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後旗人的悲慘處境
(2007-07-28 15:32:17)
下一個
就全國而言,“驅逐韃虜”口號產生了強大的激發作用,革命軍與八旗軍之間的仇視對立情緒未能因清帝遜位而及時化解,局部的武裝衝突也沒能避免,在南京、西安、福州、荊州等地,上演了種族仇殺的慘劇。例如在西安,駐防“旗卒死三千餘人,婦孺投井者尤眾”。 諸多史筆都曾經充分肯定辛亥年間所取得的革命成功,卻在有意與無意之間,淡忘了一個社會事實:在清朝垮掉的同時,也連帶著,完成了對於滿族這個民族的通盤否定。在一個相當長的曆史過程中,滿族遭受了為後人難以想見的民族歧視。而作為一個此前世代以軍人為鐵定職業、以保國護民為基本使命的民族,滿族自辛亥年起,不僅失去了固有的謀生手段,在生計上被迅速推向了困厄與衰敗的無奈境地,而且,他們還要從此擔起長久而不堪的罵名。許多年裏,滿人們不得不在慘淡的生存與肮髒的名聲這樣雙重煎熬之下掙紮度日。 在清帝遜位前後,為了阻止動員革命時期的大量排滿宣傳繼續在革命軍中引發更多的過激舉動,也為了化解旗族人們麵臨革命暴力產生的抵觸恐懼心理,孫中山適時地提出了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政治主張,1912年9月,他又來到北京,會見滿族上層及各界旗族代表,向他們公開承諾:“政治改革,五族一家,不分種族。現旗民生計困難,尚須妥籌,務使人能自立,成為偉大國民。”“現在五族一家,各於政治上有發言權,吾意對於各種工業,應即依次改良,使各旗人均有生計,免致失業。”他的這些話語,對北京以及全國各地的八旗民眾,產生了一時的撫慰作用。 遺憾的是,曆史並沒有沿著孫中山設計的“五族共和”藍圖前行,他的有關國內各個民族都應享有平等政治權力的主張沒有得到重視,其關於妥籌旗族生計免致失業的構想更是遠未得到實施。接續下來的,是袁世凱在京城上演的“加冕”鬧劇,和封建軍閥們圍繞北京展開的無休止的割據戰爭,就連“先總理”的“天下為公”原則都遭受踐踏,誰還把“五族共和”的意念放在心裏。 大漢族主義的民族情緒,並沒有因辛亥年間的和平易政而稍有收斂,反而持續地風行於市。將旗人們一概貶斥為“封建餘孽”、“亡國奴”、“懶惰成性的遊民”的種種說法,以及像“韃子”、“胡兒”、“滿狗”之類的咒罵聲,隨處可聞。當時在京城裏流播極廣的一則傳聞是,有個在新政底下當差的衙役問一個路人:“你是什麽人?”對方說:“我是旗人。”衙役動了火,舉起鞭子就抽:“什麽?我們老爺才隻是騎馬,你竟敢騎人!”對方趕緊辯解:“我不是騎人,我是在旗呀。”衙役更加得理,高聲嗬斥:“你還敢再騎,我還得揍你!”其時,各類的讀物、教科書、報刊也時常登載各式各樣仇視和鄙視旗人們的言論,在政府及學校等部門招收職員、教員的時候,對旗人幾乎是不屑一顧;甚至於在法庭辦案時,也出現了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加重對旗人一方嚴辦的情況。 旗人們不敢在公開場合暴露自己的族籍,成了普遍現象。本來按照旗族舊有的習俗是不習慣在各自的名字前麵加上姓氏的,在此形勢下,為了防備隨時可能遭遇的歧視虐待,也都加冠了姓氏,假如從姓氏上頭仍然比較容易被認出是滿族人的,有些人也便不情願地改用了他姓;為了尋求工作機會,不少旗人違心謊稱自己是漢族人。當時,生存在南方各處的旗人們,更須事事留意,防備泄露了身份會遭至打罵嘲弄。後來,雖然還有一部分滿洲族的後裔頑強地維持著他們的民族成份,滿族所包含的人數卻一而再、再而三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