使人部下寒心;而且部下升職的少,不動的多。相反地,林彪則不拘一格,有功必賞,小過忽略。他們相信即使林彪當年沒跑成回來挨批鬥,也絕不會發生林的部下抽他的事。其他元帥也是如此,唯獨彭有此可能。為何?彭對人太苛刻。
也有人批評李,認為彭總為人剛正,肯定會得罪一些小人,加上他又是個“鐵肩擔道義,隻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漢子,得罪了“紅太陽”,難免會給這些小人報複的機會,正所謂虎落平陽被*欺。
事發不久,李鍾奇受到剛到任的衛戍區吳忠司令員的嚴厲批評。吳忠說,“彭德懷再犯錯誤,他也我黨我軍的傑出領導之一。黨有政策的,不許這種行為!!!你身為一個高級幹部,不丟臉嗎?衛戍區是黨的部隊,不是哪家開的!!!”。李懷恨在心。1976年“天安門事件”後,李到處講吳如何鎮壓群眾。中央在審查衛戍區及吳忠“文革”期間表現時,李又跳出來……
不過,李鍾奇1988年還是獲得了紅星功勳榮譽章。幾年前將軍逝世的時候,中央還是給了他一定的評價。這也是一分為二、實事求是看問題,他的功績和貢獻應予客觀肯定,不能一筆抹殺的。
三、“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結怨
在李鍾奇毆打彭德懷的同一次批鬥會,還有一位開國中將也動手毆打了彭德懷,把便紙簍當高帽子扣到了彭德懷的頭上。這是當時的北京軍區副政委王紫峰。事情起因據說是在“抗美援朝”期間,王紫峰所在部隊由於行動遲緩延誤戰機而遭到彭德懷的嚴厲斥責,由此結下了“梁子”。
王紫峰1949年任第二十兵團第66軍政委。1950年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第66軍政委。入朝後,第66軍在行軍間與美24師、英27旅遭遇,苦戰3天,打退敵軍多次進攻。因敵軍突然撤退,66軍失去殲敵機會。
第66軍軍長蕭新槐和政委王紫峰作了檢討。認為:初戰未打好,主要是全軍上下思想上無充分準備,一些幹部戰士存在著“怕飛機”、“怕坦克”、“怕炮火”的 “三怕”思想;再加上長途行軍供應困難,部隊情緒不穩定。在執行戰鬥任務中,偵察不力,判斷情況不夠準確,使用兵力不當,部隊穿插迂回不力,行動緩慢,未能抓住戰機,但也給美軍一定打擊。
戰役結束後,彭德懷嚴厲批評了第66軍。責成第66軍召開軍黨委擴大會議,討論了少數幹部行動遲緩,猶豫畏縮,指揮位置靠後,怕死、怕苦,指揮不力,執行命令不果斷堅決的問題,嚴肅處理了26名幹部,對情節較嚴重的給予了紀律處分。王紫峰說:我本人生來就不會打仗,隻是仗打多了,在實踐中探索,積累的經驗多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會了打仗。對於那些給予處分或提出批評的同誌,我們的各級幹部要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千萬不要歧視他們,給他們一個機會,在戰爭中鍛煉,在戰爭中學會打仗。
第二次戰役,66軍第196師在開進途中與敵遭遇,該師迅速占領製高點,控製道路,殲敵一部。第198師一個團搶奪大寧江橋,殲敵一部。第197師一個團迂回斷敵後路,由於偵察不細,判斷失誤,使用兵力過少,擔任正麵攻擊的一個團采取平推戰術,未能抓住戰機,使敵迅速撤回。王紫峰認為66軍在第二次戰役中雖然完成了任務,但離要求還差很遠,采用平推正抗的戰法,忘記了我軍迂回包抄,猛插兩翼,側擊敵人的傳統戰法。部隊還存在急躁、恐美、怕死、怕苦的思想。王紫峰在66軍繼續進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第三次戰役,第66軍首先突破叁八線,攻占華嶽山,瓦解了敵中線防禦體係。66軍攻占春川、洪川,直出橫城、原州,進抵三七線附近,激戰5晝夜,殲敵3205人。
1951年2月,第66軍參加橫城反擊戰,擔任防禦任務,斃傷俘敵5062名。第66軍入朝作戰近半年,殲敵15328人,戰績輝煌。彭德懷說,第66軍一次比一次打得有進步,越戰越強。1951年4月,第66軍回國,王紫峰獲授朝鮮二級國旗勳章。
四、前後左右搖擺的上將
彭德懷的一位老部下,廬山開會前私下對彭說“你是對的,說出的都是我的看法”。然後又問主席對此是怎麽看的,當得知主席的態度後又說“那我們要保存有生力量了”。到了開會時候,賀龍、羅瑞卿、蕭華等人批得狠,這位將軍就在一旁作證。因為是彭德懷最親信的人,在訓練總監部挨整時因為“反對張宗遜就是反彭總” 的理由而躲過一劫,所以此人最傷他的心!
張宗遜很有意思,思想很前衛,調子也拔得高。在訓總時曾經說學蘇聯“要堅持不走樣地學”,後來聽到老人家持反對意見又馬上轉向,批起軍事學院的教條主義來。這下可惹惱了訓總的頭頭,遭到四級會的批判。主席知道後,說了句“蕭克在曆史上一貫不老實”,繼而黃克誠在彭德懷授意下展開對蕭克的批判。訓總不久被撤,一班人大都被整得很慘,隻有該上將一直當穩了副總長。有人說這位上將就是彭總安插在訓總的釘子。
廬山會議上,因為批彭積極,張的副總長沒有被拿掉。到了1962年推廣郭興福教學法的時候,張宗遜想討好賀龍而找了老關係,不過又是押錯了寶。文革開始後被當作羅瑞卿分子被擠到一邊,連九大代表都沒撈上,1971年被貶到濟南軍區當副司令員。據說主席曾經問起過他的事,但沒有下文。
林彪爆炸後,一批被打倒的老將重新出山,張宗遜於1973年當上總後勤部部長。也許是喜歡投機的風標雞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他與陳士榘一樣給“四人幫”寫了效忠信,成了丟人現眼永遠抹不去的汙點。1978年退休安享晚年,1988年授勳得了個一級紅星。
值得讚許的是老將軍親手把兒子送上了對越戰場老山前線,使小張的軍事天賦得以發揮得淋漓盡致。小張雖然年輕時有些巴頓性格的不足,但確是一員悍將良將,作戰訓練樣樣在行,而且作風踏實、關愛部下,職務也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而今的大區副司令員位置上。
張宗遜可謂生榮死哀。1998年以91歲高齡逝世後,江總書記也送了花圈,並對其功績和貢獻作了比較高的評價,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