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前,就有很多人預測,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這主要是基於中國最近十幾年經濟上突飛猛進的上升趨勢。假設中國和美國各自保持目前的經濟增長率,而兩國貨幣匯率保持不變的話,那麽中國的GDP 將在2040年左右超過美國。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假設,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中國能夠在未來30年內一直保持高達10%的年增長率,而兩國貨幣的匯率也不可能長期保持不變。因此這隻能是一個非常簡單化的預測。而另一個亞洲人口大國印度,也因近年來高達10%的經濟增長率而引起世人注目。根據同樣的假設預測,印度可能在差不多同樣的時間成為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第三經濟大國。最近幾個月來美元在全球走弱,加上美國的金融和房屋市場危機,似乎更加重了人們對美國經濟實力的懷疑。美國在世界經濟的地位是否會進一步衰落?二十一世紀是否真的會成為亞洲的世紀呢?如果這樣的話,中國和印度,是否已經做好了成為全球經濟領袖的準備呢?
我認為,在短期內中國和印度還不具備成為全球經濟領袖的條件。二十一世紀,尤其是前半個世紀,很可能發展成為一個多元經濟占主導地位的模式。也就是說,美國經濟雖然進入低增長狀態,但其近五十年來的全球統治地位不會很快消失;而同時,歐洲的實力會進一步加強,成為和美國抗衡的力量
(目前歐盟25國的總GDP 和人口已經和NAFTA三國非常相近了)。中國,印度,和俄國則分別以較高的速度發展經濟和政治實力,最終可能在二十一世紀下半個世紀取代美國和歐洲成為領導世界經濟的超級大國。因此,目前盲目地認為中國的“時代”已經到來還為時過早。中國要真正成為全球領袖還要經過很多的努力和考驗才行。即便和印度相比,中國也有很多方麵存在不足,這一點,從2006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全球競爭力報告”
(GCR)是每年由世界經濟論壇組織的一份分析報告,旨在比較和評估各個國家的經濟競爭力。近年來,GCR使用兩個不同但互補的方法來測量國家競爭力。一個標準是所謂的“增長競爭指標”(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 or GCI),包括九個子項目,即: 1)機構組織(Institutions), 2) 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3) 宏觀經濟因素,4)健康條件和基礎教育,5) 高等教育,6) 市場效率, 7) 科技水平,8) 商業水平,9) 創新。 每一個子項目都會得到評分,然後加總得到國家的綜合GCI分數。 第二個項目叫做企業競爭指數,或者BCI。相比GCR, BCI 更注重從微觀經濟的角度去測試國家的競爭力,也就是說,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競爭歸根到底是由它的企業的競爭力決定的。BCI 和GCR 一樣也有子項目,但相對來說要少得多,隻有兩項,即: 1) 企業策略和運作的水平,和2) 國家商業環境的質量。2006年的報告中 總共有125個國家被評估。下麵是中國和印度在這兩方麵的綜合排名和一些重要的子項目的排名和注釋。
有意思的是,和一般的經濟學家對中國和印度的發展水平的評價相反,2006年中國的GCI 和BCI 排名都在印度之後,而BCI 排名更是後麵很多(印度的GCI 排在第43 位,中國在第54位;印度的BCI 在27 位,中國的隻排在第64位)。相比前兩年的排名,中國的GCI 和BCI 都有下降趨勢,而印度在同期則上升不少。雖然這個競爭力排名比較有權威性,但畢竟也隻是一家之言。我個人認為目前中國的綜合實力還是在印度之上的,但我覺得也不妨看一下這個競爭力排名的具體內容,至少可以對中國經濟的一些不足之處有更深入的了解。從子項目的排名可以看出,中國排名超過印度的隻有三項,即“宏觀經濟指數”(包括經濟增長率,GDP總值和人均值 -- 到2006年,印度的GDP 仍然隻有中國的一半左右 - 等),衛生和初級教育,以及“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包括交通,金融,電訊等方麵。個人認為中國的在這方麵優勢應該比排名所顯示的要強,因為這正是印度的弱勢所在),而其他六個方麵都低於印度的得分和排名,尤其是“市場效率”,“企業競爭手段” ,和“創新”方麵的差距比較大,而且雖然中國在初級教育上領先印度很多,在高等教育方麵卻落後於印度的水平。下麵我著重對企業自主創新和本土企業在經濟中的作用這兩方麵具體做一點分析。
