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在聊正題前我先侃侃國內夏季解暑的飲料酸梅湯。這酸梅湯原先是老北京的傳統消暑飲料。過去在炎熱的夏季天兒,人們把梅子用煙熏黃,稱為烏梅,用它來熬製此湯。做法大致是把烏梅搗碎了放入水中,裏邊放點白糖去酸,最後經濾渣冰鎮後飲用。現在的酸梅湯原料裏除了烏梅還加了山楂、桂花、甘草、冰糖這幾種材料。
北京的酸梅湯世麵上有信遠齋,九龍齋和康師傅這麽大致三種。頭一把交椅當推信遠齋,老字號了,乾隆爺那前兒市麵兒上就有,號稱是用宮中秘法熬製。九龍齋也不錯,現如今在京城的粉絲也不少。康師傅據我品嚐味道不亞於前兩種,而且價錢略便宜,瓶裝的量大,相比之下信遠齋的隻有康師傅的1/3那麽多,價碼倒比康師傅的還貴。上文書說到在砂鍋居吃飯,當時我要了一瓶信遠齋,7塊錢。問跑堂的怎麽這麽貴?回答說我們這是正宗的,加了桂花糖的。
除北京的這仨牌子,在重慶我還喝到了福建天喔茶莊的酸梅湯。這個品牌的瓶裝量更大,而且價錢是我喝到的所有牌子中最便宜的,才兩塊錢一瓶,味道也絕不在上麵的三個牌子之下。有回國的朋友遇到這個牌子您自己嚐嚐評判評判就知。
我在重慶時中暑病了一場。還沒好利索又去三天兩頭地應酬撮飯,想再幹點兒別的什麽都沒時間了。原想著去哈爾濱也沒能成行,索性再回趟北京吧。這回我是帶著小兒回去的,住在安定門外一家酒店,圖的就是離哪哪都不遠,方便。
途徑機場航站樓內部。
安定門外過街天橋上。
安外護城河。
安定門外地壇西門。
到北京那天晚上應發小之邀去了黃寺大街12號甲三號的“郝記碳烤羊腿”小館。如今京城裏有點時興吃烤羊腿,所以經營這道菜的館子不少。但據“大眾點評網”推薦,這家的烤小羊腿味道極好,而且實惠。我們那天要了隻3斤半的羊腿,事先由店家預烤到7成熟,然後在客人的桌子上立起轉動烤架,發給孜然,鹽,辣椒粉等調料,還有刀叉器皿,讓客人自己自己接著烤,邊烤邊片食,很有意思。加上冰啤,冷飲,5個涼菜,那頓烤羊腿才200多人民幣,吃得覺著有點撐,肉還沒吃完,非常實惠!特此推薦一下。
建於安定門外清順治九年的喇嘛廟 - 西黃寺。
郝記碳烤羊腿。
第二天上午我和小兒頂著室外的高溫熱浪再出門,先到護國寺小吃店去吃早點。我特意要了份兒奶油炸糕,一嚐,味道真讓人失望。這種小點心我自己都會做,用開水砌白麵,加糖和香草香精和成稀麵團,然後分成坨擱油鍋裏炸泡並成金黃色即可,吃時沾著白糖,口感十分香甜酥軟。這護國寺的奶油炸糕炸得卻倍兒硬,跟頭天的剩貨似的。我問小兒好吃不?小兒說:“爸爸,這丸子怎麽這麽難吃啊?”我說你小點聲,別讓店裏的人聽見了,嗬嗬。
安外護國寺小吃店。
大失水準的奶油炸糕。
吃完早飯我們打個車直奔北海公園後門。因為離著近,打車的費用也就是一個起步價。
什刹海小景。
什刹海攬客的三輪兒。
進了北海後門,一過水閘後就上了親蠶殿前的鑽天揚大道。這裏裏外三層地站了一大群人,鼓樂喧天,歌聲高亢嘹亮。在最外圈都能看見人群裏一麵紅色大旗,上書“紅歌藝術團”5個大字。擠進圈內,見5名肩扛大校軍銜的男女老兵正擎一麵八一軍旗表演著,隨著一支“雄偉的井崗山,八一軍旗紅”的樂曲正步行進。接下去又是《歌唱祖國》,《打靶歸來》等。曲罷人群中喝彩鼓掌聲一片。接著幾個扮作藏族人和維族人的北京姑娘上場,隨著一位音色極似柴旦卓瑪的女士嘹亮的歌唱跳起了《天路》,《逛新城》和《達阪城的姑娘》的舞蹈。那歌聲極富感染力,幾個姑娘跳得也專注。聽著這本應是民族和諧的優美的旋律,我不禁熱淚撲簌簌地往下流。還好,我帶著水銀墨鏡,眼睛裏的表情不會被人看到,加上天熱出汗,沒人搞得清我是在擦汗還是擦淚。本來似我這個年齡的人經曆的事太多了,很難再會有什麽事能讓我感動,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可不知為什麽那個時刻卻沒能繃得住。
