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Ping在實踐群裏給大家講了她和家人在21日去當地一家飯店吃飯遇到前台服務人員冷漠對待的事情,引發群內熱議和分享。在此整理一下主要的發言,可以給大家思考,對以後遇到類似事情怎樣看待、怎樣跟進,希望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Ping所在的城市90%是白人。是許多從別處來的美國人都認為很白的地方。21日全家四人去一個當地一家很不錯的海鮮飯店吃飯慶祝女兒生日,“我們全家四人去一個比較好的海鮮飯店吃午飯。在前台我們站了四五分鍾,一直被當作‘空氣’,沒人打招呼,當時有兩三服務人員在前台轉,後來一個電話響了因為接電話,才使得其中一個在接電話後給我們say hi, 說人多讓我們等十五分鍾。我們坐在等位子區,看到後麵來了五,六撥人,或者一人來或者兩人來,三人來,這位服務人員以及另外的服務人員在那些顧客還沒走的到前台就開始 say hi, greetings. 我注意到,所有被say hi的顧客都是白人。”
Ping:“這就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區別對待或優先對待. 它讓人感到你不受歡迎。如果沒有後來坐在那裏等十五分鍾看到後麵來的顧客怎樣被接待,我還沒有底氣說受到冷漠對待。現在情況是明朗的。”
Ping:“我在昨天打電話給這個飯店總部相關電話,我們本地分店的經理一小時後來電話問我詳情,我就說了情況,他表示真誠地道歉,會coach 他的服務人員提高服務質量。並問我要家裏地址要寄給我感謝信,歡迎我們再去用餐。我謝絕了表示一定會回去因為我們很喜歡那家飯店。”
Ping:“實踐群是講行動策略和行動的,這些天在這個群裏感受到一股巨大的熱情和實幹精神,我說這個故事是想說我們可以在受到不同對待時做自己可以做的。兩個孩子知道電話結果後說good! 先生倒是最難說服他這就是不同對待的一位,說情況特殊人家那天很忙,雲雲。忙為何記得對後來的人打招呼呢?這是說不通的。”
Ping:“網上查到這是家族飯店,1969年開業,從介紹看老板是白人即歐洲後代家庭。我看到他們的服務人員全是白人。隻有端菜上來的偶有非白人。”
燕子說:“相信我們很多大大小小的經曆,難能可貴的是您給經理打電話,采取行動。我們一個華人去餐館被直接說‘隻serve Americans.’ 廣為傳播後大家不去那個餐館。”
燕子說的這個事情是新澤西州一個華人很多的地方的飯店,具體經過如下: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is has ever happened to us. We are working professionals of Asian descent and my husband and I took our two young kids here for a Saturday dinner. We were told by the owner that there were no tables available as all the ‘Americans’ are coming because this is America. We left but had a very uneasy feeling, so we decided to call back to make a reservation. The same guy picked up the phone and said there were tables available. We asked if he only took reservations for "Americans" and he said yes. My husband told him we were there earlier and was denied a table, and he would be filing a discrimination complaint. He yelled at him over the phone, got very heated and asked him to shut up so we hung up. We made a police report. The police visited him at the premise. He confessed to everything to the officer, but concluded that he had a bad mouth and usually make insensitive jokes like these. The officer said this does not constitute a crime.
I am very sad and surprised that something like this still happens in 2013 in America. If you are reading this, I urge you to take a stand against this form of discrimination by boycotting this premise. Please help ensure that people like these are sidelined from mainstream America. Avoid this place." (整理者蘋翻譯:文章大意是一對亞裔背景的專業人士夫婦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去一個飯店吃晚飯,老板告訴他們因為這裏是美國,很多美國人要來吃飯所以飯店沒有位置了。夫婦在離開後又打電話回去訂位子,同樣的老板拿起電話告訴他們有位子,夫婦問是否隻給“美國人”留著位子他說是的。先生告訴他他們早先去過那裏而被拒絕提供一張桌子,他要投訴這種歧視行為。老板對先生猛吼,這位丈夫就掛斷了電話。後來警方來了,老板承認所指稱的一切,但說自己說話容易漏嘴也愛開這類麻木玩笑。警方說這不是犯罪行為。)
K說:“I would report to federal agency, if tape or video will augment the complaints. It may take several case to build up the discriminating trial. But whoever being discriminated will not be the first case. I will also call local newspaper to complaint, then post the story in yelp or whatever more publicity news media, boycott the restaurant until a reasonable solution being made.”
