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平淡

隨便寫寫,喜歡就常來。
正文

我的作業~~永遠的格林童話 (圖)

(2006-10-23 21:27:18) 下一個



說來慚愧,看到作業題有些日子,真的不知提哪本書合適。一來,才疏學淺;二來雖閱書無數,良莠不齊,但基本上是屬於那種捧上書就不肯放下的快刀手,所以若要象司令那樣說出原委,還是有些難度。

不知為何想起了《格林童話》,這是我童年開始接觸的一本書,一直到初中,我還是很喜歡裏麵的那些故事,有些故事如《白雪公主》、《海的女兒》、《灰姑娘》《小紅帽》、《青蛙王子》等至今我仍能講出來。

有人講,隻有讀完《格林童話》,你的童年才算得上是完整的、及格的。此話雖然有些過分,也不無道理。

眾所周知,《格林童話》是18世紀初由雅科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收集完成的,後人習慣稱呼他們格林兄弟。他們都是德國民間文學搜集整編者,出身官員家庭,均曾在馬爾堡大學學法律,又同在卡塞爾圖書館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學教授,1841年同時成為格林科學院院士。他倆共同編成《兒童與家庭童話集》(1857年出最後一版,共216篇故事)。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勇敢的小裁縫》……等名篇,已成為世界各國兒童喜愛的傑作。此外,格林兄弟從1808年起,開始搜集德國民間傳說,出版《德國傳說》兩卷,共585篇。他們還編寫了《德語語法》(1819~1837)、《德國語言史》(1848)及《德語大辭典》(1852)前4卷等學術著作,為日爾曼語言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ZT)。

《格林童話》是歐洲各國中搜集、編寫最早,篇幅最長,係統性最強的一部童話集。其中不少故事反映了普通百姓的質樸、幽默、機智和勇敢。故事情節曲折,但不離奇,敘述樸素,卻不單調。有不少故事的語言富於詩意。

後來有人認為《格林童話》是經過一次次“道德”的鋒利的手術刀剔除後的產物。在同行和批評人士的無情攻擊下,格林兄弟對童話進行了相當多的改動。下了一番功夫之後,凶殺、懷孕、近親性愛等情節被全部刪除了。於是,有人將《格林童話》還原,推出《真實的格林童話》,揉進了一些現代人可接受的閱讀觀點。一位網友這樣評論:如此令人戰栗的童話讓我放不下手,它讓我懷疑我們的曆史,懷疑這一切真實的東西。原來故事裏包含的是這樣的意思,原來這才是格林兄弟想要說的啊!我的童年竟然是這樣被欺騙了,所謂的童話,現在隻讓我心寒。

其實這些對我已經不重要了,不管怎樣,《格林童話》象陰霾天空中的一絲光亮,給我真實的童年人生平添了許多慰冀,給未來的遙遙人生燃起了許多希望。我想說的隻有:感謝。


以下轉貼紅泥巴書評


紅泥巴書評
格林童話的中文翻譯有很多,但全譯本不多。最早全本翻譯到國內的是老翻譯家魏以新先生,即目前人文社的版本。另一種常見的全譯本是楊武能和楊悅的譯本(譯林社)。

【阿甲點評】

《格林童話》是18世紀初兩位德國曆史學家兼語言學家搜集整理的民間傳說、童話故事集,他們是一對彼此極友愛的兄弟——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後人習慣稱呼他們格林兄弟。
需要特別強調,格林童話不是創作的童話。格林兄弟是做學問的人,他們致力於收集整理民間的童話、神話、傳記,很忠實地把收集到的東西整理成為文字,然後還很嚴謹地考證這些童話的出處。為了收集這些童話,兩兄弟可謂費盡心力。從1806年開始,他們憑著為子孫後代恢複和保存民間文學遺產的信念,前後經過8年的努力,才完成了收集整理的計劃,共搜集整理了210多篇童話故事。在這過程裏,他們不知作了多少艱難跋涉,哪兒有善講故事的老奶奶或者大爺,他們就—定去紆尊降貴,去說服、去懇求、去聆聽人家講述,同時—字一句地完整忠實地記錄下來。忠實,這是他們恪守的搜集和記錄的原則。另—方麵,他們又堅持對語言作必須的清理、加工,以實現完整和統一。
格林兄弟收集整理的童話,於1812年至1815年期間陸續出版了。孩子們發現了這本書,立刻著迷不已,他們把繁瑣的考證統統扔掉,隻去讀裏麵的故事,而且津津有味。後來再版的時候就隻有童話故事了,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出版至今,《格林童話》創造了一個世界性的奇跡:它的實際閱讀群體無以計數,但在每一個有兒童且有書的家庭中,幾乎必有一本格林童話或根據它改編的故事。在西方基督教國家中,它的銷量僅次於《聖經》!在中國,至少有100種以上的譯本和譯改本,幾乎每一個會講故事的孩子,都會講出一個源於格林童話的故事。
是什麽令孩子們如此著迷呢?有批評者對此深惑不解,特別是成人世界的文學批評者。
以普通的角度來批評格林童話,實在是太容易不過的事情——這簡直是一部讓人無法容忍的作品!故事情節簡單、老套,開頭總是遇到困難,困難無法克服的時候總是有仙女、精靈幫助,結尾總是善惡有報、皆大歡喜;人物形象一點也不豐滿,幾乎完全沒有心理描寫;語言幹巴巴,思想庸俗,除了故事足夠的稀奇古怪之外,幾乎毫無優點可談。甚至有人覺得這樣的東西會害了孩子,並聲稱魯迅先生如果在世,看見這麽多爸爸媽媽給孩子讀格林童話,肯定會喊出“救救孩子”的話來的。
這樣的觀點很有意思。其實,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還參與過中國早期的童話和兒童故事的翻譯引進工作,其中不少就是從格林童話中來的,或源於格林童話的故事。《格林童話》也不是後來的人突發奇想弄來的,也是這些前輩引進的東西之一。
我來假設這裏有一個5歲的孩子,他為我們講故事:……他拿起刀就把他殺死了,然後娶了公主。後來他們一起住在一座美麗的城堡裏。我們會為這個孩子鼓掌,“講得真棒”、“很好玩”!但是如果一個25、35、50歲的人,也這麽來講故事,大家可能會皺眉頭,“這麽講,誰不會呀”、“太無趣了”!——對格林童話的批評大概類似如此。批評的人忘記了,這種來自民間的未經雕琢的故事本來就是很樸拙的。
如果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格林童話無論是題材內容還是藝術表現形式,都十分投合他們的欣賞趣味和審美心理。這些童話給孩子們無窮的想象世界增添了豐富的素材,而在倫理觀念上非常簡單直接地滿足了孩子們樸素的善與正義觀。
連格林兄弟自己恐怕也沒想到,他們辛苦整理來的這些原始故事素材,不但征服了德國的孩子們,也讓全世界的孩子們這麽長久地為之著迷。不是格林童話選擇了孩子,而是孩子選擇了格林童話。

尚白

2005-1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尚白 回複 悄悄話 給艾麗思:我沒有讀過那些"原版的".相信是各有千秋.就像這個世界,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艾麗思筆記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喜歡格林童話,我有一個專業的畢業考試主題之一就是關於格林兄弟和他們編撰童話的曆史,很有趣:)

你看過那些沒有被他們改編過的“原版”童話嗎?我讀了以後,最初的感覺也是有些震驚,但很快又釋然。“原版”是真實人性的表達,而“改版”是格林兄弟心中的世界,其實各有千秋。
登錄後才可評論.