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後一代超過前一代

(2010-03-08 10:03:26) 下一個
後一代超過前一代
vxz1112
3位粉絲
1樓

古時候,政府官員戴的帽子稱為「進賢冠」。那個帽子像樓梯一樣,前麵低,後麵高出一層,代表前麵是自己,後麵是下一代。戴上帽子是提醒自己,希望下一代一定要高過我們這一代,這才是稱職,有成就。如果後麵一代跟你差不多,你完全失敗,沒有成績可言。古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含有很深的教學意義,佛法講「表法」,要懂得表法的意思,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我最近遇到小時候的同班同學,關長全先生,他是南京一中的校長,培育出來的學生有一些很有成就,像現在揚州大學的校長就是他的學生。我讚歎他:「你的教育成功」他說:「怎麼說?」我說:「你的學生做大學校長,你不過做中學校長,他超過你,就是你有成就。」

在中國曆史上有很多例子。《了凡四訓》中,袁了凡先生提到建甌(現在的福建)的楊榮。我在建甌住過六年,這個故事我很熟悉,我小時候去他家玩過。楊榮的曾祖父、祖父都是擺渡的,以此謀生。有一年漲大水,許多的村莊被淹沒,淹死了不少人,許多財物隨著洪水到處漂流,有些人劃著船去撈取財物。楊榮的曾祖父與祖父對於財物一無所取,隻有救人,積的陰德很大。到他父親的時候,家庭環境逐漸就好轉了,然後生了他。他二十歲考取進士,官做到少師(太子的老師),位列三公。他對國家有貢獻,所以皇帝加封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為少師。這就說明先人沒有做到這麼大的榮耀,他做到了,他替父親、祖父、曾祖父做到了。

在佛門裏麵,老師有行沒有證,學生能達到信解行證,這是老師的成就。決定不能說,我的父親就是這個樣子,我還能幹什麼?我的老師能說不能行,我也能說不能行就可以了,這樣就一代不如一代,錯了。做學生的千萬不能有錯誤的觀念,老師沒有做到,我為什麼要做?這是個墮落的觀念。老師做不到,我要替他做到,這才是好學生,這個學生才是報恩,報父母恩,報師長恩。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自己要爭氣,奮發向上,從此地學習就對了。



2010-2-9 2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