紅歌藝術團在表演。
離開紅歌藝術團接著往南邊兒走,在濠濮澗這個地方又是另一群人紮成一堆。從人群的年齡和唱的歌曲判斷,這是一群老知青。我也曾是知青,但屆數比他們要小得多。這些人唱的歌曲倒是那個年代十分流行的,如《我們是毛主席的紅衛兵》等。在繼續往南的兒童運動場有更多的人或坐,或站地集成一大片,也在引吭高歌。看來京城的老少爺們豪爽!膽量也足!在重慶紅歌已成昨日黃花的現實裏還在大唱特唱。這一現象我在天壇的長廊上也見過。緣由究竟如何,待各位看官自己評判。
北海公園以當年慈禧老佛爺逛園時歇腳的“鮮碧”亭為分界線,湖東邊是唱紅歌的,西邊則是跳現代舞的。在靜心齋,天王殿和快雪堂前的空地上都在有人學跳拉丁舞。一東一西,內容,情調完全不同,真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
碧鮮亭。
靜心齋前的拉丁舞場。
九龍壁。
天王殿失修的大門。
夏日的北海水景。
中午請我那個發小去地處南河沿華龍街的起士林吃俄國菜。原本我準備去東直門簋街的白夜西餐廳或彼得堡西餐廳吃俄國菜,據說那裏價錢便宜,菜的分量也足,但因周末人巨多,要排隊,所以改去起士林。後來證明這是個錯誤的選擇,後者不但貴,且味道比我品嚐過的俄式菜肴差得太遠。不過起士林的紅菜湯還可以,酸甜適中。罐燜牛肉味道也還好,但奶油烤魚就太差了。這道當年葉卡捷琳娜最喜歡的菜式讓起士林詮釋得走了味。這兒供應的格瓦斯更不如我在“一手店”買的哈爾濱“秋林牌格瓦斯香醇,口感好。
賣哈爾濱紅腸出名的一手店。
一手店的秋林格瓦斯。
下午回酒店休息,傍晚出門時走錯了路,誤去了王府井八麵槽。也好,索性帶著小兒在王府井轉了一圈。
八麵槽天主教堂塔尖。
我原準備那天晚上去有近200年曆史的京城八大居之一的“同和居”吃飯。由於在王府井耽誤了時間使我猶豫再三去還是不去?我已20多年沒去同和居了。這家飯莊原在西四南大街路東,不知什麽時候搬到三裏河月壇去了。我後來還是決定去,但網上給的地址有錯,讓我一通好找,所以到了飯莊時天已大黑。進到飯莊內見有幾個人東倒西歪地躺在大廳內的沙發上休息,地上撂著行李。我不禁感慨:到底是名飯莊,居然還有從外地扛著行李來這兒吃飯的。後來才知道是個誤會。敢情同和居飯莊樓底下是旅店,樓上是飯莊,那幾個躺沙發上的人是在等著登記住店,嗬嗬。
溥傑老人所書的同和居門匾。
拾級而上時見樓梯牆壁上掛著同和居的各類名菜,其中鎮店名菜“烏魚蛋湯”的照片十分醒目。其它還有“三不沾”,“蔥燒海參”和“糟溜三白”等。
鎮店名菜烏魚蛋湯。
落座後我點了烏魚蛋湯,三不沾,響油鱔糊和同和居名點“烤饅頭”。不貴,還不到200塊。說實話,烏魚蛋湯做得過於酸了點,加上胡椒粉放得多,味道並不太好,有失“鎮店名菜”的水準。響油鱔糊味道非常棒,三不沾也很不錯。這三不沾我老早以前試著做過,記著做了N次隻勉強“成功”一次。烤饅頭實際味道非常像剛出爐的麵包,鬆軟,香甜,評為該店名點實不為過。菜和湯我有意沒吃完,打包後帶回去也給孩兒他娘也嚐嚐。
烏魚蛋湯。
名點三不沾。
響油鱔糊。
同和居招牌點心烤饅頭。
小兒品嚐響油鱔糊。
飯後離開飯莊,過了馬路竟是三裏河原機械工業部大樓。我記得小時放學後脖子上掛著鑰匙,背著書包,從北新橋坐13路汽車到三裏河部機關大樓等老爹帶我去大樓對麵的部機關食堂吃午飯。大樓的模樣還沒變,隻是馬路對過的機關食堂已改成遊泳館。。。。。。
核工業部機關大樓階梯。
已成遊泳館的原部機關食堂。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