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第九章 菩提心是成佛的因

(2009-07-22 09:23:31) 下一個
第九章 菩提心是成佛的因

純印老人一生示現表法,乃殊勝菩提心也。未離發心、觀性之法。“純印”之名號亦可理解為菩提心。純即本體心性,此心無垢無淨、無生無滅、永恒不變方為純。純,妙明、覺悟也,隻此覺悟心者即菩提心是。印,乃法、乃道,修此覺悟心之方法、門道也,涵發心之義。老人所說、所行無不顯示聖賢之要領,亦告知我等成佛之捷經: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純印”老人對淨土宗之奧旨已表露無遺!我輩若能以他老人家為修行的榜樣見賢思齊,久而久之必頓然開悟明心見性。一念發菩提心便令一念頓證,功德無量不可思議。菩提心乃“純”,發心乃“印”,直指修心之法也!發心即授記,授記當成佛。
菩提心是成佛之因。菩薩發了廣大圓滿的菩提心,在一切眾生中固然是最崇高最偉大的,學佛、修行人即使僅有少分菩提心,而他所具的功德莊嚴,亦超過聲聞、緣覺,並決不會因其菩提心少分而失菩薩的資格。菩提心是什麽?即如純印老人示現的,利他無我之心,“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之心,為解除眾生的苦難,廣度有情作不請之友。
由此可見菩提心之重要。經中喻說:猶如百千年的暗室,若一盞燈提入暗室中,此燈所放出的光明,立刻驅除百千年的黑暗。當知這提燈的人,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所提的燈盞,就是菩薩所持的一切智心大光明炬;暗室中的黑暗,就是眾生內心中的無明黑暗。一個修行者,欲成就道業,必須要有菩提心。發菩提心,心中必須有眾生,將眾生之苦為我苦、眾生之樂為我樂,如果脫離眾生之心,將自己關在小屋子裏苦修苦行,決難成就圓頓。一位欲成就的發心菩薩,必須持智心的大光明炬,不畏艱險,不懼挫折,不理外境的磨難,不顧他人的誹謗,衝破度生的重重困難,勇於入眾生的心意暗室中去,使得眾生百千劫以來所積集的一切煩惱障、一切業障及無明黑暗,悉皆消除得幹幹淨淨。可見發菩提心,對修行人是如何地珍貴了。
菩提心與“世善”一樣,都有它的功德,但遠非“世善”所能比擬。菩提心所獲的功德,好似虛空,廣大無比,與一切善法無法比擬。世人若以微塵數之七寶供養諸佛如來佛刹,亦不及少發菩提心者功德之萬一。可見發菩提心的功德,是如何廣大殊勝了。
十方諸佛,沒有不是由發菩提心而來、發菩提心而成的佛,所以菩提心是成佛的因。不發菩提心而希望成佛,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成佛的真正最大目的,是為度化眾生,“為利眾生願成佛”。所以發菩提心,不但是希望自己將來成菩薩、成佛,而更重要的還是當下就要不惜任何代價去度化有緣眾生,深入社會接近人群,隨分隨力地以佛法開導群迷。隻有在度生中方能開發本原自性的真智,純印老人的傳法者強牛居士體會尤深,他每傳一次純印之法,都有不可思議的感受,自性湧出的真智,遠非他人所能揣度。
他在講法時隨口出一偈,傳到新加坡,被淨空老法師所印證:“緣聚緣散,去歸有因。境緣無邪正,得失在自心,理事本無礙,覺心化六塵。切記,切記,心勿外緣。”
法師解釋說:“很難得,這個見解正確,確確實實人在世間,不但在今世,六道都不例外,我們能聚在一起是緣,離開也是緣,隻有緣聚緣散。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是緣生的。人死了,離開這個世間,緣散了,有沒有生死?沒有。生死不過是緣生緣滅而已。實實在在講,沒有生死。境緣,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無邪正,藕益大師講無好醜,好醜在自心。所以我們心正,一切法都正。心邪佛法也邪。是非善惡從哪裏判別?從心地上,從念頭上判別。一念覺,無有一法不正。一念迷,無有一法不邪。佛教化眾生,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而已,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啊!理事本無礙,覺心化六塵:華嚴經上講的事無礙的法界,尤其講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啊!能夠入無障礙的境界,就是法身菩薩了,法身大士啊!所以我們必須要認清楚,我們常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般若經裏麵說的最清楚,最透徹,也說的最懂,總結在三心不可得,萬法無所有啊!所謂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種宇宙人生觀就是法身大士、就是諸佛的宇宙人生觀,所以他們在十法界、在六道應化,普度眾生,確確實實心裏頭不留痕跡。為什麽不留痕跡呢?因為三心無所有,諸法畢竟空啊!不留痕跡他得大自在呀。我們今天起心動念,都是妄想執著。所以生活在煩惱裏,生活在憂慮裏麵,不得自在,原因在此地。他這個學佛不錯,學的境界,都很好,很難得。”
強牛居士有自勉偈二首,可略觀其發心與修行之一二:
坐地隨轉又一年,專修專念厭談玄。
口誦彌陀心淨洗,必與極樂結因緣。