X說:“換成我,立馬走人。投訴的時候也決不會留情麵。在俺那小農村,唯一一家中國店。老板娘對歐裔嬉皮笑臉,對亞裔冷若冰霜。我第一次發現之後,從此幾年內都不再踏入該店,直到畢業。人要有傲骨,就是要這麽任性!”
Swan說,“我以前住加州的時候也有不少和Ping類似的經曆,本著亞裔善解人意,為人著想的精神,總是在一旁沉默地等待,silently suffering to preserve the illusion of a perfect America。後來有一次去南加的一個公園玩的時候又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走進公園的小餐館,裏麵有兩個歐裔婦女,一個中年,一個青年,她們兩個偶爾瞟瞟我,但就是不過來招呼我,在那裏忙她們自己的事情。我當時想,也許她們飯還沒做好吧?也許她們還有些需要忙的吧?等她們忙完再說,可是等了很久她們都沒有忙完。這時外麵進來一個黑人女孩,大概20左右,她進來等了大概10秒鍾就等不下去了,開始把counter上的鈴鐺按得當當響,邊用招呼的語氣大聲說,“Hey,lets get some service over here.” 她真的是無法忽略的,我當時想。那個中年歐裔婦女幽怨地看了她一眼,馬上放下手裏的活兒過來招呼我們,黑人女孩買到午飯了,我沾她的光,也買到了。後來我想到這件事,覺得她是對的。店員及時招呼客人,讓客人覺得welcome,是她們的本職工作,也是first priority,其它的事她們應該在工作的間隙做。如果要burden我這個顧客去為她們著想,為她們等待,其實她們已經失職了。後來遇到這種情況,我會象黑人女孩一樣主動招呼他們,把他們叫過來。不需要很憤怒的口氣,就是很nice地,間接地指出他們失職了就行了。有的歐裔喜歡micro-aggression,讓別人覺得uncomfortable,以為你傻,但如果你馬上指出來,他們看你明白what's going on,一般都會馬上改正,維護他們on top of things的高大上形象。象燕子轉的那個那麽囂張那麽明顯racist的餐館老板,還真沒遇到過。我們可以用臉書等等傳播一下,最重要的就是,建議大家都不要silently suffering。如果有人讓你覺得uncomfortable了,馬上指出來,象Ping 這樣,以後他們見到非歐裔的人應該就會注意些了。謝謝Ping跟大家分享,讓我們都知道,we are not alone in our experiences. Sharing strengthens us all.”