具體說來,從產業的結構來看,兩國的重點是非常不一樣的。中國的
GDP增長主要是在製造業方麵產生的,號稱是“世界的工廠”的中國,在製造業上的地位是毫無疑問的。但當全球經濟正在向服務型和知識型經濟轉向的時候,中國是不是也應該在這兩方麵做更多的投入呢?印度之所以被認為在創新上麵超過中國,可能就是因為它有意識地選擇了和中國不同的,科技成分更重的行業來投入資本和資源。中國的企業雖然產出可觀,但很多至今還是停留於來料加工的地位,或者作為所謂的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而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一席之地。雖然有很多中國企業在和外資合作合資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術和管理方法(比如上海一汽),但總的來說,中國企業自發的創新,尤其是技術創新還處在很初級的階段。有次我聽NPR的一個訪談節目,講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主持人指出,中國最富有的女企業家是號稱“垃圾大王”的張某,而印度最富有的女企業家是一位生物藥品公司的創始人。這應該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對比。看一下中國的“一百強”之類的排名,就不難發現,目前中國的財富創造似乎主要還是在房地產,原材料,能源和各種傳統製造業方麵,而真正有科技份量的高科技企業並不多。反觀印度,有人可能會說,印度不就是靠著給外國企業經營call center嗎,有什麽科技含量啊?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目前印度的很多IT公司已經把經營範圍擴大到產品開發,R&D技術開發方麵,同時印度的生物技術方麵發展很快(印度市場市值最高的五十家企業中,有五家是醫藥製品公司,而中國的前100大公司中,沒有一個是這個行業中的企業)。而且和中國的IT行業企業不同的是,很多印度的IT企業都是本土企業。這些企業很多都是由在美國和歐洲受過教育,又在矽穀或者其他地區的IT行業積累了不少經驗的印度“海龜”創立的。從這點上看,印度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可能是他們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最近哈佛法學院,紐約大學,和杜克大學的一個專門研究美國專利申請的小組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作為一個族裔,印度人的創新精神可以說領先其他族裔。2006年美國批準的42000項專利中,有5761項(占總數的13%)是由印度人得到的(有的項目申請人不止一個,隻要其中一個是印度人也計算在內)。雖然這個發現是針對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的印度人,但從另外一個側麵也可以看出印度人作為一個團體在科技創新上是很有傳統的。
說到本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我覺得有必要比較一下中印兩國對外資利用的不同。中國因為吸引外資的政策出台更早,政策更寬鬆,因此外資在中國的投資總額大地超過印度。但不能忽略的是,這些外資企業的產出占據了中國總出口額差不多一半!也就是說,中國的出口產品有大約一半是依賴國外公司的投資和技術(當然也依靠中國的勞動力和其他資源)創造的。這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國本土企業的規模和出口趨向的缺乏。而印度對外資的依賴就要少得多,外資企業創造的出口額隻占據總出口額(大多為服出口)的10%不到。當然,產生這個比例上的不同是有很多原因的,不管中國企業是否過分依賴外資,但作為一個整體,它們的效率和產出的確是大大地超過印度企業。但我認為中國企業不應該滿足於單純的出口規模,而要努力從合資合作的過程中真正學到先進的經營技術和創新能力,這也是它們能否真正挑起二十一世紀世界領先企業這個重擔的關鍵之一。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相鄰的人口大國,如何取長補短,在多元化的二十一共存共榮,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謹以此文拋磚引玉,希望不是太冗長羅嗦,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