老挫聞法已太遲,難舍分秒有誰知。
抽身欲度迷蒙者,烏雲障霧重重至!
時刻不忘眾生得法益,盼眾生破迷開悟當生得度之心就是菩提心。發菩提心有兩大目標:向上成佛是發心者的目標,向下度生亦是發心者極為重要的目標。沒有度生之心,總慮及自身的安危、利益,縱然佛法理解得再多,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則擺脫不了輪回。“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發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有菩提心即入大乘不二法門。入小乘的門路是發對娑婆的厭離心,沒有厭離心,不去掉“我執”不會走上聲聞的解脫道。若入大乘門,必須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則不能走上菩薩道,菩薩道修圓滿即是佛。
菩提心,不論什麽時候在心中生起,縱然其他功德尚未發生,而你已進入大乘之門。失菩提心即失大乘行者的資格。
佛在《華嚴經》中講:“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菩提心的種子,是佛法因中的不共因,是成佛主要因素。“信解大乘為種子,慧是能生佛法母”。其意是說:信解大乘而發的菩提心,猶如父本,通達諸法無我的殊勝慧,猶如母本,父本是不共因,不可改變,母本是共因,可以改變。種子為因,入地為母,子係依父,決非依母。所以唯依般若慧不能判別大小乘。大小乘均依般若慧,聲聞緣覺無不依於般若波羅蜜。要想入大乘門,非發菩提心不可,除此無餘門可入。
當然生子,父母雙親缺一不可。但大乘佛法的道支圓滿,則須以方便為父,以智慧為母。方便即菩提心,智慧即證空性慧。所以入大乘門而不發菩提心者無有是處。念佛乃大乘佛法,菩提心是否生起至關重要,無菩提心、無度眾生之念、無度眾生之願,雖然閉門念佛、拜佛,亦非大乘!此心之有無,隻須自家問自家。

(一)菩提之義

菩提乃道、覺之義,道是修的方法,還是落在覺上。覺即悟,悟即覺,通常聯在一起稱為覺悟。菩提之覺,決非世人稱謂的感覺、知覺、聰明、智慧。菩提之覺,是反迷惑、斷無明的純正覺、清淨覺。真正菩提之覺,必須是純正的、清淨的,沒有絲毫染汙及迷惑。百年前“純印”之名來世間涵菩提心之義,老人示現的,亦全是菩提心。
菩提——唯有出世的聖者,斷除了迷惑成就了覺悟,謂得到了菩提。聖者有三乘的不同,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菩薩菩提、佛陀成就的是無上菩提。但就覺悟的意義說,雖彼此一樣,但深淺卻不同,而以無上菩提為最究竟、最圓滿,此即發心者所要求證的菩提。