K說:“完全同意。要發聲主動要求服務。如果發現歧視言語我會請求重複一遍好聽清楚和make sure, 然後記錄下原話(錄音錄像最好)。再與這些行為鬥爭。”
X說:“我這次回國,還在火車上領頭跟乘務員鬥爭吸煙的事情呢,有時候就是需要個挑頭的,人心所向就能搞起來。”
Swan說:“I also feel what's important is this, when you stand up for yourself, you are also standing up for all Asian folks. It will change their perception of us and make them act accordingly in the future. ”
Z在Swan分享自己受黑人女孩啟發之後也回憶多年前自己受到冷漠對待的經曆:“看到朋友們分享親身經曆或聽到的受到“特殊”對待的故事,以及如何應對的發言,很受鼓舞!回想多年前在亞特蘭大旅店餐廳的一幕,也是差不多的情節。比我後到的客人卻比我先得到服務,終於那些人中有人看不過,向服務員提出。那些客人大都是和我一樣去參加學術會議的同行,白人居多(當時在場的隻有我一人是nonwhite). 我當時隱忍,確實不知如何應對。看到那裏隻有兩個女服務員,覺得她們的確很忙。再說,我們從小到大受的教育是以寬宏大量為榮,宰相肚裏能撐船。倒是旁人看不下去。讀到朋友們的分享,覺得我們的確不應該隱忍,不應該silently suffering. 我們忍了一次,就是失去了一次糾錯的機會、失去一次讓施行歧視的人認識錯誤的機會,失去一次讓其他人糾正對於華裔都是沉默的模範少數族裔這個刻板印象的偏見的機會。”
Z還說:“這是一個相當美好的世界,但仍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們自己動手做出改變。不如意之處包括
microaggression、
modern racism, 其來源也許是曆史殘存的white supremacy的經典種族主義,也許是
因為近年來中國崛起引起媒體等出於政治理念而對中國和與中國有關的一切包括華裔懷有的敵意。”
Ping回應Z說,“是的,分析得好。後麵這個由於中國崛起而引起一些美國人對華人和美籍華人的敵意不容忽視。有一種觀點說隻要中國強大華裔地位就會提高,這是一種良好願望而已。華裔如何被別的族裔看待反而會因中國崛起而受到負麵影響,這是一個錢幣的另外一麵,不能假裝看不見或以為看不見,負麵影響就自己走開了。這個群讓我看到如何真正提高華裔地位的做法和策略,中國強大自動帶動華裔地位一說隻是迷魂湯,爭取權益和平等之路任重道遠,需要更多更多人的共識和團結。但是華人內部達到共識又談何容易。”
K對於少數族裔要發出聲音否則容易讓人以為無所訴求提出精辟見解:“Silence is a big killer in this ‘vocal minority’society! 民主是有聲音的民主。如果沒有聲音說明大家都很滿足了。許多政治家批評美國人民投票率僅40%左右,不積極參與。可社會學家說如果90%民眾都參與政治選舉,說明政治大有問題了,大家無法置之度外,安心過油鹽柴米小家碧玉的日子了!”
Swan表示讚賞:“同意,那個餐館老板表達的意思是很多人心裏想,但是不說出來的,所以我們應該象上麵幾位朋友說的那樣,抓住每個大大小小的機會糾正他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大家的努力匯合起來,力量就很大了,可以潛移默化,促成大的社會風氣的改變。”
H從教育孩子從大人以身作則開始提出要及時反饋給社會我們的看法,從而帶動討論轉向如何和餐館良性互動:“每天都教小孩有什麽要求,就大聲說出來,ask nicely and use magic word,對大人何嚐不是如此,如果感覺不好,就大聲說出來!再加一句,如果別人did a good job, 就好好表揚。口頭甚至書麵,這些年填寫過不少feedback,review forms,或在留言簿上留言,上課,聽講座,開會也積極參與,問問題,smart or stupid,總之不作沉默一族!我對我們的下一代充滿信心,畢竟他們生長在這裏,到是我們作父母的要多多共勉,以身作則。”
X也分享自己的做法:“我就特喜歡給人feedback,好的也打過去表揚,差的也絕不口軟。有一次一個來我家做新生兒服務的護士,知道我打電話表揚她,激動地又打電話給我,把我娃誇成一朵花。”
K對X的做法十分讚同,“非常好的行動!我也是,總是願意對競競業業做好本份工作的人獻上感謝。也總是要求病人和家人謝謝那些天天照顧他們的人。不容易幹照顧人的工作,多謝就會感恩,做事的人也覺得自豪因為工作得到承認,更努力工作。positive reinforcement are much effective than negative criticisms!”
Z響應這種及時給反饋的做法,“讚給予feedback, review, 留言的方法!從小事做起,集小成大,會有不小的效果!”
