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阿彌陀佛◥初學者與老修行,生活清閑與工作繁忙,各應如何來修學淨念

(2010-06-08 10:00:39) 下一個
◣阿彌陀佛◥初學者與老修行,生活清閑與工作繁忙,各應如何來修學淨念
娑婆苦
57位粉絲
1樓


2010-5-17 14:39 回複
淨念
娑婆苦
57位粉絲
2樓

修學要選擇一種或兩種適合自己程度,以及生活環境方便的就夠了,不必太多。但是基本的修學課程如《了凡四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是修行的基礎。不論大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這是修行的根本,必須要修學。好像蓋房子築地基一樣,這是決定不能缺少的。

專修淨宗經典,隻要在“五經一論”裏選一種就夠了。如果時間較多,可選《無量壽經》。如果時間很少,工作很忙碌,就選《阿彌陀經》。依照一部經典修學,老實念佛,一定有成就。

我們遵守這些方法原則,就是持戒,因戒得定。佛家講得定就是“念佛三昧”,也就是淨土宗講的“一心不亂”、“功夫成片”。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往生淨土就有把握。功夫好的人生死自在,想什麽時候去就什麽時候去,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這是世間第一等殊勝事。這樁事情人人都做得到,你為什麽做不到?因為沒有放下,徹底放下就做到了。連經教都放下,隻學一部經,依照一部經的理論、方法、境界去修學,沒有不成就的。

世尊當年在世說法,絕大多數是聽眾提出問題,佛為他解答,也就是當機者、啟請者。無問自說很少見,像《佛說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同樣一個問題,問的人不一樣,佛的答覆也不一樣,也就是一個問題會有許多不同的答覆。佛能觀機,這個人提出問題,他的症結何在,佛的答覆就解答他的問題。他聽了之後能開悟,甚至於證果,我們在經典裏常常看到。

我們讀了這部經不會開悟,不會證果,是什麽原因?不契機。契機是契自己的機,這部經典對自己來講就是了義;不契自己的機,就是不了義。了義與不了義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是它有決定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自己修學這個法門,依靠這部經典,決定在這一生當中超越六道輪回,這才算是了義;學了一輩子,出不了生死輪回,這是不了義。淨土法門對我們來說,這一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超越輪回,就是了義。修學其他法門難,因為要斷煩惱。斷煩惱說來容易,真正做起來不是一樁容易事情。

念佛法門有“觀像、觀想、實相、持名”四種不同的方法,對我們來講,“持名念佛”最方便,其他的方法都非常困難,不容易成就。持念佛名真正能成功,要萬緣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很容易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決定生凡聖同居土,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實在講也是不容易,一般人很難做到。這些道理、方法都要懂得,這一生千萬不要錯過。


網址(http://qun.51.com/nianfoqun/topic.php?pid=2092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