(二)四智菩提

菩提不但有名義,並且還有它的自體。無漏之慧是菩提的自體,其體指清淨的四智菩提,即轉八識成四智: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大乘佛法,以此四智為菩提的自體。所以二乘人所修、所證的菩提,尚欠缺很大,不圓滿不究竟,因其所得的覺悟隻是部分的,不能遍知一切,不得名為菩提。菩薩的覺悟,普遍固然普遍,但未達到無上圓滿,亦不可稱為菩提。
三乘聖者之菩提,為何亦稱三種菩提呢?這是方便說,是站在平等相上講的,就事而言的,既然三乘聖者都證得聖位,得到覺悟,事相上不可否認所以統稱為菩提,但從理體、從殊勝意義上講,唯以無上菩提、隻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者方可真正稱菩提。唯有證得最高無上菩提,才能完成四智,除此而外,四智是不圓滿的。所以從菩提的殊勝意義而說,以四智為菩提之體。四智中的妙觀察智,二乘人可得部分的成就,至於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二乘人根本沒有成就的。真正完成四智菩提的,唯佛與佛乃得究竟圓滿。
佛果菩提是由八識轉成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有漏的。八識既有相應的心所,無漏的四智亦有其相應的心所。所以不論四智中的哪一智,決非孤單獨立而存的。無漏四智有二十一心所相應:欲、勝解、念、定、慧的五別境;作意、觸、受、想、思的五遍行;再加上信、慚、愧、無貪、不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的十一善心所。這即是四智菩提所相應的二十一心所,為菩提相應之義。

(三)菩提心

此即純印老人講的“看不見的心”。既非肉團又非緣影,乃指妙明真心而言。佛門一提欲,通指不好的說的,但善法欲,就不是不好,它是修學佛法的人不可缺少的,沒有善法欲,就不會有善行,無善行豈不落邊空,落邊空就不會做善行而達解脫。所以此處講的菩提心,是希望、發心、欲求立誌之意,任何事若沒有欲求、堅定的願望,將一事無成。唯有以此為動力,才能完成自己的願力;證果、成佛亦複如是。這即是五別境中的欲心所。此欲心所,若在有漏的凡夫位上,是通於善、通於惡、通於無記的三性。唯菩提心的誌願欲,在一開始發啟時即將有漏欲法隨順無漏法者。大乘佛果的所有無盡功德法,皆由發心、從此欲心所之所生的。你發了什麽心,必然做什麽事。如人貪財者,發求財寶心而必做營財寶行。可知凡人求善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誌行。發菩提覺悟心,必然行菩薩道,修菩薩行。
如何發菩提心?藕益大師對菩提心講得非常簡明扼要“真心、至誠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真而不變,誠而一念不生,就是欲當生成就,心不離度眾生,口不離阿彌陀佛聖號:“隨緣度生,隨緣做善,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就是發菩提心。
菩提心若略講可分兩方麵。1、內在的自性發心。吾人本具佛性,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此即菩提的覺性,但它為煩惱所障,覺力薄弱,不能顯現,但並非遺失了。要欲離、擺脫影響覺性的塵埃,非要發心證菩提果不可,這一念要成佛的心,即內在的自性發菩提心。2、外在的資助發心。此即善友與佛的經典,以此經典的熏習於是自己發起大菩提心,是為外境之力而助發的。但發心是自發的,不發心則不能有度生之願,而佛法是以度生為本的。所以真正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不但自己必須發菩提心,還應勸導他人發菩提心,唯有人人發菩提心,方能使佛法久住。特別是在亂世、末法時期的今日,發菩提心是大乘行人必行之務。
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都是古佛再來;大願地藏王菩薩、大行普賢王菩薩,早已修成佛位,為度眾生,願後成佛。諸佛世尊,諸大菩薩,都以自己無量億劫的修持,為佛弟子樹立了永無休止的修菩薩道、行普賢行的光輝榜樣。
佛菩薩的大恩大德,是不可思議的、永遠也報答不完的。我們受佛菩薩這麽久遠以來的深恩和教化,隻有向佛菩薩學習,發大菩提心,才不辜負佛菩薩的恩德和教化。