在這場討論中,C還對中餐館如何改善形象提出了看法:“建議華商在美經營品牌連鎖店,取代老中歺館的舊形象,用真實和質量讓外族感覺到親近和需要。看看到處都有的老墨超市,韓國超市,給生活帶來方便和實惠,很受歡迎啊。意大利披薩更是深入眾口,完全成為美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我還特別佩服老墨的祖傳清潔功夫,踏實勤做,讓人看到近在身邊的好處。回頭看看中歺館,又擠又不整潔,沒法招人愛。而中產的新老中,掙錢多但不參與社會活動(參與就是出錢出力買話語權)。所以,?我們需要新的整體大形象??我們每個家庭都要更新生活思維方式,動起來,出錢出力搞活動,為下一代買話語權。”
整理者蘋注:這場討論持續了兩天,大家通過討論認識到每個人多少都有被飯店/餐館區別或冷漠對待的經曆,如何跟進這種對待的交流打開了思路的閘門,許多同感、共鳴在討論中升華成華人要做一個發出聲音的vocal minority的共識。這是一場令人勇氣倍增的討論,看來我們要對在中國所受的遇事要“寬宏大量”教育適用於什麽情況作出反思。
2014年12月27日晚整理 蘋
Swan女士更新“這可能是很多人都常常遇到的。我今天早餐又遇到了,waitress對旁邊的桌的人都很nice,熱情,友好,問東問西,談笑風生,賓至如歸,但對我們卻很冷漠,除了take order和上盤子,一個字都不多說,也不問is everything ok等等做waiter基本該問的問題。我在receipt上給waitress寫了需要improvement的幾點,就離開了。走的時候也沒有waitress跟我們說thank you,goodbye,雖然她們都站在那裏。沒法折回去給她們寫在收據上了,所以後來我專門去旅館的office給hotel manager寫了一遍,把這一點也加進去,請他讓餐館進步。不一定有用,but it feels much better that I did something about it, instead of accepting it. ”
春燕注:標題照片出自the following blog--Speaking up and fitting in, which has many resources for Chinese American parents.
從Go Back to Where You Came from 說開去
轉“今天晚上還有些時間,先後去了小東京和China town,前者的熱鬧繁華,規劃有序與國際範,後者的零落陳舊,簡陋粗放與中國像,或者是過去中國像都令人心裏很不舒服。在國內看你的這些言論還沒有實境之感,總覺得泱泱大國,泱泱國民,一切都很不錯了。其實走了這麽久還沒有走出自己的圈子,也不敢走出自己的圈子。所以真的理解你了,華人要爭取自己的權益,走出封閉的小圈圈,在溶入的失去與獲得過程中,真正找尋回自我,讓世界認同我們是世界的一份子,而不是異鄉人,局外人。”
轉反饋“在今天的美國,種族歧視依然存在。我們的黑人工程師出差到美國中西部,在小鎮裏開車等紅燈變綠,有白人到車邊告訴他:“你在這兒不受歡迎!””
轉“一天,我在費城裏的地鐵和郊區火車換乘站地下候車大廳等火車,大約30呎以外有一名白人歌手在彈吉他彈唱。突然,他對著偏向我的方向狂吼:"You just know your fucking chopsticks!" 這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我不能百分之百斷定他是罵我,可是這是美國,罵誰也不行。我立刻找在站台上執勤的警察,告訴警察那廝喊了什麽,並告訴警察:這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三名警察立刻包圍了那名白人,問他說過嗎?他承認了,說心情不好,並不是真對亞裔。警察警告他:看你就是從小地方來的,這裏是大城市,人們來自世界各地,不許冒犯誰,否則就把你抓起來!然後警察告訴我問話的情形,我表示不打算再告他,這事就這麽結束了。”
What the ?
難得你如此體貼那個歧視亞裔的老板嗬。有象你這樣的人為他撐腰,他一定見到一個亞裔就歧視一次,肆無忌憚。
在這些種族主義者看來,隻要你長著一張亞洲臉,就歧視你沒商量。當然,估計你總可以找到為他開脫的說辭,即使受到歧視,也覺得無所謂,覺得是應該的,是吧?
其實,文中表明得很清楚:老板拒絕他們的理由不是因為他們有年幼的孩子(他的餐館並未標明“兒童免入”),而是認為他們不是“美國人”--這對亞裔夫婦是英文講的比中文更加流利的移民二代,落地生根的美國人。
這老扳不喜歡他們帶在的兩個年幼的孩子,一般來說菜會叫得少,小孩吵,而且會搞得比效di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