(四)修心要訣

“口不論是非,行不介入社會,身不沾惡緣,心不離彌陀。聞而未聞無煩惱,見而不見少是非,事事變心無住,一心隻求真智慧”。
這是“純印”的傳人強牛居士一九九七年在吉林講法時隨口說出的偈子。他六十多年在純印老人身邊,日常受到老人潛移默化的熏陶,不知不覺地接受了大乘佛法。老人往生後方度其入佛門。他不讀經論,但濤濤佛法,隨口而出,實不可思議。
“口不論是非”:口論是非是修行人之大忌,說人家長道人家短,論是論非造口業。一個真的修行人,一切事相幹不相幹於自己修行都不要說,與已有關無關都不要打聽、不要想知道。純印老人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古人說:“知事多時煩惱多。”要善修行、善默然。
“行不介入社會”:修行是自修自悟自證菩提,如整天跑寺院、趕道場、參法會,社會的活動繁多,怎麽能淨下心來念佛呢?不念佛,功夫唐捐,佛號不入心,又怎麽能往生呢?“識人多處是非多”。另外佛門弟子,決不要搞體係,更不要參與社會活動,違反政策、不利社會秩序、不利國家、不利民的行為決不參與。
“身不沾惡緣”:身的惡業是殺、盜、淫,但身的惡緣,猶如細菌,無孔不入,無時不有,舞廳、網吧、酒館、麻將、電視……凡是對於清淨心有妨礙的都是惡緣,都要遠離。
“心不離彌陀”:此即淨念相繼之意,就是要時時刻刻提起佛號,以佛號伏住煩惱,“心上無事為真修”,強牛居士這句話很好。無事就要老實念佛。將這句佛號念得曆曆分明,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必得大自在,大圓滿,若能將強牛居士提倡的“呼吸念佛”方法練熟,往生把握性更大。筆者親見一位七十六歲的唐秋玉老居士,患大量、大麵積的腦出血,大夫診斷已喪失思維能力。家屬發現其右手指隨著無規律地一呼一吸喘氣聲而動,就將念珠放入其手中,她一呼一吸撥動一珠,走得非常殊勝。身體柔軟,白發轉黑,麵容變得年輕了,身體發出奇香,度了許多人。可見呼吸念佛方法彌補了睡眠中不能念佛的不足。
“聞而未聞無煩惱”:這句話就是純印老人常講的“凡事不走心,就沒有煩惱”。耳不聽,心不煩。煩惱緣起,就是執著這個身是我,認緣生之物為實有。經雲“凡夫執有”,就指這一樁事情。二乘人執空,他們明白萬法皆空,凡執我者皆有煩惱、業障,必然輪回。執空雖然六道輪回沒有了,因六道輪回是執有我、有人、有法。執空者雖然不輪回了,但萬物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尚未洞徹,未明心見性,這也是一種障礙。所以執有、執空都不圓滿,兩邊不執著,取名為“中道”。“中道”是對兩邊而言,大乘佛法是兩邊不立,中道不存。若無我相,則無煩惱,阿羅漢就真的斷了煩惱。所以我們亦應提醒自己,提高自己念佛的境界。
“見而不見少是非”:前幾句是修戒,攝心為戒。此句是修定,是“舍識用根”之義,眼賊是造是非的根苗,世人形容眼睛是心之苗,通過一個人的眼神,可洞察其心靈。見,是用眼根;不見,是不用眼識,善惡、美醜、好壞、是非……都是從分別而來的,若無分別,則萬法一如。
“事事變化心無住”:此即無住生心之意,心不住六塵,身從事各行各業,無事不做,但心卻如如不動,這是真功夫,真修行。“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心不隨事事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心不隨境轉之意。
“一心隻求真智慧”:此是明心見性的意思。要識本心見本性,真智在自己的清淨心中,決非外得。如何障泯慧生呢?老實念佛,一心念佛,達一心不亂時,真智即顯。強牛居士修行體會是:“隨緣勿攀,隨遇而安,常發菩提,佛號不斷。”
純印老人往生後,度“強牛”時曾留下的法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遠離名利,一心念佛!”這是傳佛法燈,是末法學佛人真正入道的指路明燈!末法眾生不依此修,決難成就。

(五)念佛 誦經 往生

修行關鍵是契理契機,擇一捷徑法門,方能有成。持名念佛為捷徑之捷徑法門,最為要妙。宜篤信而力行,當生可成就,往生西方淨土,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離眾苦,但受諸樂。但往生者的品位卻不會高。因上品往生者必須是深信大乘而發菩提心。深信之原動力則須讀誦大乘經典,增信解悟。有的人抱一種消極求生淨土的錯誤觀點:隻要能去西方淨土,下品下生就行了,哪怕在邊地疑城不退轉也滿足了!有此想法實難往生。俗語雲:“取法於上,得乎其中;取法於中,得乎於下。”此鬆怠的思想影響念佛不會精進,往生的可能性很小。
中國佛教之精華,首推天台宗、華嚴宗,皆依《妙法蓮華經》、《華嚴經》諸大乘經典,秉承如來一代聖教。此二宗門盛於唐、衰於宋。今淨土宗依持名念佛為主修,依淨土五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受持的經典,古德讚揚:“一部經、一聲佛號、一生成就。”但非是對大乘經典不可讀誦,如有閱讀能力何妨研習天台、華嚴諸大乘宗派教義,以增強對極樂世界篤信、切願、行持。學佛人很注重明理,有些人天天求往生,卻怎麽也放不下“見聞覺知、是非人我、五欲六塵、三毒煩惱”,心口不一,心行不一。縱然天天念佛,隻能種些善根,欲當生成就談何容易。佛教廣大,猶瞻天瞰海,莫測高深,若不親身探海,焉知海底奇觀美景?另外不讀誦大乘經典,不明教理,在末法邪師說法如恒河沙的年代裏,恐難明是非、辨邪正,難免被邪師所惑。久之距佛正法滅亡也就不遠了。
不懂教理,不僅於自己個人的進修大有妨礙,而且對理悟、禪悟、修證、往生品位增高都會大打折扣。就度人利人而言,自己尚不解佛理,在歧路上徘徊,又如何利導指引他人呢?淨空法師和古德都主張專修、專念,此乃對不同機緣、不同根性、不同條件的人而說的。如沒有條件閱經論,年歲大了,時日無多,實在無法研習教義,則鼓勵他一心念佛,並篤信不疑,發願力行,也能往生西方淨土。但品位不會高——凡聖同居土。欲生方便有餘土,必須解行兼具。古德主張一部經、一聲佛號、一生成就。其苦心是怕有緣眾生,見異思遷,不能一門深入,為明理,著文字相而忽略念佛,終至一無所成,故告誡“老實念佛”。應深信念佛法門為佛說最上乘佛法,但因此而廢大乘經典,實乃因噎廢食。淨空法師講《華嚴經》、《地藏經》、《金剛經》……無不有其苦心。法無定法,若死在定法上實為不智。若條件允許折中的做法,是念佛與讀誦大乘經論並重,主修為一部經,以此作為淨業之增上緣。倘純為自己往生而念佛,無利他之菩提心,此淨土法門則為小乘矣!違佛說淨土法門的意旨。
強牛居士從入佛門,因身體條件,死守一句佛號,但他受純印老人日常熏陶六十餘年,教理行持無不圓融。所以修行應因人而異,勿死於定法。真正的佛教徒,應發菩提心,努力研教辦道,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修持勇猛精進,常作力所能及之善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乘純印法船當生一定能成就。在行持中應具三個條件:一、對淨土法門深信不惑;二、持名專精有恒相繼不斷;三、時時警覺自己懶惰惡習不使重萌。若能如此修行,沒有不成功的。
境立映心有,心無境不生。
若將心係境,心境兩盲盲。
悟境心無起,知心境亦清。
淨心無染境,了境心無形。


化 性 篇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少葷多素日三餐,精也香甜粗也香甜。
穿戴衣服不挑揀,好也禦寒孬也禦寒。
常與同修聊佛法,你也談談我也談談。
全家老少誦佛號,有也心安貧也心安。
每月領取退休金,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晨鍾暮鼓催人急,不修怎能生去西天!

學佛人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時要有悠閑的趣味,這是超越時空的無為心。

擇善知識而交,擇契理契機的書而讀,
擇善言善語而聽,擇有益他人而行,是初學佛者的切要功夫。

與世人酬酌,唯以忠恕為懷,
則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無從而起。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湛然,
有事斬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待人不卑不亢,儀容固宜有度。
態度謙虛恭讓,語言精練有章。
做人須以謙衝為懷,否則就會有樹大招風、名高謗來的危險。

拙可以寡過,緩可以免悔,退可以遠禍;
苟可以養福,靜可以益壽,空可以成佛。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饑謹等
悉皆盡滅除 人各習禮讓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鹹安樂 先亡獲超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佛曆二五四五年觀音聖誕日
二〇〇一年農曆二月十九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